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手

时间:2025-02-14 10:00:30编辑:优化君

阎利珉被马云亲手送进监狱,现今重返江湖,叫板4000亿阿里!你怎么看?

说起现在的淘宝天猫支付宝大家应该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毕竟这些软件确实是我们身边不可或缺的存在,而且背后的创始团队阿里集团,除了马云大佬这其中还有很多让人好奇的人和事。毕竟在优秀的人身边自然也是很优秀的人,只不过有的人勤勤恳恳不忘初心有的却没能继续按照原计划继续往前走,以至于自己一时走错了路。马云身边的十八罗汉都知道,但是要说的不是他们而是曾经被马云亲手送进监狱的阎利珉,原聚划算总经理兼运营总监。阎利珉是计算机软件专业出身,早在自己大二的时候,他就创办了四川大学的望江楼,并且在红遍整个大学校园。最重要的是,在阎利珉创办望江楼的整个过程中,他一人承担了总经理,总策划,总设计,总编辑,总程序员,外加营销经理和招聘专员全部职务,可谓是一个人能顶一家小公司。并且在毕业的之后,他还进入到四川的两家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中工作,因为自己的专业性极强,外加自己有过建设网站的经验,他一下子就被阿里看中了。加入阿里巴巴的他也叫慧空,自己的很多观点和马云不谋而合,更重要的是,在最初进入阿里的时候,马云有很多项目,一提出来有人反对或者不想做的时候,阎利珉总会第一个冲上前做,这其中包括最初的聚划算。聚划算在2010年从淘宝独立出来,当时,借助淘宝已经培育出来的庞大商家和买家,聚划算靠着低廉的价格而迅速膨胀,仅仅一年,销售就高达101亿元,占当时团购行业的52%。在聚划算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阎利珉却走了下坡路,因为当时有一些商家通过走“后门”,给阎利珉送礼来入驻,再加上阎利珉在聚划算的管理团队散漫无序,最后还是露馅了。聚划算在其入狱后销售一天不如一天眼看着要不行了,直接被马云合并到了天猫购物平台里面。然而,阿里并没有因为聚划算的衰落一蹶不振,反而,阿里这几年处于高速发展期,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证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公司市值突破了4000亿美元。可以说,阿里巴巴在打击贪污受贿这条上,马云丝毫不手软。被判入狱的阎利珉出来了,虽然在阿里花名中被称为是“慧空”,但是很明显,阿里巴巴现在他是进不去了。但阎利珉是个聪明人,学计算机出身又有着互联网电商运营的经验,于是他决定东山再起。阎利珉招聘了一个团队,开始在成都做起了办公室货架类业务果小美。因为他成立的这个业务成本低而且货架几百块钱就能买,然而他的果小美却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20%的用户每天会在果小美上消费两次,60%的用户会一周消费两次甚至以上。凭借快消和方便这两个优势,阎利珉的果小美迅速地占领了1000多个办公室,并且凭借着几百块钱的货架开始和淘宝网叫板,和马云这个4000亿帝国叫板。阎利珉,这个被马云送进监狱的年轻人,懂得互联网懂得电商经营之道,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创业还是打工,他都敢想敢做,总能做出漂亮的成绩。厉害的人在哪里都非常的厉害,如果他当初没有做错事,估计现在也会做得更加厉害吧,人总是贪心不足,对于外界的一些诱惑还是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

阿里巴巴美国上市后实际控制权在谁手上

还是在马云手里面,软银跟雅虎虽然股份比较多,但马云选择在美国上市就是为了避免管理层控制权落入他人手中.
阿里巴巴采用的是二元股权结构,以小控大,为了避免股东干扰,公司管理团队可以不因股份大小在运营制度上受大股东影响,阿里之所以放弃在香港上市就是因为香港要求同股同权,不允许拥有大部分股权的股东不能制定运营制度。再者,根据阿里巴巴与雅虎2012年达成的协议,阿里巴巴有权在IPO之际回购雅虎持有的剩余24%股份的二分之一,即12%。但回购前提是阿里巴巴需要在2015年12月之前完成上市。
_ 揭秘阿里巴巴的掌控权在谁的手里?
_ 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内部有很多股东,而其中比较大股东就有软银,而软银的大老板大家也不会陌生,那就是孙正义,于是有很多人会说马云是在替孙正义打工,其实不然,那么阿里的实际掌控权在谁的手里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_
_ 1、先来说说阿里巴巴的控制权。
_ 阿里巴巴2014年9月19日晚登陆纽交所,开盘报92.7美元,较发行价大涨36.32%。总市值高达2314亿美元。阿里此次IPO发行价为每股68美元,是此前预定发行价区间的上限,融资218亿美元。若行使超配权,阿里巴巴IPO融资约250亿美元。
_ 阿里IPO招股书中信
_ 诚然,阿里巴巴的大股东是软银和雅虎。
_ 这其中过程,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了。但是股份多不代表就可以控制公司。
_ 美股上市是允许AB股双层架构的,像百度、京东都是AB股模式。刘强东和李彦宏虽然拥有少量的股份,但是确有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AB股模式,简单说就是两种不同的股票,对应不同的投票权,比如A股对应1个投票权,B股对应10个投票权,那么一个人拥有上市后公司10%的股份,假如说都是B股,那么TA就有100个投票权,而其他股东合计只有90个投票权,所以TA虽然只占10%的股份,但是却拥有一票否决权。
_ 不过阿里不是采用AB股模式,阿里是设计了一套合伙人制度。
_ 简单点说就是公司董事会成员大部分都由阿里合伙人选出,软银有权提名一个,雅虎有权提名一个,(但是软银和雅虎是有股份限制的,低于一定的股份就没有提名权了),其他是独立非执行董事。
_ 阿里上市后,董事会席位共有9个,合伙人选出四个,软银提名一个(一般就是孙正义),雅虎退出,其他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这个董事有前特首董建华,阿里BtoB在香港上市时的独立董事。而且合伙人有权利增加2名董事会成员,也就是6名,也就是完全控制公司了。
_ 所以,阿里的控制权就是合伙人控制董事会,董事会控制公司,大股东允许每人提名一个(给予参政议政的权力,哈哈)。
_ 所以说,合伙人听谁的?那还不是马云了。马云如果去世了,那么有可能就是张勇这个CEO了。阿里就变成了一个和苹果公司类似的职业经理人管理的大集团,而不是一家私人企业,但是毫无疑问,阿里始终都是掌控在中国人手里的,是一家优秀的国际化的中国上市公司。
_ 2、再来说说阿里巴巴为外国人赚钱这个话题。
_ 阿里巴巴确实赚了很多钱,阿里在上个季度就赚了174亿人民币,预计2017全年能赚个六七百亿人民币。
_ 但是上市公司赚的钱是按股份比例分了吗?
_ 很多没有炒股的人多有误解。上市公司赚的利润不是一定要分的,因为上市公司可能要进行再投资扩张,而且至少得维持他的现金流吧!你把钱都抽走了,公司关门大吉?
_ 上市公司的重大决策都是董事会决定的。阿里的董事会,上面咱们也提到了,是合伙人控制的,所以赚的利润分不分是马云、张勇等阿里的高管决定的,而不是所谓的大股东、股民。
_ 查询分红记录,发现阿里从2014年上市至今,一次也没有分红。
_ 不但没有分红,阿里还借钱,之前借过一次,这几天也传阿里又要借70亿美元。
_ 当然了,借是要还的。有利息。但是这跟分红可扯不上关系。分红是直接给人家的,借是借谁都有利息,无法避免。
_ 不过阿里“白拿”过一次钱。阿里是在美国上市的,他发行股份,咱们可以想见,大多都是美国股民。阿里IPO募集资金250亿美元,也就是大多都是从这些美国股民手中无偿拿走的。250亿美元,按今天的汇率,折合人民币1651亿人民币。如果阿里开始分红了,每年分红30亿,那也要分红55年。也就是说他要把这些钱都吐出来,那也至少需要几十年时间。而且,如果阿里需要融资,增发股票,那毫无疑问,又是从股民手里拿钱。
_ 这种事,其实A股常见,A股很多上市公司不分红,有的从上市开始十几二十年都没分红,效益好不分,效益不好也不分,还不断地增发股票从股民手里拿钱。
_ 那么,为什么阿里不分红,股民为什么还抢着买阿里的股票呢?
_ 阿里是个成长型的企业,上个季度,阿里营收都增长61%,净利润暴增146%,如此高的增长,放在初创企业都不一定有。人家在高增长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投资,不分红也情有可原啊。而且股民倒卖股票都赚一大笔钱了,谁还不抢着买。
_ 有些人可能会说软银当初投资赚了几千倍。
_ 首先应该搞清楚,软银这是赚谁的?软银当初的投资,换到的是股票,股票如果卖出,那是别的股民买的,大部分都是美国股民买了吧。所以,这跟阿里其实没多大关系,软银赚的钱,那是股民给的,并不是阿里给的。
_ 3、最后再来说说什么电商危害实体经济。
_ 先说说阿里的主要业务。
_ 阿里巴巴,这是阿里最早进行的业务,是进行供应、采购的网站,是商家对商家的,也就是B to B,这部分业务曾经分拆在香港上市。但是后来退市了,2014年,阿里巴巴所有业务整体在美国上市。
_ 然后是淘宝,这是专做平台的,C to C,是第三方卖家对消费者,淘宝只是一个平台。个人也可以开网店。
_ 再然后是天猫。天猫是做B to C的,也就是跟京东类似,不过没有自营,也就是一个品牌电商的平台。
_ 其他像阿里云、菜鸟等就不介绍了。
_ 看这些业务,大家也就看出来了,一、阿里是不生产的,平台上的假货都不是阿里生产的。二、阿里也不负责销售,也不运营网店,也不负责售后,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渠道,它只收租金。
_ 那么淘宝那么多假货,到底谁的责任最大?假货多,说明中国本身生产的假货就很多,即使没有淘宝,这些假货也会通过各种其他渠道流通到市场上(不过可能由于阿里平台的存在,刺激了假货的生产?)。为什么生产假货那么多? 那还不是监管缺失,法律放纵!你怪一个平台,有道理吗?当然了,淘宝确实该负一些责任,毕竟他就相当于中介。但是不能全怪淘宝,罪魁祸首是有关部门打假不力。
_ 其次,什么是实体经济?租个店面卖东西?在万达广场租个店面卖东西?这些实体店对经济的贡献有多大?难道就是为了创造就业?显然,这些促进商品流通的实体店贡献并不大。他们是商品流通的一个渠道,受线上电商影响,受房价影响(店铺租金变高),不得不面临亏损倒闭。作为替换的是,工厂通过电商,直接流通商品。或是批发给个人,个人通过电商售卖,或是渠道上转移线上。只是变通了一下渠道而已,没有了实体店,商品就不流通了?商品流通变得更自由,更高效,更定制化而已。
_ 电商不是中国独创,有了网络,就已经有了电商诞生的可能,亚马逊是走在前列的先行者,阿里只是后来的追赶者。如果没有马云,中国的电商市场也只会被亚马逊和eBay占领,到时候,你们就去骂亚马逊和eBay?有用吗?
_ 此外,电商的崛起,虽然对实体店形成了巨大冲击,但是方便了购物,促进了个人电商的发展,促进了快递业的繁荣,谁能说的清是危害大还是益处大?不过电商并没有对制造业形成冲击。制造业是基础,虽然制造业占经济的比重不如服务业,但是制造业是最重要的。要说什么让制造业利润微薄,工厂接连倒闭,那毫无疑问是房价!楼市调控前,上市公司发布业绩,辛辛苦苦干半年,不如在北上广深买套房,还有比这更荒唐的吗?


上一篇:2寸照片多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