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时间:2024-12-23 08:57:06编辑:优化君

浅谈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

浅谈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

  关键词:创作特点;乐曲结构;交响性思维;表现形式



  摘要:本文将试图从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点,乐曲结构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来阐述贝多芬在创作中的交响性思维。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音乐家,贝多芬在这首乐曲的创作上承袭了他的前人对奏鸣曲式的贡献,同时又追求最有效的方法来承载他的思想和感情。而在表现形式上又非常注重独奏乐器的音乐性与思想性。乐曲无论在形象的生动丰富方面,规模的宏伟以及构思的严谨集中方面都可以和他的交响乐相媲美。

  贝多芬是跨越两个世纪,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音乐巨匠。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充分反映了前辈的成就,诸如亨德尔音乐的英雄性、群众性因素与巴赫深 邃 的哲理性和宏伟的气魄。如果从音乐风格的历史演变来看,他的创作从形式、体裁到风格都承袭了以海顿、莫扎特为代表的古典主义风格,具有音乐逻辑感、均衡感和以动机为基础材料构建“宏伟大厦”的方法。由于社会变革和自身的才能,贝多芬极大的发展和改变了古典音乐的风格。他一共写了七部器乐协奏曲,其中有五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协奏曲。在这些作品中除了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属于他早期的作品外,其余都是他在创作成熟时期所写的作品。他的这些协奏曲无论在形象的生动丰富、规模的宏伟,以及构思的严谨集中方面都可以和他的交响乐相媲美。协奏曲为贝多芬提供了一种大众喜爱的形式。最流行的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他的第三、第四、第五钢琴协奏曲。本文将重点介绍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一、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

  贝多芬最早萌生写小提琴协奏曲的念头是在1790年一1792年间,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806年间。这个时期贝多芬对他的学生约瑟芬尼·布伦斯威克产生了深厚的爱情,并在她家的庄园里渡过了愉快的夏天。这首协奏曲的乐谱于1808年8月在维也纳首次出版。

  这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创作手法上基本遵循了莫扎特在协奏曲中确立的一些原则,如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主题和双呈式部的写作手法。而贝多芬在这一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发展,如在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关系上,改变了以往在莫扎特协奏曲中乐队只起伴奏角色的做法,提升了乐队的作用,使乐队与独奏乐器共同发展乐曲的音乐形象。乐队所表现出强烈的激情和令人振奋的紧张度也完全有别于莫扎特协奏曲中意大利式甜蜜如歌的乐队音响。后人曾评论说这是首“由小提琴助奏的交响曲”。其次,在独奏乐器的演奏技法上该乐曲也颇具特色,莫扎特或许认为协奏曲应该令人“赏心悦目”,要使“音乐行家和音乐爱好者都能够接受”,在演奏方面“不应太难”,这或许是由于音乐家对歌剧的偏爱。而贝多芬则是以交响性的思维来看待协奏曲的。他完美地继承了法国三位小提琴作曲家(维奥蒂、克罗采、罗德)对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发展,在乐曲中加入了许多装饰性变奏与华彩性乐段,又在情绪发展方面与乐队保持着严谨的统一。

  二、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创作手法

  第一乐章采用带有双呈式部的奏鸣曲式写成,D大调,快板,第一呈式部((1^88)小节,先由乐队进行呈式,乐队的演奏由定音鼓单独敲击四个音后进入。定音鼓在这里的使用是很有创意的,并具有实际的意义,这五个音(第五个音与乐队同时奏响)在乐队中多次出现,时而承接,时而对比,配合旋律音型为乐曲英雄性的气概定下基调,与之相对应出现的是流畅而庄重的主题((2^}9)小节,连接部由1$小节开始至42小节,其中pp-ff (26小节~29小节)的强烈对比与全体乐队的顿奏使连接部显得激动亢奋。这是具有英雄性的曲调,副部主题由43小节开始至76小节,性格是温文尔雅的,作为第一呈式部的副部在性格上比较相近,不产生对比,只是作为简略的呈式,待到以后的段落中再进行发展,因为第一呈式部具有引入的性质。结束部77小节至ss小节乐队在力度上由强渐弱,为独奏小提琴的出现做了铺垫。在第一呈式部中乐曲的主要主题都已出现,这也是双呈式部协奏曲的特点之一。

  第二呈式部(89^224)小节。主部89到117小节与第一呈式部有所不同,在独奏的主部主题之前有一段(89 ^} 101)小节,引子建立在D大调的属七和弦的装饰性乐句,呈现一种大波浪式的起伏,大部分的旋律无乐队伴奏,更使其显得连贯,流畅,体现出高雅的格调,这种可以展现小提琴独特魅力的华彩性乐句,在当时也是较为常见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具有独特作用的引子,在乐曲的展开部中对其进行重复与展开,而没有用主部的主题材料,这种极富个性的做法也体现了作曲家对引子的偏爱。对尾声也是如此。贝多芬交响曲常会有个比较庞大的尾声,常被视为第二个展开部。再加上贝多芬一贯的做法—扩大的展开部,使得这首长达535小节的第一乐章在长度上远远超过了他的前人,可见古典时期的奏鸣曲发展模式已无法容纳贝多芬广博的思想和浩瀚的乐思了。

  主部(102^-118)小节。同第一呈式部一样由定音鼓的敲击引出主题,建立在D大调的属和弦,主题性格不变,但在音型上作了变化,保留了骨干音增加了装饰性的音符(102^ 109)小节,显得更为立体、生动。乐队的弦乐组为独奏的分解和弦式上行音阶做了背景陪衬,并模仿了定音鼓的节奏与音响效果。弦乐组所奏的音是升D,违反了当时的和声教学法则,在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非议,但正是这个不期而至的升D音却给乐曲增添了几分戏剧性。连接部(119^143)小节,调性从D调至d调至F调到了E调作为向副部的过渡,连接部的材料先由乐队进行呈现,之后再交给独奏声部,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其后的副部当中,这也可以显示出该乐曲的交响性特点。副部143^177小节,先由乐队完整呈式副部主题,之后由独奏接过,副部主题明澈柔美,从容均匀,充满了温暖和喜悦,从主题形象上来看,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并不具有反差,性格相近,也可以看作是对一个形象从两个方面的描写。开朗而庄重的主部主题是形象的外部刻画,气息悠长而宽广的副部主题又是对形象内涵的写照,而连接部激昂有力的带有英雄性的曲调将内外两种气质连接起来,呈现给人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形象,这或许就是贝多芬对自己的形象的描绘。小提琴独奏的副部只陈述了4小节,之后又交还给了乐队,独奏乐器做加花变奏为乐队进行伴奏,完整的副部主题则是由交响乐队来展现,由弦乐队齐奏出宽广的主题更加深了主题形象的内涵。在段落的结尾处,独奏小提琴经过两次渐强和旋律的扩展塑造出了呈式部的高潮(176^-177)小节,在乐队强有力的支撑下为乐曲形象注入了一种顽强不息的斗争性格。结束部(178 ^r 224)小节,A大调,由乐队先呈式主题,独奏小提琴做了些分解和弦、变奏等装饰,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展开部(224-365)小节。贝多芬在这个庞大的展开部里运用了多个主题材料,在长达60小节的乐队间奏中发展了连接部材料和完整的副部,而独奏小提琴的展开部(从284小节开始)则是发展了引子与主部的主题材料。这种做法不同于古典时期的作曲法(类似的例证还体现在再现部)。独奏小提琴由建立在C大调的引子开始,引出主部的主题,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运用了许多展示小提琴技巧的手法,使小提琴的旋律五光十色,耀人眼目,表现了不同的性格。同时,乐队的伴奏也担负着重要的任务,运用了动机形象展开、变化和频繁转调的手法,使音乐发展自然圆顺、淋漓尽致,在段落的最后(364和365)小节达到了全曲的高潮。

  再现部(366^-451)小节。再现时没有再现主部主题。由于在展开部中已对主部主题做了很充足的发展,因此在再现部中独奏小提琴直接从连接部开始并在主调上再现,先由乐队提示性的再现了主部主题,之后便转入连接部的材料并自然过渡到连接部中的独奏,并展开,与呈式部中的连接部分相比扩展了14小节。再现副部主题的任务主要由乐队完成,独奏声部处于从属的位置,对主题进行装饰变奏。而真正完整的奏出副部主题则是在尾声中进行的。

  尾声(511 ^-535)小节。独奏声部完整地奏出副部主题并进行了发展继而推向高潮,体现了英雄的形象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乐曲在辉煌的D大调主和弦中结束。

  第二乐章具有颂歌的风格,用变奏曲的形式写成,基本主题庄严壮丽,乐曲发展了两个主题,其中既有如歌的抒情也有热情的爆发,同前后两个乐章交相辉映。第三乐章用回旋曲的形式写成,它的基本主题轻快活泼,富于动力,其间也间插着柔情的叙述,最后音乐在欢庆声中宣告结束。

  对于一首乐曲的了解,也就是对作曲家创作的了解,贝多芬在晚年对友人谈起创作的方法,他说“我的思想从哪里来,它们是自己来的,直接来的也有见接来的,在宽广的大自然里,在森林里,在散步的时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一清早,我受到某些气氛的激发,用双手捉住了它们,而这些气氛在诗人那里转化成语言,在我这里转化成声音,这些声音在鸣响着,喧哗着,咆哮着,直到最后我把它写成音符。”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贝多芬的世界观来源于他的阶级,以及他决心为资产阶级革命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因此对于这部作品的理解更要注重其时代内涵与精神内涵的探讨。 ;


协奏曲——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世界公认的四大小提琴协奏曲分别是《贝多芬D大调小提协奏曲》、《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D大调协奏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四位音乐大师虽然都十分巧合地只写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却是“一曲既成天籁”,每个协奏曲可说可有各的好处,就像金庸里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一样,各有绝世功夫。

这首曲子作于1806年,是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自古以来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

这一年,贝多芬作曲时,正值他与他的学生,匈牙利的伯爵小姐勃伦斯威克产生了深深的爱情,并在她家的庄园度过了快乐的夏天。乐曲正反映出他这些日子 生活中所充满的诗意。当年他一生中这最明朗的日子的香味便渗透在贝多芬这部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中。

同时这首作品也是贝多芬专门为维也纳剧院的第一小提琴克莱门特(Franz Clement)而作。
1806年12月23日,克莱门特在维也纳首演。这部作品因为贝多芬考虑到克莱门特演奏的技巧,其中写了大量发挥技巧的乐段。当时一、三乐章中的华彩(Cadence)部分是由克莱门特谱写的。

现在留下的有两个稿本,一种是看来比较原始的构思,一种是看起来跟明显小提琴化的构思。这两种稿本与出版的版本也不一样。现在演出的基本是二个华彩版本,一个是约阿西姆(Joseph Joachim)华彩,另一个是克莱斯勒华彩。

所以不同的录音版本可能会有所差别。

既然这四首协奏曲都是不朽的名作,为什么还是普遍认为最佳的协奏曲属于贝多芬的作品呢?

因为贝多芬的作品为何有这么广泛的受欢迎程度,依靠的不是贝多芬的资历,而是其创作作品时的态度与精神。他在创作时一丝不苟,每一个乐句和配器的应用是否恰当都心思熟虑,因此与其同年代的艺术家比较,其他生前获得发表的是相对较少的,尽管比一般的作曲家多。

贝多芬的老师海顿先生,在交响曲方面创作高达104首,而贝多芬的小提琴创作仅有一首。基于这个原因,贝多芬的部分乐曲被认为是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乐曲形式和主题具有当时代其他人难以触及的深度。

贝多芬创作此首乐曲时,根据其传记正在与爱人堕入爱河。因此次小协曲不但融入了惯有的坚毅特征外,还有让首次聆听的听众能切身体会到音乐里带有的柔和的气息。

音乐里有个常识,就是旋律或许会淹没思想的深度,然而贝多芬却能每次达到了旋律和主题的完美柔合与统一,此优点无论在哪个年代,贝多芬所完成的都可堪称为出自大师之手。

因此评价此《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旋律与思想上的水乳交融都可谓是经典中经典。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是典型的协奏曲格式,快慢快三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是昂扬着英雄精神的奏鸣曲。第二乐章是庄严壮丽的小广板。第三乐章是充满活力的回旋曲。 在第三乐章中,有一个华彩乐段,光辉灿烂,满目生辉。

这首乐曲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颇具王者风范。

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D大调,44拍子,协奏风格的奏鸣曲形式。
主部主题带有深切的探询意味,随后呈现的副部主题旋律明澈柔美,从容匀称,充满了温暖和喜悦,飘散出美丽花朵的芬芳。本乐章最后部分的华彩乐段是由不同的演奏家谱写的。

第二乐章,抒情的慢板,G大调,44拍子,变奏曲式。
优美的主题由加上弱音器的弦乐群单独呈示,充满舒缓恬淡的气氛。主奏小提琴以华彩的风格翩翩上升、下降后,旋律如歌般地呈现出来。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D大调,68拍子,回旋曲形式。
主奏小提琴旋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延长记号之后,主奏小提琴展现了它精彩灿烂的技巧,最后终于进入了炫耀琴技的华彩部分。此部分结束,音乐以回旋主题为基础,达到光华灿烂的高潮巅峰,结束全曲。

这部作品在19 世纪把小提琴这件乐器推上了历史的顶峰,加上这部作品创作于贝多芬创作生涯成熟的中期,写作这部作品的时候也是怀揣着美好的梦想,所以在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中也折射出了作曲家丰富细腻的情感、大调明亮色彩的转换运用,如歌般旋律的进行,音乐中四处都洋溢着无比欢乐的情绪,这都为听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田园诗歌般的美的享受。

贝多芬《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精心安排了三个乐章的内容,每个乐章之间的乐思都环环相扣,结构十分完整,这首乐曲渲染的氛围不止给听众送去希冀,更让听众的灵魂到达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乐曲中所勾勒的那优美的情景和心旷神怡的田园风景曼妙地出现在听众的眼前了,让听众有如身临其境。

作品旋律中那浓郁的欢快和幸福完美地将这首暖人的爱情诗篇主动地呈现在听众眼前。此小提琴协奏曲为后面同类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是贝多芬繁多乐曲中受欢迎程度最广的一件艺术。贝多芬这三个将永远地刻在艺术史的扉页,任时间的一分一秒过去,不仅不会被后世忘记,反而像陈年老酒一样,越久越浓香。

这首小提琴演奏版本众多,有兴趣的可以找各自喜欢的聆听。
这里推荐的是


大提琴独奏十大名曲

大提琴独奏十大名曲如下:1、 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埃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20世纪第一部重要的大提琴协奏曲作品,写于作曲家62岁那年,一战期间,也是其最后一部大型作品,可与德弗札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相媲美。2、奥芬巴赫:《杰奎琳之泪》《杰奎琳之泪》是由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1819-1880)创作的大提琴曲。因其似咏似叹的旋律,被普遍传说被杰奎琳·杜普蕾演奏过,而更加举世闻名。3、勃拉姆斯:《第一大提琴奏鸣曲》1862年,勃拉姆斯开始为大提琴和钢琴作《第一大提琴奏鸣曲》,1865年完成了这首E小调杰作。4、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曲家于1850年10月10日至24日,短短的15天之内完成这部作品的创作,但他对某些细节一直不满意,直至1854年仍在做些小的修改。5、海顿:《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海顿在1765年写了《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1783年创作《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两者相隔将近二十年,所以第二首要比第一首完美、成熟许多。6、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于1894-1895年,是德沃夏克为他的一位好朋友——大提琴家哈努斯维汉(Hanuš Wihan)写作的。7、布鲁赫:《晚祷》布鲁赫的《希伯来晚祷》本来也是一首犹太人的传统歌谣,布鲁赫本人非常喜欢犹太风格的音乐,所以他把犹太人在赎罪日晚祷时所唱的这首「Kol Nidrei」(希伯来文)改编成大提琴与管弦乐的小品。8、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1876年,柴可夫斯基创作了《洛可可主题变奏曲》,题献给他的好朋友、德国著名大提琴家威廉·费曾哈根(Wilhelm Fitzenhagen),该曲于1877年11月30日在莫斯科首演。9、圣·哥伦布《悲泣》音乐大师圣·哥伦布沉浸在丧妻之痛中无法自拔,他带着两个女儿远离喧嚣,过着隐居的生活,每当他演奏手中的维奥尔琴时,妻子的倩影便会出现在他的面前。10、巴赫:《萨拉班德》巴赫的《六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 1007-1012)》是无伴奏乐曲中最早闻名于世的典范,在音乐结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上都举世无双。

大提琴独奏十大名曲

大提琴独奏十大名曲列举如下:1、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2、奥芬巴赫:《杰奎琳之泪》。3、勃拉姆斯:《第一大提琴奏鸣曲》。4、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5、海顿:《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6、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7、布鲁赫:《晚祷》。8、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9、圣·哥伦布《悲泣》。10、巴赫:《萨拉班德》。大提琴的简介:1、大提琴,为西洋乐器,是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大提琴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有"音乐贵妇"之称。2、大提琴最初在意大利语中被拼作Violoncello,后来逐渐简写为Cello。 大提琴以其热烈而丰富的音色著称,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适合扮演各种角色: 有时加入低音阵营,在低声部发出沉重的叹息;有时则以中间两根弦起到节奏中坚的作用。3、大提琴最为辉煌的时刻,要数作曲家赋予其表现如歌的旋律的使命。整个大提琴组奏出的美妙的旋律,足以令交响乐队中的任何其他乐器都相形见绌。

上一篇:酸豆角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