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教授

时间:2025-02-13 00:55:04编辑:优化君

复旦大学教授所有名单

复旦大学一级教授:陈建功、苏步青、周同庆、郭绍虞、卢鹤绂、周谷城、陈望道等。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由教育部与上海市重点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九校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亚洲校园、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学校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自主创办的国立高等医科院校。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名单。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有邯郸、枫林、江湾、张江四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243.7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2.53万平方米;设有直属院(系)35个,附属医院18家(其中2家筹建),开设本科专业80个;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5164人,研究生34618人(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大陆港澳台生),学历留学生2535人;在校教学科研人员3602人。

复旦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最年轻的教授是郁培文。5岁的他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习应用数学。3年后,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获得郭沫若奖学金。学习4年后,他感觉纯理论的数学太过单一,没有实用性,希望学习的知识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19岁的他,考入了香港科技大学,选择了自己更喜欢的运营管理专业。24岁时,博士毕业,经过严格的几轮面试,进入复旦大学任教,在国际顶尖杂志发表多篇论文,被评为复旦大学副教授。扩展资料:人物经历:郁培文博士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数据驱动的运营管理,科技与媒体行业的运营与创新。他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管理科学的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主持并参与了多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资助的研究项目,包括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他还承担了来自医疗、酒店、军工以及零售等多个行业的企业委托合作研究项目。他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中学毕业于安徽天长中学。2005年,郁培文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习应用数学。2008年10月,获得第28届郭沫若奖学金。2009年,四年后,纯理论的数学对于他的吸引力已经下降,他更希望自己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他进入了香港科技大学,并选择了自己更感兴趣的运营管理专业。2014年,五年博士生涯结束后,郁培文顺利通过两轮面试,进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任教。

世界双语最年轻教授田中锋

侯涛刚。世界双语最年轻的大学教授。1996年出生,今年8月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9月受聘成为了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副教授,直接跨过了“讲师”这个阶段,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侯涛刚为2012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本科生,2016级直博生,入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理工学院博士生班,师从长江学者王田苗教授。北航博士研究生十佳、五四奖章、北航年度人物-创新表率之星、宝钢教育奖优秀学生奖获得者。而在这些常人看起来已经很高的成就背后,侯涛刚其实也有一些无奈,如果不是疫情等各种外部原因的影响,他是有机会进入麻省理工攻读博士后的。而在国家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的当下,能够成为北交大的副教授,也是一种机遇。但无论如何,侯涛刚的机遇虽然无法复制,但他一路成长所坚持的原则,是值得很多人的学习的。侯涛刚上大一的时候,一个叫作冯如杯的比赛,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通过一个越障勘探车的项目,刚入学的侯涛刚直接拿到了比赛的一等奖,并因此获取了保研的资格。对于机器人,侯涛刚达到了一种痴迷的境界。

田中锋双语最年轻的教授

侯涛刚。世界双语最年轻的大学教授。1996年出生,今年8月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9月受聘成为了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副教授,直接跨过了“讲师”这个阶段,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侯涛刚为2012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本科生,2016级直博生,入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理工学院博士生班,师从长江学者王田苗教授。北航博士研究生十佳、五四奖章、北航年度人物-创新表率之星、宝钢教育奖优秀学生奖获得者。而在这些常人看起来已经很高的成就背后,侯涛刚其实也有一些无奈,如果不是疫情等各种外部原因的影响,他是有机会进入麻省理工攻读博士后的。而在国家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的当下,能够成为北交大的副教授,也是一种机遇。但无论如何,侯涛刚的机遇虽然无法复制,但他一路成长所坚持的原则,是值得很多人的学习的。侯涛刚上大一的时候,一个叫作冯如杯的比赛,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通过一个越障勘探车的项目,刚入学的侯涛刚直接拿到了比赛的一等奖,并因此获取了保研的资格。对于机器人,侯涛刚达到了一种痴迷的境界。

上一篇:题李凝幽居 贾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