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的节目表
CCTV1的节目表节目表可以在央视的官方网站进行查看。打开央视的官网,点击CCTV直播下面的节目单进入。然后选择需要查看的日期以及对应的频道就可以查看到节目表内容了。具体的查看方法如下:1、在电脑的百度上输入央视,找到其官方网站以后点击进入。2、进入到央视官网以后点击CCTV直播下面的节目单。3、页面跳转以后进入到央视节目单界面,点击上方需要查看的日期。4、再点击左侧导航栏的频道列表,选择CCTV1,此时即可看到对应日期的该频道节目单内容了。
cctv1到cctv16分别是什么频道?
cctv1到cctv16频道分别如下:CCTV-1(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2(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3(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4(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5(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CCTV-6(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7(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CCTV-8(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CCTV-9(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10(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1(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CCTV-12(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CCTV-13(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4(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CCTV-15(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cctv介绍:中国中央电视台初名为北京电视台,于1958年9月2日正式播出,1978年5月1日更名为中央电视台。1996年,旗下网络媒体央视网建立并试运行。2004年,央视开办数字付费频道。2007年,央视开播移动传媒频道,随后又开启了IP电视频道。2009年,由央视网改版而来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正式开播。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中央电视台
分析《东方时空》的发展与变革
《东方时空》是中国最早的一档电视新闻杂志性节目,自从1993年开播以来,《东方时空》的推出和它对传统电视语态的改变成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标志性事件。2000年,《东方时空》从45分钟扩为150分钟,还推出了《东方时空》所独有的子栏目《时空连线》。2001年10月,《东方时空》再次改版,将新闻及资讯节目分离出去,在保留原有的《东方之子》、《百姓故事》、《世界》、《纪事》各子栏目的基础上,推出新的子栏目《时空连线》。2004年9月1日,《东方时空》移师晚间黄金时段,联手央视一套《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推出晚间强档新闻板块,时长被缩至半个小时。2008年3月24日,《东方时空》再度改版,这次改版是《东方时空》开播以来,第三次较大规模的改版。到了2009年8月,伴随着央视的整体改版,《东方时空》退出央视一套,从8月1日起每天20时到21时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并配合央视新闻频道整体风格,淡化专题、强化新闻。
作为一个从开播至今已有16年的老牌节目,一次次的改版,目的都在于推陈出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树立自己的品牌节目形象。如果说1993年的《东方时空》以横空出世的状态打破了中国电视传统语态的瓶颈,那么现在的《东方时空》多多少少陷入了这样一种尴尬境地:观众想不到看,看了不愿意经常看。其实相较于以前的节目,此次改版确实有了一些鲜明的特征。
首先从电视画面而言,《东方时空》运用“主播大头像、醒目标题、滚动新闻字幕”等手段,尤其是在新闻频道栏目采用高清播放之后,以蓝色为主要背景色的《东方时空》显得清新质朴,又不觉陈旧老套。网上有观点说《东方时空》改出港台味,更有甚者说是抄袭凤凰卫视、CNN、TVBS。依我看来,对于电视画面的把握有所雷同只能说是大势所趋,或者说只不过各大电视台关于画面美感的意见不谋而合,不存在抄袭或是复制的说法。
其次从主播的语言特点而言,主播的语言少了很多官话、套话。更多的是与老百姓唠家常之类的生动语言。比如11月19日的《东方时空》,主持人泉灵在播报“关注电价改革:销售电价每千瓦时平均提2.8分钱”的新闻时,就生动地解释了“限定额度以下收费”、“超过限定额度以上收费”等多种情况,并且以“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这样的语言贯穿其中,在观众看来,自己与主播的距离在无形之中也被拉近了,对于新闻也有了更好的理解。再比如在12月6日的节目中,演播室现场请来评论员探讨明年中国经济的形势问题。主播引用观点说“明年经济风暴不会出现,也不会阳光灿烂”,屏幕下方出现新闻标题“明年宏观调控难度大于今年”,特约评论员发表观点,运用开车的比喻来解释明年经济的猜想与走势,显得通俗易懂。
再次是播报的形式。不仅有主播在演播室播报新闻,还有视频连线驻外记者、电话采访特约记者、邀请特约评论员到场等多种形式。在11月18日的节目中,第二条新闻是“英军建议收买塔利班潜在成员”,在播报这条新闻时,主播泉灵视频连线驻外记者,记者发送一些丰富的图像视频画面而不仅仅是解说,还从记者自身的采访经历谈到伦敦各界人士对这一建议的反映,还有国外媒体的报道分析等,这样就让整条新闻显得十分充实,声形并茂。
最后是内容方面。作为传播媒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内容,可以说是“内容为王”。观众厌倦了新闻节目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报道无聊的会议,说一些空话套话官话,观众想要看到的是新闻媒介对于一件事情的解读而不仅仅是报道。《东方时空》在内容方面不能说做得很好,但是改版之后的《东方时空》明显少了很多关于国家领导人的行程、会议之类的报道,报道的内容从政治政策、国家会议之类的硬新闻到动物趣闻、体育明星动态之类的软新闻兼而有之,可以说在节目编排上张弛有道,不仅仅是报道一些宏观的调控政策和发人深思的刑事案件,在节目的后段部分也能报道比如“熊猫海归”之类的极具趣味性的新闻。
但是《东方时空》有一些很明显的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看了7期节目之后,我发现很无奈的一点是主播的口误太多。这7期节目中没有1期主播是完全没有口误的。当然,观众也不会那么苛责要求主持人没有一点错误,但是如果错误太多,观众就会认为这档节目连最基本的语言关都没有过,甚至会产生节目制作者们对节目本身也不是特别重视的感觉。尤其是11月18号的《东方时空》,主播泉灵的口误达6次之多。播报新闻时的口误会让受众关注新闻本身大打折扣,同时“在央视播出的节目”这种品牌形象也会受损。与主播口误很类似的一个问题是连线驻外记者或是电话采访驻外记者。在11月19日的节目中,第一条新闻是“欧盟总统今日开选凌晨或出结果”,主播连线驻布鲁塞尔记者,主播提问询问布鲁塞尔的气氛态势,试图透过记者眼光带给观众直接感受。但是我的感觉就是驻布鲁塞尔记者没有睡醒,电视画面中记者显得十分呆滞,作为观众,我丝毫没有继续看新闻的想法,只想赶快调台。看的7期节目中,记者目光呆滞的不止这一个,还有电话连线中记者回答语无伦次、不知所云的现象,我认为这些都是在《东方时空》中不应该出现的现象。
在网上看到网友认为,在《东方时空》中播出的新闻有七八成左右都是在《新闻联播》、《共同关注》中播过的,因为没有关注过《新闻联播》、《共同关注》这些节目,所以关于这里“雷同”的说法我也不做评价。但是在12月6日的第十三条新闻“特约评论员一周新闻点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答案明晚揭晓”中,第2个小部分为本周新词——“被开盘”,这条新闻运用的在12月5日的第七条新闻“千人深夜‘逼宫’买房现场用警犬”中的图像画面,甚至解说词也与12月5日的报道如出一辙。当然在新闻回顾中运用之前的画面无可厚非,但是作为评论员评述,就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解读新闻而不是一味地重复之前的解说词。如此在同一节目之中出现的“雷同”也让人感觉是时间仓促之举。
在12月7日的《东方时空》中,第一条新闻是报道中央经济工作的举行,从无聊的画面和十分套话式的语言看来,运用的配音和画面可能是《新闻联播》的内容,保持了会议新闻一贯的无聊与无趣。在《东方时空》中重复报道已经被报道过的新闻,即使再重要,也只是会让观众心生烦躁。
与画面雷同问题如出一辙的现象还表现在12月6日的节目中。第18条新闻是“英国国防部为省钱叫停UFO探秘”,这是对此前新闻中作为“简讯”的新闻的详细报道,在这条新闻中,运用了很多最新上映大片《第九区》中的电影画面,甚至还加上了很多关于此部电影主要内容的介绍,在仅为3分钟的一条新闻中,这些无关痛痒的画面及解说就占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内容长度,反而是新闻的主题英国国防部此决定的原因占了很少的部分,这就让观众觉得有明显的填时间、凑画面的感觉。
上文说到“内容为王”,也对《东方时空》中“软硬结合”、“张弛有道”的新闻报道做了简单评价,但是有些时候的新闻内容就显得太过无聊与八卦。比如12月6日的《东方时空》中,有一条新闻的标题是:希拉里和英国帅哥“举止亲密”,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一些街头小报关注的内容,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是一条很有趣味的新闻,轻松活泼,但是我觉得在《东方时空》里面报道这种暂无定论、以讹传讹的八卦绯闻就显得有点低档次,这与《东方时空》整体的节目定位也是十分不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