卢沟桥烽火

时间:2024-12-18 19:09:44编辑:优化君

关于卢沟桥烽火的诗句

1. 有关卢沟桥的诗句有哪些 ■古体诗 卢沟晓月 作者:乾隆 茅店寒鸡咿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 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分波平镜明。 入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尤惊。 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 卢沟桥(一) 作者:乾隆 石梁黑水此鸣鞭,前度回思顿隔年。 西指桥山程四日,系予心在岭云边。 卢沟桥(二) 作者:乾隆 惊蛰初临凌汛地,层冰浦溆积嵯峨。 俯栏识得浑流猛,行水思量究若何。 卢沟桥(三) 作者:乾隆 阅堤前岁叹行墙,瓠子随歌忐若伤。 地徙尾闾赖稍定,亦惟茭土慎修防。 卢沟桥(四) 作者:乾隆 无定河如永定乎?千秋疏治仰神谟。 便将纡辔观输尾,穑事民生总要图。 临江仙·忆“七·七” 作者:张正皋 满腔怒火忆“七·七”,倭寇野蛮入侵。 卢沟桥畔起枪声。生灵遭涂炭,遍地起狼烟。 八年鏖战惊环宇,九州多是豪英。 军国主义赴黄泉。嗤跳梁小丑,振民族精神。 沁园春·七七卢沟桥怀古 永定西来,历尽尘沙,犹自怒喝。看宛平残壁,弹痕如雨;望中犹现,烽火连坡。大枣山前,似曾听见,战火硝烟燃铁戈。八千里,被魔蹄踏破,锦绣山河。 英雄洒泪几何。更多少头颅抛热血。赞中华儿女,长缨在握,驱除虎豹,誓卫家国。未料今朝,钓鱼边岛,魍魉频将鬼掌磨。须何日,倚天凭利剑,去斩阎罗。 ■现代诗 卢沟桥的烙印 历史象一场长长的梦, 登空驾云,高山低谷, 意态万千,争奇斗妍, 奇特的梦幻,数不胜数。 但都是为了幸福的明天, 总不愿在梦乡中逍遥、白白的飘舞。 啊,我梦见了,梦见了—— 卢沟桥这八百多岁高龄的历史老人, 手挽狂澜,忍受着硝烟弥漫的侮辱, 六十年前的风风雨雨,它不畏刀枪剑影, 六十年前的惊涛骇浪,勇往直前不迷路! 二 卢沟桥,在风云变幻的一一九二年, 诞生在我们的“东方古国”首都的西南部, 横跨滔滔不绝的永定河之上, 这灿烂的古代建筑似神力般的凝固。 它任重而道远,高瞻远瞩; 傲霜斗雪展长空, 抗日战争的烽火就在这里起步。 培育它的建造者满怀希望, 希望它坚硬得象钢筋铁骨, 支撑它的建造者尽情地赋予, 赋予它爱憎分明的面孔相当严肃! 三 卢沟桥远亘如游龙, “明珠影落长河中”, 当日军炮轰它的时候, 它凌空的崛起,抖擞起精神首当其冲, 炮轰枪击不动摇, 严惩不贷猛劲儿冲! 啊,这是八年抗战的开端, 三山五岳都在震动。 大地哟,哀鸿遍野, 人民哟,水深火热灾难重重 这期间,军民与日冠浴血奋战的功绩, 在这六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颂。 当日军炮轰卢沟桥的时候, 北京城为兵荒马乱也敲响了警钟, 日军磐竹难书的罪行, 震惊了南山北岭的“满山红”, 激起了人们的声声控诉, 奇花异草也指责着日军的暴行劣迹。 四 啊,英魂不散梦不断, 当年的拼搏、炮火连天, 今日坚强的中流砥柱, 托起晴天换新颜。 昔日的悲惨化作和平的愿望, 赋于卢沟桥老人以表奉献! 2. 有哪些关于在卢沟桥战争时期的诗词 1.《卢沟桥的烙印》 作者:文逸 历史象一场长长的梦,登空驾云,高山低谷,意态万千,争奇斗妍,奇特的梦幻,数不胜数。。 但都是为了幸福的明天,总不愿在梦乡中逍遥、白白的飘舞。 啊,我梦见了,梦见了——卢沟桥这八百多岁高龄的历史老人,手挽狂澜,忍受着硝烟弥漫的侮辱,六十年前的风风雨雨,它不畏刀枪剑影,六十年前的惊涛骇浪,勇往直前不迷路! 2.《沁园春·七七卢沟桥怀古》 作者:毛泽东 永定西来,历尽尘沙,犹自怒喝。看宛平残壁,弹痕如雨;望中犹现,烽火连坡。大枣山前,似曾听见,战火硝烟燃铁戈。 八千里,被魔蹄踏破,锦绣山河。 英雄洒泪几何。更多少头颅抛热血。赞中华儿女,长缨在握,驱除虎豹,誓卫家国。未料今朝,钓鱼边岛,魍魉频将鬼掌磨。须何日,倚天凭利剑,去斩阎罗。 3.《临江仙·忆“七·七”》 作者:张正皋 满腔怒火忆“七·七”,倭寇野蛮入侵。 卢沟桥畔起枪声。生灵遭涂炭,遍地起狼烟。 八年鏖战惊环宇,九州多是豪英。 军国主义赴黄泉。嗤跳梁小丑,振民族精神。 4.《卢沟桥事变》 作者:魏光书 卢沟桥,在风云变幻的一一九二年,诞生在我们的“东方古国”首都的西南部,横跨滔滔不绝的永定河之上,这灿烂的古代建筑似神力般的凝固。 它任重而道远,高瞻远瞩;傲霜斗雪展长空,抗日战争的烽火就在这里起步。。培育它的建造者满怀希望,希望它坚硬得象钢筋铁骨,支撑它的建造者尽情地赋予,赋予它爱憎分明的面孔相当严肃! 5.《纪念卢沟桥》 作者:许志远 卢沟桥远亘如游龙,“明珠影落长河中”,当日军炮轰它的时候,它凌空的崛起,抖擞起精神首当其冲,炮轰枪击不动摇,严惩不贷猛劲儿冲! 啊,这是八年抗战的开端,三山五岳都在震动。 大地哟,哀鸿遍野,人民哟,水深火热灾难重重。 这期间,军民与日冠浴血奋战的功绩,在这六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颂。当日军炮轰卢沟桥的时候,北京城为兵荒马乱也敲响了警钟。 日军磐竹难书的罪行,震惊了南山北岭的“满山红”,激起了人们的声声控诉,奇花异草也指责着日军的暴行劣迹。 6.【历史背景】: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7.【事件影响】: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中国人民经过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读了卢沟桥烽火我知道了什么?

在当时,中国的军队誓死护卫中国土地的那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多么值得人们称赞。当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向小鬼子的头上砍去时,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他们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卢沟桥事变的意义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从此,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起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日本侵略者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我们是不会忘记的,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更是我们心中不可磨灭的一道深深的疤痕。我们的祖国有光荣的历史,也有屈辱的过去,正是我们的祖国在许多方面落后于其他国家,才会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蹂躏,不过现在不同了,我们的祖国现在正像条巨龙腾飞在世界的东方,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祖国的变化吸引了无数外国人的眼球,但是无论今天的生活多么优越,我们都不会忘掉国耻,忘掉日本帝国主义曾在我国犯下的种种罪行。

卢沟桥烽火中的问题是我运用了什么方法了解了文中同仇敌忾的意思

卢沟桥烽火中的问题是我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了文中的同仇敌忾的意思。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含义的理解方法,文中原句: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同仇敌忾,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指全体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同仇敌忾 [ tóng chóu dí kài ] 释义: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出处:先秦佚名《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春秋末年左丘明《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译文: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天子愤怒的也是所有诸侯的仇敌,所以为天子献上战功。用法:“同仇敌忾”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分句;用来指全体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含褒义。成语寓意:古代战争往往怀着一致的愤恨,共同抵抗敌人。而如今一方面,人们只有戮力同心、团结协作,才能在危难时刻战胜敌人。另一方面在生活中,应坦诚待人,不可钩心斗角。但是,有的时候,还是需要讲究一些策略,比如,要争取某人的支持,就可以把双方的共同点扩大,找到共同的利益,树立共同的敌人,使对方与自己“同仇敌忾”,这种方法在要维护自己的合法、合理权益,而自己又势单力薄时是有效也有必要的。如果双方为一点矛盾争得不可开交,就可以制造一个强 大的共同敌人,引起同仇敌忾,从而转移对方的注意力,有助于双方“化敌为友”,达成共识。这样才能通力合作,促进彼此共同发展。

第五课卢沟桥烽火课文内容概括

《卢沟桥烽火》主要叙述了发生在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着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大罪,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河面桥长213.15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6.5米。桥身总宽9.3米。桥面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桥面两侧设置石栏,南侧有望柱140根,北侧有141根。望柱间距约1.8米至2米,柱高1.4米。柱间各嵌石栏板,栏高约0.85米。扩展资料《卢沟桥烽火》被选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课。“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逐步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卢沟桥(Lugou Bridge)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上一篇:广东公共频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