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时间:2024-12-19 19:52:13编辑:优化君

《1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附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及巍峨形象。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悟盘古勇敢、无私的献身精神。   3、认识文章对仗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对仗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养成教育训练点   学习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开天辟地的主人公是——盘古,在你的印象中盘古是个怎样的神?   小结板书:力大无穷、体形巍峨、无私献身   能不能用上这三个词,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则神话?   课文中也有一句话概括了神话的主要内容,找一找(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文字,你读懂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盘古为人类作出贡献了吗?(板书:开天辟地、化生万物)    二、新课学习   (一)学习2—5小节   过渡:让我们先去研究第一个问题。盘古怎样开天辟地?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2到5小节,边读边思考,把你认为能够解决问题的句子或词语用你喜欢的阅读符号画出来,在边上写一写你的理解,并读一读。   交流:   1、开天辟地。   (出示第二自然段部分内容) 朗读体会盘古力大无穷。   就这样,天和地形成了。同学们,我们来看: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小结:他们一一对应,这就是对偶。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对偶句呢,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2、顶天立地。   开辟了天地之后,盘古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理解巍峨吗?课文中有介绍盘古身高巍峨的语句(“长得极长”、“长柱子似的”),找出来读一读,体会盘古的巍峨。   盘古就这么顶天立地,那么,他撑在天地间多长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里,盘古日夜撑着天地,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盘古?(板书:意志坚强)   (二)学习6、7两小节   1、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此时的盘古怎样了呢?引读第六小节,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2、这位巍峨的巨人倒下了,为开天辟地耗尽了心血,流尽了汗水,他在临死前是怎样化生出世间万物的呢?   交流出示: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雨露甘霖。   所有这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盘古用自己的身躯换来的。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试着当一回小小神话家,用盘古的 变成了 这个句式同桌互相说一说,改一改。   盘古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世间,自己什么也没有留下,所以,当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时,不要忘了我们的大神——盘古,让我们再深情地读一读这一节。此时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三、总结   盘古开天辟地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不是真实的故事,那么人们想通过这样的神话表达什么呢?    板书设计:   开天辟地   力大无穷 开天辟地   盘古 体形巍峨 意志坚强   无私献身 化生万物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课堂教学过程我安排了如下环节:   一、了解课文 把握结构   本课开始,在复习的基础上,我巧妙地利用板书让学生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指出概括课文的的另一种方法,接着出示最后一句话“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作为本课教学的纲领,围绕着这个中心句,盘古如何开天辟地,如何化身万物的精彩章节一页页地铺展开来,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感悟。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再次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同时也把握了这节课的重点。   二、抓住重点 创设情景   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在教学时,抓住“一使劲”“咔嚓”“猛劈猛凿”等词语体会盘古神力,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盘古的力大;在对词语的理解中,我把每个词都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理解,如“巍峨”这个词的理解,引导学生观察偏旁来体会词义,并联系以前课文中“巍峨”形容的主体是山或者建筑物,现在却用来形容一个人,可见盘古有多么的高大   另外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这段话“清而轻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让学生在朗读中找出来,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的.妙处。   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体会盘古为了让天地成形,做了怎样的付出。“头顶天,脚踏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让学生伸出双臂上举,静静站立,你累了吗?想象盘古顶天立地持续了多久?老师旁白: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立地。一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从而让学生直接体会盘古意志坚强、矢志不渝。在透过盘古“精疲力竭”“微笑着倒下” 等词感悟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三、 结合文本 展开想象   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学生的想象会让你惊叹不已。在教学盘古的身体化为万物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想象是根据所想象事物与原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进行的,不是瞎想的”,这样不仅让学生方便记忆课文内容,而且由此让学生想象盘古身体的某个部位还可能变成什么。学生对盘古其他身体部位的想象非常精彩,这不仅仅是让学生想象,更让学生在想象的同时体会盘古为了人类而自我牺牲、献身的精神。让学生明白盘古的身体化作了万物。   以上是我的教学设计,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诸多不足:   一、朗读指导力度不够。比如第二自然段,在学生找出盘古是用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后,仅让学生读了读,自己也没能及时给学生进行示范朗读,以致读的效果不尽人意,以后在此方面亟待提高。   二、在教学的最后过于重视盘古奉献的品质,花费的时间较长,忽视了进一步去强调神话故事的特点,虽然在下一节课把这个环节作了补充,但是感觉如果能连接到一起完成效果会更好。

第13课《开天辟地》教学反思

  《开天辟地》教学反思【1】   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回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成功:   1.课题的引出比较简洁明快,通过一道连线题,使学生知道我国的神话故事有很多,接着话锋一转,今天学其中一则,马上引出了课题,然后通过读题的训练,读词的指点,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读课文要有感情,读题和读词同样要有感觉。我想如果平时能经常这样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这堂课上,“读”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扎实,读得多样。如第二节的“抡斧猛劈”通过学生自己的动作感受来加以读的感悟;在教师引读时对“巨响”一词的解读;“慢慢”、“缓缓”的先理解后表达都进行了较为扎实的指导。   3.有效合作,激发想象,感受神话魅力。在教学“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什么”这节时,我采用了引读、师生分句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同时随机摘录了这一节中的优美的词组,通过美读,为下一环节学生仿写“他的,变成了。”一句话做了知识的铺垫。   不过纵观整堂课,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1.文章的情感基调没有把握好。在教学第三节感受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时,尽管我请了一位学生动作演示,自己还用撼动人心的语言三次煽情,设法拨动学生心中的情感,无奈学生只游离于文字,未能走进人物心中,与之同喜、同忧!想些什么呢?学生的回答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估计是自己在上课开始就没能好好渲染这个以至于问他们:盘古他顶天立地站了这么久,脚痛了,脖子酸了,他快倒下了,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的回答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估计是自己在上课开始就没能好好渲染意境。导致整体情感基调失控。   2.把教学预设的环节漏掉了。课文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学生读文后我问:“雨露的后面有个省略号,你们知道它的秘密吗?”让学生由省略号引导到让学生自己想象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学生先自己思考写一写,然后小组里说一说,改一改,最后按序合成一段话。学生说得还算生动,但说好后我原先有个环节,让学生把他们所写的内容加到省略号里去,问他们这个省略号能不能去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宇宙万物是写不完的,加进去后仍然不能省掉,但在教学时把这个环节忘掉了。   《开天辟地》教学反思【2】   《开天辟地》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我在教学本课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本文只是篇内容较简单,易理解的神话故事,教学时我以“读”为主,讲读结合,通过多样的读来让学生在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同时,也捕捉到课文的优美之处。尤其是第2、7自然段更是重点引导学生去体会。此外,神话的一大特点是想象力丰富,我亦打算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课文进行拓展延伸,大家提出了好多问题,如:谁开辟了天地?他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辟天地的?结果怎样?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教学中,重点抓住盘古怎样开天辟地,又怎样化生出世间万物这两部分教学内容,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抓住“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等关键词语,想象盘古开天辟地时的情景,感受开天辟地的艰难,体会盘古对光明的无限向往,以及创造崭新世界的决心。   同时,再让学生用心品读,感悟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抓住“也跟着长高”,“一万八千年”等词语,想象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盘古意志坚定,矢志不移,这是何等的不易!体会盘古为了创造出这一美好世界所下的决心。教学第三段时,引导学生抓住“精疲力竭”,“含着微笑”,“临死“等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此时,我相信大家已被盘古深深地感动了,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呢?   课文学完后,我提出一个问题,盘古开天辟地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不是真实的故事,为什么人类会编出这样的神话呢?它反映了人类怎样的理想和追求呢?让学生探讨一下,各抒己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合理的推想。   《开天辟地》教学反思【3】   《开天辟地》讲述的是古代的一个神话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本来是混沌一团的,后来大神盘古凭借他的神力把天地分开。盘古死后,他的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课文中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如何开天辟地,感受盘古的雄伟高大、力大无穷、意志坚定;他如何化生万物,体会巨人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时,我是根据故事的发展情节逐段讲述的。导入课题时我设计这样的导入语:当我们眼望蔚蓝的天空和广阔的大地时,心中一定会想“这天地是怎么来的?人类的祖先是怎么来的?”,其实古代的人也曾想过这些问题,于是编出了许多美丽的神话故事。关于人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神话叫“女娲造人”。传说在女娲造人之前,这个世界没有山,没有水,没有花草树木,没有鸟兽虫鱼,没有天,没有地,于是世间又流传了这样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开天辟地》。想探究宇宙是怎样形成的,这对于求知欲特别旺盛,好奇心特别强的小学生来说,必然会充满新奇。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设计一个考一考,用上“混沌一团,开天辟地,化生万物”这三个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检查学生的预习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他们语言的概括能力。   逐段学习课文时,我采用“启发思考-自主阅读-交流体会-适当点拨-理解想象”的方法教学。教学第二段的时候,设计这样的问题:盘古是如何用神力和身躯开天辟地的?开天辟地后的情况怎样?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交流读后的体会,在此基础上作适当的点拨。如:“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可以感受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巨石崩裂”可以感受盘古的力大无穷,“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感受盘古意志坚定,矢志不移。“微笑地倒下”感受盘古面对死亡,坦然无畏,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无怨无悔、无比乐观的精神,让盘古高大巍峨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   教学第三段时,主要让学生反复朗读,了解盘古的身躯化成万物的经过。引导学生把世间事物美好的特点,跟盘古美好的心灵联系在一起,体会盘古把一切都无私地献给人类的崇高的思想境界。然后设计一个想象说话:发挥想象力,说说盘古还创造了宇宙中哪些事物?   这节课我觉得有几个不足的地方:1、学生读,说的机会很多,但我没能很好利用老师点评、学生点评的方法,激励手段利用不够,未能把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很好地调动起来。2、通过一节课的教学,盘古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不够丰满,盘古能开天辟地,化生万物,学生认为都是因为他有无与伦比的神力,而忽视他的意志坚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3、最后安排的想象说话没有指导到位。应先指   导想象的方法,让同学透彻理解书上最后一段的写法,有相似特点的两种事物方可变换,在此基础上在让学生想,也许效果会好些。

《开天辟地》二年级上

开天辟地



【近义】史无前例、筚路蓝缕
【释义】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出处】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用例】感谢那些~,披荆斩莽的英雄们!只有你们才配承受这最高的幸福,最大的快乐。(刘白羽《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


二年级上册《开天辟地》教案

  一堂好课就像一个情节曲折动人的故事,让人有锋回路转的感觉,让人有豁然开朗的心境,让人有雨后晴天的清爽。接下来,我为您介绍了二年级上册《开天辟地》教案,欢迎欣赏与借鉴。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神勇和伟大。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感悟盘古的神勇和伟大。   教具准备:   盘古开天辟地的图画或动画课件;本课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   正确认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2、出示课题:开天辟地。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纠正读音。   3、交流识字方法,认读生字。   教师范读,边听边画出“开天辟地”的句子。   4、指导学生从朗读中整体理解“开天辟地”的过程。   三、作业   熟读课文、生字。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正确书写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桌小伙伴互相认读课后生字。   2、认读生字卡片,试着给生字组词。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说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盘古勇敢、很伟大,愿意牺牲自己,造福人类?找出有关句子多读几次。   3、怎样读才能体现出盘古的勇敢和你对他的敬佩?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小组互读互评。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二、三自然段,适当评价。)   四、讲述故事   1、看图或板书讲《开天辟地》这个故事。试着给同桌小伙伴讲一讲,哪一部分讲不好,还可以再看看书后再讲。   2、各小组推选出代表,开展“故事大王”比赛。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书写。   (1) 指导“丈”:强调撇捺要舒展开,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止”,描红,练习。   (2) 指导“抓”:强调左窄右宽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停”,描红,练习。   (3) 指导“突”:强调上下呼应、结构匀称等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察“盘”、“蛋”,描红,练习。   六、总结课文。   学习了课文,你从中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你还听过或看过其他的神话故事吗?讲给同学们听。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6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准确书写。 2、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初步感知第五自然段句式特点,能展开想象,用“他的( )变成了( )的( )”进行仿说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学程一 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你可曾想过,这世界是怎么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在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之前,一直到世界的最初,还没有天和地的时候,那时又是怎样呢?我们的祖先对世界的许多问题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尝试着用神话的方式给出解释,并依靠口头讲述使其代代相传。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一起寻找古人眼中世界的开始。 2、检查词语 (1)出示生词1,检查认读情况,随机指导。 翻身 劈开 撑 精疲力竭 累 一丈 清而轻 重而浊 缓缓上升 慢慢下降 四肢 躯干 血液 滋润 (2)出示词串2 四季的风 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照耀大地的太阳 带来光明的月亮 大地的四极 五方的名山 奔腾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滋润万物的雨露 指名读,指导读准字音,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重点理解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学程二 了解故事,把握内容 1、再次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这个神话故事写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盘古开天地 2、如果你是听故事的人,看到这个故事题目,你特别想了解哪些内容? 预设:为什么开(起因) 怎么开(经过) 开成了吗(结果) 3、自主先学 导学单1: 1、默读课文,找出盘古开天地的起因,经过,结果。 2、小组交流,形成共识。 4、展学提升 全班交流 (1)原因:第一自然段 天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看图理解“混沌”一词。 (2)经过:二——四自然。 分解经过:盘古做了什么?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变化? 坐 裂开一条小缝 劈 天和地分开 撑 天和地形成 倒 形成世界万物 连起来讲述开天辟地的过程。 小结:他的每一个行为都给世界带来变化,这个发展的过程我们把他称为故事的经过。 (3)结果:天地开好了吗?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盘古开天地,这里的“开”是创造的意思。 5、小结:我们结合三个问题,了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程三 诵读积累,训练表达 1、为了创造这个世界,盘古顶天立地了许多年,最终精疲力竭地倒下了。故事的结局很悲壮,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自由读一读。 交流:你发现这段文字有什么特别之处?(什么变成了什么) 2、这样的语言很特别,看,多整齐的句式!就像列队的士兵!男女生合作朗读,共同分享这段美妙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他呼出的气 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 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3、指导朗读。飘动的云读得轻柔一些,隆隆的雷声读得猛烈一些…… 4、观察思考,身体部位与他化身的事物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气——风、云( 都是流动的 )声音——雷声(都是有声响的)…… 文中说,盘古身上的东西变成万物,你们想象一下,盘古的身体还会发生哪 些变化?用上:他的( )变成了( )的( )。 指名说(相机表扬合理的想象) 5、文白对照,感受文言魅力 我们的祖先是这样记录这个故事的,出示文言: 他呼出的气,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气成风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声为雷霆)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左眼为日) 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右眼为月) 文言文的语言,给你怎样的感觉?(凝练、简洁)感兴趣的同学,课后找来《盘古开天地》的小古文读一读。 学程四 识记生字,认真书写 1、出示生字,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识记生字。 重点指导:翻、累、奔、茂 2、学生描红、临写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1、书写本课生字 2、 摘录本课的有新鲜感的词句; 3、读读小古文《盘古开天地》。 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创造) 为什么开 起因 怎样开 经过 开成了吗 结果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盘古伟大的人物形象 2、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抓住故事中神奇的地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3、感受古人对于世界的认识,体会中国传统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和人物形象。 难点:讲述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学程一 细读文本,感受神奇 1、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简要讲讲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2、刚才我们讲述了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在古人眼里最初的世界就是这样来的,让人感觉很神奇。在这个过程中,哪些是人做不到的,让你觉得特别神奇? 3、出示第1自然段 教师范读(以讲故事的口吻) (1)故事就这样开启了,你觉得这里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2)交流: 宇宙的形态很神奇 出示: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三五历记》 古人把混沌一团的宇宙比作大鸡蛋,你觉得好在哪里?用常见的鸡蛋来比喻说不清道不明的宇宙,具体、生动。这是比喻的魅力。 时间很神奇 盘古昏睡了一万八千年,时间特别长。 老师把它改一改:“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十八天。”这样还神奇吗? 主角很神奇 是个叫盘古的巨人。感觉他特别高大,威猛无比。 (3)小结:在一个神奇的宇宙空间里,有一个神奇的主角,神奇得沉睡了N多年,这个故事吸引人吗?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就要把这些神奇之处讲出来,吸引听众。 (4)自由试讲故事。指名讲述,学生点评。 4、出示第2自然段 自由朗读,寻找数字的神奇之处。 (1)这一段中多次出现了数字“一”,数一数,有多少处?(九处) 一起读一读: 一天、一看、一片、一使劲、一声、一条缝、一丝微光、一把斧头、一声巨响(提醒:“一”的读法在不同的音调前面也有变化,读起来有一种节奏感和跳跃之美。) (2)猜测,你知道“开天辟地”这个故事版块为什么要用那么多“一”吗? 师补充: “一”这个数字很神奇,老子在《道德经》中这样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我国传统文化里,“一”是第一,万物起始的意思。 (3)指导读好这段文字,读出“一字短语”的神秘色彩。 (4)依据板书“一字短语”提示,尝试讲述“开天辟地”片段。 5、出示3、4、5自然段 导学单: 1、读。默读3、4、5自然段。 2、找。寻找语言的神奇密码。 3、说。和小组同学交流。 (2)在这三个自然段中,你们找到了哪些神奇之处? 时间的神奇 一万八千年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读出时间的漫长之感。 力量的神奇 出示: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哪一个字打动了你?(板书:撑) 这是怎样的“撑”? 指导朗读,根据文字特点,尝试边表演边朗读。 变化的神奇 盘古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与宇宙万物一一对应。 (3)出示第5自然段,指名读。 找找这里有几个变成了或者化作了?(九个) 刚才 “九”这个数字,在哪儿也出现过?(“一字短语”) 在古代,“九”被认为是最大的数字,泛指多。在这里“盘古九变”,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无私奉献) 依据板书提示,试讲“化生万物”板块。 小贴士:身体部位的顺序,不必与书本完全一致,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即可。 学程二 分工合作,试讲故事 1、小组合作讲故事 导学单2: (1)依据“坐、劈、撑、倒”四大板块,组长分工。 (2)领取任务后,依据板块特点,独立练讲。 (3)合作讲述,互相提醒、补充。 2、展示 点评 学程三 感悟品质,拓展阅读 1、 学到这儿,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盘古? (不畏艰险 勇往直前 无私奉献) 这样的神话人物,你还了解哪些? 2、出示老子的图片和文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发现这句话和我们今天读的故事的关联。 (1)自主发现,交流 (2)小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盘古开天地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故事,表现了古人对于世界的.最初认识。 作业设计 1、把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爸爸妈妈听; 2、阅读《中国神话故事集》这本书。 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形态 神奇 时间 主角 变化 数字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设想: 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轴,挖掘语言训练点,多渠道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并积累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大意,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混沌的宇宙中,盘古沉睡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他突然醒了,接下来,故事将会发生什么呢?谁能按顺序简单地讲讲这个神话故事? 2.指名讲故事大概内容。故事先写宇宙混沌一片,接着盘古用斧子劈开天地,然后用头顶天,用脚蹬地,使天地成形,最后化为万物,有了美丽的宇宙。 3.你们讲得真好。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神话故事,仔细读课文,读懂这个神话故事。 二、研读文本,感受形象 (一)1.自由读2—6自然段,如果把一篇文章能读成一句话,那么这篇神话能读成哪句话?画出来。 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指名读 2.如果你能把这句话读成一个词,就更了不起了,从这句话中,你能读出哪个词? 板书:创造 指导读好创造这个词 3.再读重点句, 4.存疑:盘古是怎样去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呢? (二)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你知道了什么?在带给你体会的句子上就做上记号。 (很多同学都做上了记号,做记号,表明你在思考,善于抓住重点字词,关键句子) 交流用最简洁的一个字来回答。板:难 2.哪些词句带给你这种体会?读给大家听一听。 (1)出示:他见周围…… 预设:我从劈字看出,很难,因为要用力板难劈 你能抓住动作来体会,能把她用力劈的情境读出来吗? 生读:你抡的是一把小斧子,只能劈柴,不能劈天。 你这样能劈的开天吗?——猛劈 师指导朗读 (2)出示句子:只听一声巨响,…… 预设:从“缓缓、慢慢”知道天分开很难 师:把这种难(分)板:读出来(指导读得慢、艰难) 读着读着,文中有几对反义词,你发现了没有? 指浊:你见过哪些东西是浊的?…… 是的,一般来说,浊的东西是我们看到的混的,稍微要重一点,清的东西会往上升,这两种不同的东西你能通过读,让我不需要眼睛,只靠耳朵就能辨别出来吗?指名读 听出来了,轻的东西读得轻,向上飘的感觉,重的东西读得重,好像往下沉, 齐读句子。 (三)自由读第三节:思考用哪个字来概括这件事? 板:累 1.示句子: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 预设:我从“头顶天,脚踏地”知道他很累,因为…… 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顶天踏地(板书:天地分开) 看图:这就是盘古顶天蹬地的画面,谁能像他那样做一做。 指名上台表演。指导用力蹬,这样才可以读得用力。 问学生要不要休息? 比较:同学们,你们刚才顶的仅仅是一分钟,盘古顶了多少时间? 指名回答:(网上查) 联系上下文 从“不知过了多少年知道” 引读:真会读书,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蹬地, 一年过去了;生读:…… 一百年过去了,生读…… 一万年过去了,生读…… 一百万年过去了,生读……盘古真累呀,累得——指名说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天地终于成形,盘古却累得倒了下去,这一倒,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都变成了什么呢?好好读这一段,同桌两人,一个读盘古的身体部位,一个接变成了什么?(板书:天地成形) 同桌互相读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 难怪有人说,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幅画。 2.盘古仅仅变成风云、花草……,他身体的哪些部位还变成什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指名说 3.你们的回答,终于让我明白了,盘古的身体,化作了宇宙万物。(板书:化成万物)老师把句式进行改变,咱们合作读,一起分享这段美妙的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师生分读。背下来 4.让我们做一个大胆的想象,如果没有盘古,就没有什么? 5.什么都没有的宇宙就是开头说的“混沌一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盘古说?写下来。(板书:宇宙混沌) 三、升华感情,拓展延伸 同学们,真的有盘古这个人吗? 是的,这是个神话,盘古这个人是不存在的,美丽的宇宙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以前,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候,有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人民就创造了很多有趣的神话,在我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板书:美丽宇宙) 四、作业 1.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2.用得好的词语抄下来 3.看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地名师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名师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最早见于三国时徐整著的《三五历纪》。据民间神话传说古时盘古生在黑暗团中,他不能忍受黑暗,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渐使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盘古开天地名师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拼读,会书写“创造”。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积累文中优美语句。   3、 感受盘古高大英勇的形象,体悟他为人类造福、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   4、 感受神话特有的语言特点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盘古开天地的具体过程,感受盘古的伟大品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那喜欢听神话故事吗?说说你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呀?(预设: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西游记、八仙过海、大禹治水……)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知道那么多,看来咱们都是爱看书的孩子。从古至今,神话故事因其特有的魅力而广泛流传,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神话故事,来感受感受它的神奇魅力吧!(板书课题,齐读)   3、质疑课题(预设:谁是盘古?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怎样开的?结果怎样?)   5、导入: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有这么多问题,相信你们带着问题来读这个故事,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大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想一想,文章的哪句话概况了整个故事,用波浪线划出来。   2、学习字词   出示:宇宙 肌肤 混沌 滋润   (1)自由读,小老师跟读   (2)师:仔细观察这组词语的字形,你有什么发现?(都是由两个偏旁相同的形声字组成的词语)   出示:血液 下降 倒下去   (生读,并说发现:多音字)   出示: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1)自由练   (2)师: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短语吗?(生举例)   三、把握中心,研读文本   1、交流:文章的哪句话概况了整个故事?   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板书:创造)   2、师:盘古为什么要创造?你从哪里找到答案了?说说我们这个世界最初是怎么样的吗?   (出示第一句: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1)理解“混沌”,指导朗读(相机板书:混沌一片)   (2)师:如果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混沌的、漆黑的、乱七八糟的世界之中,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生说感受,指导朗读)   (3)齐读   3、师:在这混沌的宇宙中,住着一位能够拯救宇宙的神仙,他就是--(生:盘古),他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出示句子: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生读,体会时间久,感受神话语言的夸张。   四、开天辟地,品读创造   1、师: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看到了这混沌一片的宇宙,他会想些什么呢?(预设:怎么会这么黑?能不能让它变得更亮?……)于是,盘古开始(开天辟地,创造宇宙了。)   2、快速读读课文的二、三两个自然段,找找描写盘古如何开天地的句子,做个记号。   3、反馈交流   (1)出示: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a.理解“抡”“猛劈”(指导朗读)(板书:抡斧猛劈)   b.师: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盘古形象?(生说体会,指导朗读)   c.师:劈得够猛的!这一劈,可不得了啊,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宇宙发生了巨变。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体会近义词、反义词及句子特点,朗读指导)   d.齐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a.结合插图,此时盘古会想些什么?(相机板书:顶天蹬地)   b.朗读指导   c.师:就这样,天地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出示: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生读)   (3)小结:为了这个宇宙,盘古一直坚持着。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可盘古已经筋疲力尽了。终于有一天,“轰”的一声,盘古倒在了地上,永远地倒了下去。此时,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   五、再次点明中心,书写指导。   1、师:是啊,我们都会忍不住要称颂这位人类的老祖宗,人们都不会忘记他,一代一代传颂着这个故事;人们忘不了他开天辟地的动作,忘不了他顶天立地的形象。所以,人们永远记得--   再次出示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生读)   2、观察“创造”两字字形,体会含义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练写   六、课堂小结   师: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出了美丽的宇宙,老师也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盘古虽然倒下了,但他的创造之路并未结束。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设计理念: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阅读教学要着力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文本的语言特色,在语言实践中再现文本的语言特色,并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初步理解“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   3、感悟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尤其是“怎么样的什么”的偏正词组。   三、课前活动:   1、看图猜成语故事。   用课件出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的图片,请学生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故事。   2、引导总结发现。   猜了这三个故事你有什么发现?(这三个都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题,明确学习目标。   1、课前,我们看图猜了神话故事题目。现在,让我们再来猜一个神话故事中的角色,这个角色,看过神话故事的人都知道。听好了--相传,是他把天和地分开了。(盘古)   2、让我们举起右手,写下他的名字。(板书:盘古)。   3、我们知道是盘古开辟了天地,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板书:开天地)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神话故事,去感受它的神奇。一起读--(齐读课题)   4、看过或听过这个故事的小朋友请举手。谁能用2到3句话来讲讲这个故事?   看来这个神话故事大家再熟悉不过了。那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你认为我们该学些什么呢?(生字、新词、了解作者是怎样把故事写具体写生动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语言。   1、自由读课文:   请大家把书翻到71页,自己读读课文,完成这两个要求:(用课件出示)   (1)边读边标出小节号。   (2)把难读的字词圈出来,把难读的句子用“--”画出来,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师把学生普遍认为难读的词语打在大屏幕上)   2、检查反馈:   (1)我发现这些词语很多小朋友都圈出来了,认为很难读的,现在让我们再来认一认。(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小朋友都找到了难读的词语,我这里也有几个词语,挺难读的,让我来考考大家。(逐行出示,逐行认读)   抡起--猛劈   轻而清--重而浊   顶着--蹬着   (3)交流难句:   词语都读对了,难读的句子有吗?(学生交流,指导读正确。)   (4)其实,由这些难读词语组成的句子也挺难读的。请你迅速地默读课文,把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然后大声读一读这些句子。   (三)品读二、三段,感悟语言。   1、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展开下面三个板块的教学:   板块一、   出示句一: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1)指导读正确。   (2)怎样的动作是“抡起”呢?(指名做做这个动作吗。)   (3)谁来做“猛劈”的动作?   (4)朗读这个句子,要求让人感受到盘古的力大无比。   (5)盘古用大无比的力量,抡起大斧头,把天地劈开,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开天辟地。(板书:开天辟地)   板块二、   在一声巨响之后,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出示句二: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这个句子很有意思,请你仔细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四对反义词,一对近义词)   (2)理解“浊”:给“浊”组个词。说说什么情况下清水会变浊。   (3)那你能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味道来吗?(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板块三、   出示句三: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1)请你自己读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想,你好像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读)   (2)交流感受。   (3)(出示课文插图)你看,盘古就是这样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盘古这样的动作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就是--顶天立地(板书:顶天立地)   (4)谁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顶天立地的气势。   2、引读课文2-3段,再现开天地的过程:   课文读到这里,盘古的形象在我们脑海中越来越清晰了,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这些句子,记住开天辟地的盘古,顶天立地的盘古。请你接着我的话读。   当宇宙还处于一片混沌时,盘古从沉睡中忽然醒来了,他见周围--(句一)。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句二)。天地分开以后,--(句三)。盘古这样顶天立地的,就一天吗?一年吗?十年吗?而是,这样--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四)品读第四段,体悟语言节奏美。   1、小朋友们,天地分开了,可盘古却倒下了。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呢?请你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学生自由读)   2、反馈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偏正词组的大量运用及其表现力:   (1) 在学生回答时用红色出示偏正短语。   (2) 请你读读这些红色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词语都是“怎么样的什么”的偏正词语)   (3)现在我变了点戏法,将词语前半部分蓝色部分遮住了。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感觉怎么样?(平淡无味、单调不够生动形象、没感情)   (4)没了这些词语就不美了,看来这些词语真的挺美的,挺有用的,挺值得我们去积累的。现在请你美美地来读这些词语,边读边想像,当你读得美的时候,就能看到藏在词语后面的一幅画了。   把你读得最好的词语读给大家听。   3、这些词很美,其实这段话更美,瞧,它美得就像一首诗,你能像诗人一样读读它吗?   他呼出的气息,   变成了   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   化作了   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   变成了   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   变成了   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   变成了   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   变成了   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   变成了   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   变成了   滋润万物的雨露。   ……   (1)你最喜欢哪段就把那段读得最美。   (2)谁愿意向大家展现一下诗人的风采?   (3)我们一起合作读。请大家接着我的话读,比比谁更像诗人。   (五)总结全课,指导书写   1、小结:小朋友们,你看到了吗?那辽阔的大地,那奔流不息的江河;看到了吗?那茂盛的花草树木,那滋润万物的雨露;听到了吗?那隆隆的雷声。这一切都是我们的老祖宗盘古创造的,让我们用一句话表达炎黄子孙对他的景仰吧!   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齐读。   2、写字   (1)出示:辽阔肌肤   血液滋润   创造   今天,咱们要写的字也很有意思,里面藏着5个词语,一起来读。   看右边这两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偏旁相同:肌肤--肌是肌肉,肤是皮肤,都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都是月字旁。滋润--滋润过的物体都饱含水分,所以它们都是三点水旁的。)   (形声字:这四个词语都是非常典型的左边表义,右边表声的形声字。)   (2)出示:暗降丈肢   再看剩下的四个字中,大家觉得哪个更难写?(降)   要想把它写正确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降的右下部分)   要想把它写漂亮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左窄右宽)   (3)学生书写。   3、作业   (1)抄写文中的偏正词组。   (2)讲讲这个故事。 ;


上一篇:三星双卡双待智能手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