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揖的历史起源
“揖”据考证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揖礼属于相见礼,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其中就包括建立起了周朝的各项典章制和礼乐制度。自此,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据《周礼·秋官司仪》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这些作揖的方法仍然不免要区分许多等级,尽可以不去管它,现代人只要吸取最简便的作揖方法就行了。 从许多种作揖的方式中,要找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举手。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说:“古所谓揖,但举手而已。”清代的阎若璩,在《论语·述而》的注释中说:“古之揖,今之拱手。”这两人的解说可以认为基本一致。如果我们吸取这种作揖的方法,去代替握手,再加上大家常见的点头或轻微的鞠躬,那末,这在一般的场合下,应该是行得通的吧。 向人作揖虽然恭敬,但相比于跪拜,它又不是最恭敬的,有时能表示倨傲,《汉书·高帝纪》就有“郦生不拜,长揖”的描述,显出狂徒郦生对刘邦的不服气。左手手掌在上挺直,是武人常用的抱拳礼。 古代妇女行礼方式与男子有很大区别,唐宋时期汉族民间白话小说有相关记载,妇女相见行礼,往往是口称“万福”。这种礼节要求两手松松抱拳重叠(右手覆左手)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作鞠躬的姿势。这种礼在京津地区,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依然保存,在年节、祝寿等庄重场合使用。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代女子也行作揖礼,即“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是谓尚右手。女拜如是,女之吉拜如是,丧拜反是。”但是,根据唐宋以后白话小说,并不支持此种说法。以宋代小说《错斩崔宁》为例,男女相见,男方“深深作揖”,女方则“还了万福”。这说明,当时男女已各行其礼。 古代是男权社会,记录了作揖礼的古画、古文字等,几乎都是关于男性的,为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如唐代吴道子画的孔子像)。在讲究男女有别、阴阳和合的时代,段玉裁这段话把女士作揖中左右手的顺序描述成与男士正相反,是合情合理的。
乐山二七十的来历?
字牌是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纸牌。在四川、湖南地区也叫“大贰”、“四川大贰”、“跑胡子”、“跑和字”、“二七十”、“煨胡子”、“棍棍”等。在广西称“八一字牌”或“大字牌”。
字牌的牌面都是中国汉字的数字,由如下几种牌组成:
小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各四张;
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各四张;
小写“二七十”(根据需要可代替二、七或十,下同)、“三六九”、大写“贰柒拾”、“叁陆玖”;字牌的颜色分红黑两种,也因地而异,在湖南地区,“二”、“七”、“十”和“贰”、“柒”、“拾”为红色,其余为黑色。
字牌的玩法:
字牌的玩法各地不尽相同。这里以湖南地区举例。
湖南地区玩牌规则:
在湖南地区,首盘由四人倒牌,根据底牌大小决定谁是庄家,庄家的对家“数醒”,为闲家。“数醒”者不打牌,仅作陪;以后谁胡牌谁就是庄家,对家“数醒”。
2、组牌规则
1)四张同牌:手中摸上来的四张同牌称提,手中有三张,别家打出一张相同牌叫跑。提牌盖三张亮一张,跑牌全亮。
2)三张同牌: 在湖南地区,起手摸上来的三张同牌称坎;起手两张,别家打出一张相同牌叫碰;起手有两张,再自摸一张相同牌叫偎。碰亮偎不亮。
3)偎的跑和提:无论谁打出第4张牌或者摸出第4张牌,偎都必跑,4张牌全亮;如果是自己摸到第4张牌,偎就变成了提,盖3张亮一张。
4)碰的跑法:第4张牌如果是摸出来的牌还可以跑桌面上碰的牌,但桌面上碰的牌不能跑任何人手中打出的牌。
5)顺 子: 比较好理解,如一二三、陆柒捌等顺连的牌就是顺子,只有小字和小字,大字和大字才能构成顺子。吃牌全亮。
6)二七十: 即二七十或贰柒拾构成的一组牌。也必须是小字和小字,大字和大字才能搭配。
7)一二三: 仅限湖南地区,是一组特殊的顺子牌型。
8)大小三搭: 俗称搭子,是两张大字与一张小字(如捌捌八)或两张小字与一张大字(如十十拾)组成的牌型。
9)两张同牌:开或跑之后必出现的一种牌型,俗称吊字,吊子只能一对。
10)如果自己的牌全部由以上几种牌型组成,则和牌,和牌只能和摸出来的牌,任何人打出的牌都不能和牌。
比、偎、提、跑是强制动作,不存在选择放弃的问题。
上手手上即有4张牌,必须在打出第一张牌前“提”。
3、打牌规则
1)二人抓满20张牌,仅庄家抓满21张牌,最后一张牌亮出,称挡底;
2)庄家先打出第一张牌,下家可吃可碰,上家可碰不能吃,吃碰后均打出一张牌,打出的牌放于牌桌本人右手边,吃碰之牌放于牌桌本人正门(地下),不管是否吃碰,除首次所抓20张牌(庄家为21张牌)外,均不得将所摸之牌放入手中。如所摸之牌不是自己所需之牌,则亦不能放入手中,只能放在本人右边;
3)比:吃牌时,如果你手上有吃的牌组成的可以算吃的牌,必须一起扔出来,比如你“2,3”吃了上家的“1”(组成1,2,3),而你手上剩下的牌中还有一个“1”,并且这个1只要可以和你手中的牌组成可吃的牌型,无论是1,1,壹或者1,壹,壹还是,1,2,3 ,你都必须将手上剩下的1,1,壹; 1,壹,壹或者1,2,3一起扔出来。有比的情况下不比,吃的过程整体取消。
4)臭牌:如某家(包括自己家)打出一张牌,本人想吃而未吃,则这张牌就成了你的臭牌,第二次他家再打出同张牌时,本人不得再吃。任何人也不能吃自己曾经打出过的牌,不管这张牌后来有人打出还是自己摸到都不能吃。只有吃有臭牌,即使别人打过或者摸出过的牌,还是可以碰、偎。
5)起手摸到手上的成坎(三张相同牌)的牌不能拆开作其它牌型,也不能打出去,只能等跑或者提。
6)在湖南地区,组牌优先顺序为 提或偎>>和牌>>跑或碰>>吃,只能跑、和翻出的底牌,手中打出的牌不能和。和牌两家给钱。
7)先摸后打。任何吃碰等动作后都要打牌,八块(即跑两次或提两次及以上,除外)4、计分规则:
提(四张): 大字12胡 小字9胡
跑(四张): 大字9胡 小字6胡
偎(三张): 大字6胡 小字3胡
碰(三张): 大字3胡 小字1胡
贰 柒 拾 : 6胡
二 七 十 : 3胡
壹 贰 叁 : 6胡
一 二 三 : 3胡
计分的基本单位为囤,最小单位为胡(息)
15-17胡息为1囤,18-20胡息为2囤,21-23胡息为3囤,以下类推。
最低15胡息才能和牌
二七十最多可以胡多少张牌?请报一下有哪些牌?手上的20张牌由哪些牌组成?
共80张
一.游戏介绍 二七十是中华民族古老游戏,亦称“扯二七十”、“棍棍”,在湖南某些地区也叫“跑胡子”,它的玩法与麻将类似,但比麻将更加简捷方便,变化多样。 “二七十”共八十张牌,十胡起开胡,按小胡、中胡、大胡、特大胡计番,算胡简单而打法技巧性很强。字牌不仅深受四川人民的喜爱,也是我国其它很多地区人老少皆宜的娱乐活动。“四川字牌”是湖南“常德跑和字”的姊妹篇。 二. 游戏规则 1.“二七十”共80张牌,红壹到红拾,黑壹到黑拾各4张。 2.游戏玩法:游戏由三个玩家玩。头家摸21张牌,头家的上家和下家各摸20张牌, 按逆时针方向摸牌每次摸2张牌。然后头家打出一张牌。按逆时针方向由玩家依次摸牌(每次1张)。摸得牌必须先放在桌面上,看别的玩家是否胡碰吃,否则可按规则用手中的牌组合,放到桌面上。玩家可吃、碰。同时打出一张牌。同样颜色、同样数字的叫碰,同样数字不同颜色、同样颜色数字连续的叫吃。胡最优先,上下家都可以,吃只能由下家吃,胡牌时不管是上家打的还是下家打的都可以胡牌。 如果吃得牌手中有,必须成牌,并摆在桌面上,否则不能吃。 当牌形成xxx\xxx\xxx\xxx\xxx\xxx\xx的牌型时,胡牌,一局游戏结束。 不能胡曾经打过的牌。不能吃放弃过的牌。桌面上的牌如果摸完还没有玩家胡牌,称“黄牌”,没有输赢,重新开始新游戏。 游戏实行轮庄。 十胡起开胡。(抬炮是从手上打出的牌) 3.胡牌计分: 碰:黑牌1胡,红牌3胡 在手上的黑牌数字相同的3张牌3胡,红牌数字相同的3张牌6胡。 “二七十”组成的黑牌3胡,红牌6胡。(手上的和在桌面上的胡数一样吗?) 碰出的4个颜色数字相同的称为“开水”,黑牌开水6胡,红牌开水9胡。手中的开水,黑牌9胡。红牌12胡。 天、地胡,手上的胡数翻倍。(暂时不设) 全黑、全红、全吃、全碰,待定。(暂时不设) 如有圈数,则加胡数。(按下面的有圈数加) 抬炮,抬炮的玩家付3倍。 筹码的计算: 没有圈数 10-14胡: 1 15-20胡 2 21-22胡 4 23-27胡 5 28胡以上 6 有圈数 10-12胡 2 13-17胡 3 18-20胡 4 21-22胡 8 23-27胡 10 28胡以上 12 三、游戏界面 底部排列8个纵列的方框,每个方框可放4张牌。第一列放3个或4个同颜色同数字的牌张,第二列 放2710,第三列放对(3张,颜色不一样,数字一样),第四列放同色连牌,第五列放不同色相同数字 加一张连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