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是什么

时间:2025-01-31 22:28:52编辑:优化君

什么是词牌?

1、关于词牌词调的名字叫词牌,也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调有同调异名和同调异体,所以词牌也一样,即一个格式几个词牌或者一个词牌几个格式。前者属叫法不同,是异名;后者属格式不同,是异体。2、词牌的前后缀在词牌的前面或者后面,经常出现令、引、近、慢、添字、减字偷声、促拍等字样,这些都是指形式上的变化,与原词字数增减或者是曲调的长短急缓有联系,和内容无关。3、词牌命名词牌的命定,有的是沿用诗歌旧题的,如《渔歌子》、《竹枝词》、《杨柳枝》、《菩萨蛮》、《西江月》、《浪淘沙》、《蝶恋花》等。有的是概括本词内容或取其内容相近的诗句和故事而定的,这种情况比较普遍的是词牌名称本来就是词的题目。如《踏歌行》咏的是舞蹈;《渔歌子》咏的是打鱼;《鹊桥仙》取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水龙吟》取李白诗句等。还有的是按照字数命名的,如《十六字令》、《百字令》等。


什么是词牌?

一首词,它有四部分构成:词牌名,题目,正文内容(一般有上阕与下阕)。古代写词有严格的格式,具体来说就是:词牌定调、韵,定格式。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截然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格式是一个词牌。但是,由于同一个格式有时有若干个变体,所以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因为各首词的词题不同,所以这种情况下,一般有词题。特征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一般来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而词调与题目用“·”隔开,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分片是由于乐谱的规定,是因为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片与片之间(或阕与阕之间)的关系,在音乐上是暂时休止而非全曲终了。一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一般上下阕(片)像对联一样相对)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长短句也是词的别称。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词牌名和题目是什么?

词牌名:词牌名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是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有固定的格式和声律,起到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的作用。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题目:题目是文章或诗篇的标名。词牌名的分类:1、《曲玉管》抒写羁旅中的怀旧伤离绪。2、《生查子》比较谐婉、怨抑。3、《忆旧游》、《扬州慢》、《高台》音调缠绵,忧婉凄抑,适宜表达凄抑调。4、《凄凉犯》、《惜分飞》不宜用于祝贺之词。这种词牌与内容相符合的只是少数。5、《兰陵王》表达拗怒越声,为军旅曲,后越调。6、《忆余杭》因描写杭州而来,描写风景最宜。

词的词牌名一定要有?题目也一样吗?

词牌名是一定要有的,题目不一定有。
因为词牌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
关于词牌的来源,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钗头凤》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
《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所以有些没有题目,词牌就是题目)
《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PS: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


词牌名是什么意思?

"词牌名"是指古代词曲中使用的特定的词牌的名称。在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文学创作中,词牌名被用来表示一种特定的词曲形式和曲调,以及与之相关的词曲作品。

词牌名通常由两个字组成,如《浪淘沙》、《渔家傲》、《水调歌头》等。这些词牌名是根据其特定的曲调或创作背景而命名的。每个词牌名都有其独特的曲调、韵律和表达方式,因此在创作词曲时,词人需要按照相应的词牌名的要求来构思和写作。

词牌名在古代文学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同的词牌名代表了不同的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词人们通过选择合适的词牌名来传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意境。同时,词牌名也成为了后来文人创作的参照和借鉴对象,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词曲艺术。

总之,词牌名是古代词曲中特定的词牌的名称,代表了一种特定的曲调和创作方式,对于古代文人的词曲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影响作用。


词牌名是什么意思?

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所谓词牌,就是指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包括少数金、元词调),词的内容多数已与词牌的意义无关。事实上,从北宋开始,词人在词牌之外,往往另加题名或序言以说明词意。至于各词牌的出处,只有少数是可以考证的,绝大部分已无法弄清其来历了。扩展资料:应该注意到词牌名的四种情况:1、调同名异,也就是一调数名,其中一个是本名,其余皆为别名。如“念奴娇”是本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等皆为别名;2、调异名同,也就是几个调同名。如“菩萨蛮”又名“子夜歌”,而另外还有“子夜歌”的正调,完全与之不同;3、调异句同,即有些词调字句全同,但谱入音乐时的腔调并不相同,不容混淆也。如“解红”、“赤枣子”、“捣练子”三调,均为五句,两句三字,三句七字,排列全同,而且都是平声韵。但每句的平仄安排却不尽相同,不能把它们视为同调;4、调同句异,也就是一调数体。一个词牌之下,有数种不同的词体,当然,其中有正格和别格(异体)之分,如“念奴娇”,辛稼轩的“书东流村壁”为正格,苏东坡“大江东去”则为别格。

上一篇:诛仙2sf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