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精神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右玉精神的由来:右玉县地处晋蒙两省(区)交界,是山西的北大门。全县国土总面积为1969平方公里,下辖1个省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4镇6乡1个风景名胜区,172个行政村,总人口11.6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全县仅有残次林8000亩,林木绿化率不足0.3%,年均气温只有3.6℃,降水量不到400毫米,无霜期不到100天,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右玉人民70多年坚持不懈造林治沙,久久为功改善生态,如今全县有林面积达169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56%,变成了闻名全国的塞上绿洲,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县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同时孕育形成了宝贵的右玉精神。基本概述:右玉精神右玉县地处晋西北地区黄土高原,近内蒙古,近代生态环境恶劣。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右玉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坚持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提高到52%以上。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在艰苦的探索实践中铸就了以“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右玉精神”,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山西省委的充分肯定,在全国、全省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右玉精神指什么?
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右玉县,隶属于山西省朔州市,位于山西省的西北端,总面积1969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右玉县下辖4镇、4乡,县政府驻新城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右玉县常住人口为88212人。 右玉县位于山西省西北端,为古北方要塞。北部以外长城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凉城县为邻,西与平鲁区接壤,南与山阴县毗邻,东临左云县。东距大同市80千米,南距朔州市110千米,北距呼和浩特市150千米。辖区南北长67.7千米,东西宽45.7千米,总面积1969平方千米。生态建设2018年,右玉县完成大片造林10.24万亩,封山育林1.87万亩,通道绿化提升15.8千米,集中连片改造低产低效沙棘林4万亩,建设高标准沙棘园1.28万亩;新聘专职护林员59名,组建森林资源保护巡查队,确保了全县森林资源安全。清理河道3450米,取缔砂场10家,封堵处置入河排污口4处,关停违法建设企业3家。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右玉县
右玉精神发源于哪个省?
右玉精神发源于山西省。“右玉精神”发源于山西省西北部的右玉县,它毗连毛乌素沙漠边缘,是山西、内蒙古交界的风口地带。新中国成立时,全县林木覆盖率仅有0.3%。当时被一些专家列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建议全县搬迁。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70多年间,右玉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坚持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一任接着一任干,林木覆盖率由0.3%提高到54%以上,创造了“不毛之地”变“塞外绿洲”、贫困山区步入全面小康的人间奇迹,同时也铸就了“功成不必在我”的高尚境界和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时代精神。详细介绍右玉精神就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种树精神”,右玉精神生成于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的实践历程中。解放初,在“沙进人退”的逼迫下,右玉人民面临着举县搬迁的生存危机。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改善生存条件,既是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第一要求,也是县委、县政府立县执政的第一任务。
右玉精神的发源地位于哪个省
右玉精神的发源地位于山西省。
右玉县地处晋蒙两省(区)交界,是山西的北大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右玉人民70多年坚持不懈造林治沙,久久为功改善生态,如今全县有林面积达169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56%,变成了闻名全国的塞上绿洲,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县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同时孕育形成了宝贵的右玉精神。
右玉精神是右玉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靠着它,改造了山河,优化了环境,推动了发展;靠着它,历练了干部,改进了作风,成就了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右玉倍加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精神成果,在新的实践中去不断地弘扬它,丰富它,发展它,以经得起历史、人民和实践的检验,使右玉精神发扬光大、永续传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