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巨人爱尔敏是什么巨人 进击的巨人爱尔敏介绍
1、《进击的巨人》爱尔敏是女型巨人。
2、爱尔敏是动漫作品《进击的巨人》中主角之一。调查兵团利威尔班成员,和艾伦·耶格尔、三笠·阿克曼是好朋友,对墙外的世界抱有强烈的憧憬。非常聪明,拥有非凡的头脑,起着重要的作用。性格起初有些懦弱胆怯,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变得勇敢果断坚定。
3、漫画84话中巨人化并吃掉贝特霍尔德·胡佛,继承了超大型巨人之力,仅剩9年寿命。
进击的巨人爱尔敏是什么巨人 进击的巨人爱尔敏介绍
1、《进击的巨人》爱尔敏是女型巨人。
2、爱尔敏是动漫作品《进击的巨人》中主角之一。调查兵团利威尔班成员,和艾伦·耶格尔、三笠·阿克曼是好朋友,对墙外的世界抱有强烈的憧憬。非常聪明,拥有非凡的头脑,起着重要的作用。性格起初有些懦弱胆怯,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变得勇敢果断坚定。
3、漫画84话中巨人化并吃掉贝特霍尔德·胡佛,继承了超大型巨人之力,仅剩9年寿命。
在《进击的巨人》中,有哪些细节,让你感到细思极恐?
《进击的巨人 一二三季》这可能是近十年里,最伟大的动漫作品。原作者谏山创,承继先辈使命,再次以文化向世界进击。据传,华纳兄弟影业已与日方洽谈,计划将其改编成好莱坞大片。而,动画版的每一集更新,都于各国论坛引发热议。刚开播的第三季,在IMDb和豆瓣网,分别得到9.1和9.6的神作级高分。到底为何,《进击的巨人》这么火?首先,它的剧作内核,具备普世共鸣。先看第一集,第一句台词:那一天,人类回忆起了被他们所支配的恐怖被囚禁于笼中的那份耻辱……开篇不去推进情节,而是用一句旁白,概括大致内容。这样的叙事描写,像不像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下午……我们知道,《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一座高峰。而,《进击的巨人》本质上也属于一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百年以前,世界上突然出现巨人,将大部分人类吞吃杀害。残存的人类,找到一座孤岛,建起三道墙壁。此后,巨人无法攻进,人类得到了安宁与稳定。安宁与稳定?抱歉,对于底层百姓而言,永远无法真正拥有那样的东西。少女三笠,生于资源匮乏的山间小屋。原本,她的家庭相处融洽,日子虽然贫穷可也不失快乐。然而,只因是“稀有的东洋妞”,她就被人贩子掳走,并被毁灭了生命中的所有。墙壁,能挡住巨人,却挡不住欲望横流的罪恶人性。少年阿明,具备聪慧的头脑,擅于洞察逻辑谬误,以及民众的盲目。“就算墙壁一百年来都没有被破坏,也无法证明今天就一定不会被破坏!”“人类终有一天要迈出墙壁,否则就不会拥有好的未来!”阿明,看穿了世界的真相,他试图像鲁迅那样,去唤醒人们对自由的渴望。结果,却被人们当作“异端”打压、欺凌。多年以后,当墙壁被破坏,目睹伙伴遭巨人吞吃时,阿明讲了一句内心独白:这是地狱……?不 不是现在才变成了地狱只是之前我都误解了这个世界最初就是地狱弱肉强食没错,即使没有巨人,这个世界也依然那么残忍。换句话说:巨人,无非就是对现实世界中,某些令我们心中恐惧之物的一种影射和象征。当你看到巨人时,你看到的其实是暴力和强权,是随时有可能威胁并夺走你人生中一切的不确定性。当你看到巨人吃人时,会比看到老虎吃人时,更为恶心与不适。这是因为,你的潜意识会联想到,政客对艺术家的迫害,资本家对无产阶级的剥削,瑞士格列宁公司对贫困白血病人的漠视与践踏……正如鲁迅所言,吃人是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而在动画里,看似像巨人吃人,实质上就是人吃人。人吃人,是第一季首播时,我对谏山创创作初衷的一个推论。没多久,这个推论就在番外篇《伊尔泽的笔记》中得以证实。伊尔泽是调查兵团的一员。墙壁尚未遭到破坏时,她与伙伴去墙外执行任务。忽然,巨人前来围剿,队友全部被灭。马匹丢失,装备失灵,独自在荒原游荡,等待她的唯有死亡。生存下去的希望几乎为零翌日,伊尔泽碰见一个巨人。出乎意料的是,巨人并没有立刻吃掉她。面对伊尔泽,巨人先跪在地上,发出难过的呻吟声。接着,巨人流泪哭泣,又抓破自己的脸,仿佛在努力克制自己。终于,巨人克制不住,只好将伊尔泽残忍咬死。事后,巨人将伊尔泽的残骸放入树中,如同埋葬自己的好友。这说明什么?巨人拥有意识,而且不愿吃人。但,巨人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就像《逃出绝命镇》里的黑人。灵魂遭到封锁,失去对身体的控制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沦为杀戮机器。被囚禁于笼中的,究竟是人类,还是巨人?从这名巨人的下意识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曾多次跪拜,并且惯于服从。说白了,他只是一名不由自主的奴隶。而本质上,在《进击的巨人》里——无论巨人亦或人类,无论所属哪个阵营,大部分角色都是不由自主的奴隶。不信?第二季开始,揭示了墙壁被破坏的原因。少年艾伦,是第一主人公。由于被父亲注射神秘药剂,艾伦能用意念支配普通巨人,使其成为自己的战斗工具。什么意思?艾伦拥有逆天的能量,但还没完全学会使用。因此,墙外某个神秘组织,就趁艾伦羽翼未满,派出“超强巨人”破坏墙壁,企图绑走艾伦并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执行“绑走艾伦”任务的主要角色,并非只知盲目杀戮的普通巨人。而是拥有智慧,能控制身体行为,还能变身成超强巨人的三名人类:阿尼、莱纳、贝特霍尔德。这三位,是墙外神秘组织的战士,为了绑走艾伦而藏于墙内潜伏。五年前,他们故意靠近艾伦,并与艾伦一起加入人类兵团。五年间,他们与众人共同训练,于刻苦环境中收获友谊和羁绊。面对危机时,他们与众人联手对抗,结下生死之交。没错,这正是类似于《无间道》的人物设定。《无间道》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十年前,陈永仁故意靠近黑帮老大倪永孝,并与混混傻强结下生死之交。十年间,陈永仁作为卧底,间接致使倪永孝和傻强被警方击毙。倪永孝,是陈永仁的亲兄弟;傻强,是陈永仁的义兄弟。诚然,倪永孝和傻强的死亡,是《无间道》前两部最为动情的两幕。痛苦,无奈,爱恨交织,充满宿命式的人间悲剧。不过这两幕,仍没逃出好人毁灭坏人,没逃出通俗的剧作规律。我们知道,最高级的创作,往往不是这个样子。《艺术创造学》一书中,余秋雨写道:正是因为未知,无解,纠结致使作品问鼎了伟大简言之,伟大的作品,往往是“无结论的两难结构”,是让好人去毁灭好人。那么,到底何为“好人”?五年后,阿明洞察到,阿尼的卧底身份。于是,阿明设下陷阱,企图诱捕阿尼。阿明对阿尼说:好人吗 这个…这种说法 我不是很喜欢因为我感觉人们只是用这个来称呼对自己有用的人而已我认为不存在对所有人都有用处的人所以 如果阿尼不肯帮我们的话…那阿尼对我来说 就是坏人了所谓坏人,就是与自己阵营不同的人。读懂阿明这句话的潜在含义,阿尼瞬间识破了陷阱。但,身处敌方阵营,阿尼还是遭到围捕。当生命即将被毁灭时,阿尼哭了。这是她第二次哭。阿尼第一次哭,是在几天前的战场上。她化身巨人,杀死艾伦的卫士,并将艾伦绑走。然而,昔日的兵团伙伴前来追击,砍下了她的手、脚、嘴唇、眼珠……她哭,是出于互相残杀的痛楚。她为何会被阿明识破?巨人化的阿尼,抓到阿明之后,看了看阿明的脸,最终将阿明放走。于是,阿明猜破阿尼的身份。正派能够毁灭反派,是因为反派,动了善心。讽刺吗?却贴近最真实的人性。《进击的巨人》爆火后,国内某些网友指出,这是一部“法西斯主义作品”。因为,作者亲口承认,人类驻扎兵团的司令,创作原型是“侵华战犯”秋山好古。由此,网友大开脑洞,认为巨人暗指野蛮的中国,墙内人类则暗指文明的日本……事实果真如此吗?任何一个追到第三季的观众,都能懂得那些言论,是多么荒谬。首先,“旅顺大屠杀”中,秋山好古职位低下,是否应当定义成战犯,史学界至今仍存争议。再者,对于创作而言,从现实中捕捉灵感,是很随意且平常的事情。作为一部架空作品,除了秋山好古之外,《进击的巨人》还纳入了现实世界的诸多文化与历史。比如,“巨人始祖”尤弥尔的名字,源自于北欧神话。“人类女王”希斯特里亚的名字,则为希腊语“Historia”的音译,暗指“掌握历史的人”。人类的三座城墙,原型是德国小镇讷德林根。城墙中心的王都,则参考了伊斯兰教建筑风格。实际上,如果真要开脑洞的话——《进击的巨人》不仅没有法西斯倾向,反倒应当属于一部反战作品。墙外神秘组织的三名战士,以及墙内的三大人类兵团,其实都颇像“二战”中的日军士兵。怎么讲?为了绑走艾伦,三名卧底破坏墙壁,放巨人进来对居民实施屠杀。其残忍程度,不亚于一九三七年的南京。而,莱纳也颇像《南京!南京!》中的角川正雄。莱纳和角川正雄一样,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生活里,他稍得到少女的抚慰,就在心中许诺要娶少女为妻。战争前,他的脸上挂满正义感,以为将实现某种崇高的信仰。战争时,他造成无辜者的死亡,极端的罪恶感使他精神崩溃。摊牌后,艾伦对他的一番控诉,完全可以用在侵华日军身上:你们早就不是人了纯粹就是杀人凶手是大量屠杀无辜者的大屠夫是你们将这个世界化为地狱的那么到底,出于何种原因,让他们甘愿泯灭自己的人性?从一处小细节,我们能窥探出大致情况——精神受到刺激,处于癫狂状态的贝特霍尔德,下意识中对众人喊出一句话:你们这些魔鬼后裔我要把你们杀个精光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墙外,神秘组织给他们洗脑,说墙内的人类皆为魔鬼后裔。就像“二战”中的法西斯阵营,给自己的战士和民众洗脑,说自己才是最优良的品种,其他民族皆为应当灭绝的蛀虫。发现了吧?三名墙外卧底,拥有常人智慧,可以控制身体,还能变身成超强巨人。但,他们依然只是被某些政客利用的战争奴隶。这就是《进击的巨人》的悲剧核心。对抗中,没有谁好,没有谁恶,没有胜方,没有败者。无论任何人,都没有自由,没有逃出神秘政客的压迫。你以为,主人公身处的人类兵团,所做的一切就充满意义吗?让我们回到墙壁被破坏之前。为了弄清巨人的底细,调查兵团出城远征。回来时,有八成士兵阵亡,其中一名士兵的母亲问道:“我儿子的死,即使没有直接功劳,也算为人类的反击献了份力吧?”长官向这位母亲回答道:不 这次的调查没有得到任何成果连弄清那帮家伙们的真面目都没能做到!士兵的死,毫无意义。而,即便士兵的死,能换来巨人的底细,也依然毫无意义。因为实际上,人类本来就知晓巨人的底细。第三季开始,揭示了城墙中心,帝王与贵族的秘密:从距今107年前,逃进这座城墙里的人类为了方便统治,而被“王”窜改了记忆也就是说,墙内人类本来就知道墙外的一切真相。但,为了巩固自身权力,政府删除了民众的记忆。扭曲了历史,泯灭了向往自由的心。一旦谁有所察觉,谁就会被当作“异端”处决。另一方面——政府为了获取民心,用征来的粮食救济穷人,造成“为民着想”的错觉。政府还为了维持现状,为了给民众一个“希望”,让调查兵团出城远征,调查原本已经知道的事情。无论害死多少士兵,都在所不惜。像不像“二战”时期的日本?一九四四年,日本明知败局已定,却反倒更疯狂地发起进攻。政府让士兵切腹,教唆民众“举国玉碎”,只是为了巩固权力,掩盖自己的错误。正如《南京!南京!》中的角川正雄,调查兵团的一名士兵,如此质疑自己的人生:我不是没做好死的觉悟但是我到底为了什么死的?我们到底,应当为何而战,又该为何而死?《进击的巨人》不仅提出这一深奥的问题,更试图寻找一种可靠的答案。艾尔文,是调查兵团团长。儿时,通过父亲之口,他得知政府愚弄了民众。也因此,他的父亲遭到政府宪兵暗杀。但,长大成人后,他依然选择参军。“夺取艾伦”战役中,他被巨人咬断右臂,鲜血淋漓却面不改色,还仍振振高呼着“进攻!”。是什么,让艾尔文如此坚毅?不是为了群体,也不是为了虚无的信仰。更不是为了,效忠高高在上的贵族与帝王。而是为了维护真理,找寻世间的真相。第三季里,艾尔文推翻了墙内独裁政权,让士兵的牺牲不再毫无意义。而,新兵艾伦的觉醒,也预示着人类不再甘于充当奴隶。当被父亲问及,为何明知很可能会死,却还要加入兵团时,艾伦回答道:我想知道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不想一无所知 一辈子呆在墙里蠢事?我觉得那些安于当家畜的人才更愚蠢!我已说过,《进击的巨人》很多东西,在现实中都有原型可循。那么,作品中最关键的“巨人”,创作时究竟是以何为原型?谏山创,从来没有公开表明。不过,据我推测,有可能是“巨婴”。身体高大,头脑空洞。任凭欲望驱使,无法支配自己行为的巨人,像不像《千与千寻》里整日被婆婆喂养的巨婴?或许,这就是谏山创创作《进击的巨人》最深层的初衷。它是在说,当我们拒绝思考,就有可能变成恶心的巨婴。它是在说,当我们失去好奇心,就有可能沦为任人驱使的畜生。它是用艺术,试图去替代残酷的战争,让日本走向真正的强盛。它是在警告我们,一旦人类不再坚持为真理而奋战,这个世界真的会变成人吃人的地狱。
进击的巨人里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形象?
基斯·夏迪斯其实,我很想说说基斯教官,虽然他以后的戏份不多了,但是不符合题目,既然提到卡露拉,我就简单说两句,基斯曾对格里沙说过:“你是特别的不是吗?”因为格里沙得到了自己所爱之人的芳心,其实,基斯从来不懂卡露拉的心,他曾经认为,只要自己建立丰功伟业,卡露拉就会理解他、认同他、倾慕他。他也许以为,卡露拉与格里沙结合,很大原因是因为格里沙救活了卡露拉一家,其实他错了,卡露拉要的,是简简单单,安安稳稳,不需要担惊受怕的生活,一个是医生,一个是调查兵,卡露拉会选择格里沙,并不意外。卡露拉并不觉得基斯是愚蠢的,只是她要的东西不同罢了。尤其是在基斯壁外调查归来时,从卡露拉的话和神情,明显可以看出,她是关心基斯的。基斯·夏迪斯,其实绝对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无能,能做到调查兵团团长,他一定具备比大多数人更优秀的综合能力。只是,他从未真正掌控过自己的人生,就如他把这些归于格里沙的“诅咒”一样,这个旁观者,他不仅仅是卡露拉、格里沙、艾伦、调查兵团的旁观者,更重要的是,他是自己人生的旁观者,爱慕卡露拉,却从未真正了解过她的想法,只是一味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努力,错过卡露拉是必然的;发现自己不是“特别的”人之后,选择了逃避,以及被格里沙那一句“天选之人”,束缚了一生,殊不知,格里沙是“过来人”,他那句话是发自内心的,因为他也是想要跨过高墙的人,但他已经失去了太多,无论是对儿子吉克的教育,还是对妻子戴娜的愧疚,还有妹妹的死,都让他觉得,其实,自己没有那么特别。一如弗洛克在突击前所说:“为什么我那时候会认为自己会和其他人不一样呢……”那“特别”、“天选”,在格里沙那里是一种精神,而不是能力。还记得在兵长面前死去那个调查兵,在死前问兵长:“我为人类做出贡献了吧……”捕获女巨时候全灭的增援;艾伦夺还战中死去的士兵;玛利亚夺还战中死去的新兵;他们是不是特别的?我想大家有答案。每个人,既特别,又普通。基斯的这句话,真的对吗?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