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写作经验

时间:2025-02-16 15:18:41编辑:优化君

怎样写SCI文章

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总会是有种恐惧感。脑袋里思绪万千,可是真要表达出来,却总觉得一片空白。虽然看了一肚子的学术文章,但是写下来的文字就跟小说或者散文一样,零零碎碎地弄不成一片。那么多的术语也不知道怎么摆放才好。这种焦虑一开始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都需要用时间和练习去弥补。写学术文章其实有点像编程。刚开始学习编程语言的时候,不明白语法规则,就不敢乱写。即使写了,编译器老是报错,找原因的时候又觉得语法规则怎么设计得那么复杂,找了半天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当最终掌握了这门编程语言之后,写起代码来就是信手拈来了,该定义的自然而然就定义了,该用函数地方的就用函数了。不复杂的流程都可以边想边写了。复杂的流程,只要把逻辑想清楚了,一切似乎就是顺其自然地完成了。这个时候再回头看语法规则,又会觉得有规则限定就是好,要是代码写成了散文,调试起来会疯掉的。科研写作也是一个技术活,也要经历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首先你要熟悉学术写作的基本方式。在能够基本上准确的传达信息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就会开始发展自己的写作风格。不要一开始就去复制导师的写作风格,因为对问题的了解程度肯定是达不到的,强行去模仿别人的风格就会太牵强。同时在写文章的时候,就把文章当做一段代码来思考就行了,不用想的太复杂。不要把堆砌学术术语当作是写作的目标,成功的作家并不是要把事物用很复杂的方式呈现出来,而是准确的传递自己的信息。就跟写出来的代码主要是能正确的运行,写得好看不好看,那是下一步的要求了。比如读者看科技新闻或者文章的时候,也不会是抱着欣赏艺术的方式,而是能够很快的从中提取到自己有用的信息。在写作初期,多收集同事或者同行的反馈意见是最有用的,可以帮助自己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才能在后续的写作中知道要提高什么。写作後期, 如过是英文论文,可以请专业的论文润色公司如英论阁 https://www.enago.cn/提供语言协助

如何撰写高水平sci论文

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是基础研究工作者的责任大者作为国家,小者作为一个研究群体或个人,在高影响因子的SC]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多寡,显然是基础研究水平的一个较为客观的标志。罗伯特戴在其名著《如何撰写和发表科学论文》的序言中指出,“对一个科学家的评价,从研究生开始,就主要不是看他在实验室操作的机敏,不是看他对或宽或窄的研究领域固有的知识,更不是看他的智能和魅力,而是看他的著述。他们因此而出名,〈或依然默默无闻〉。”他曾领导美国微生物学会出版工作19年并作为《细菌学》杂志的主编。他的深刻的见地值得从事基础研究的同事们思考。1.原创性和显著性是论文的生命.正如邹承鲁院士等在“再论科学道德问题”中指出,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原则上都应当是“在国际上首次”描述的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也包括对已有的重大观测(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炼。与原创性相联系,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经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它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太阳物理学权威刊物《太空物理学》(Solar physics)主编Harvey曾专门谈到,曾有少数作者在主要结果用中文发表后又寄给《太空物理学》。他强调,过去这是可以容忍的,但现在已不允许。一个公认的原则是,作者不能把已在经过审稿的杂志发表的主要结果再以不同的形式投寄给其它杂志再发表。发表在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不仅应该是原创性的,其结果还必须是显著的,井对学科发展有所推动。用Harvey的话来说,“至少有一、两个其他研究者会读这篇文章,并利用这些结果发表他们自己的工作。”对成果显著性的检验是论文被引用的多寡。作者应当关心自己论文被引用的情况,注意国际学术界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包括得到肯定和批评的方面,特别是注意同行们对自己发表结果的不同的理解。这是提高自己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2.充分评价已有的工作体现作者的学术水平是否客观而充分地评价了以往的工作,常常是审稿人和读者衡量作者学术水准和学术风范的重要方面。我们一部分作者往往愿意引述国外知名学者的工作,有点“言必称希腊”的味道,但对国内同行发表的工作重视不够。有时明明是中国学者首先做的工作,都没有得到自己的国内同行的充分评价。较多地并且适当地援引国内同行工作,是应当提倡的。但是,我们也不要学习少数日本作者,他们绝少引用日本学者之外的文章。部分同行在论文中引述相当数量公式,但却不列出公式的出处,让读者分不清是作者发展的,还是引自他人以往的工作。原则上,除了教科书上公认的方程和表达式外,对于用于特定目的、特定条件和问题的推演,只要不是作者自己的工作,都要列出出处和适用的条件;即便是作者自己以往的工作,也要列出相应的文献,让读者在必要时参考。作者在充分评价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应当清晰地指出自己在当前工作中的独创性的贡献。这是作者对科学负责的表现,是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开宗明义必须写清楚的内容。3.要特别重视论文的题目、摘要、图表和结论每一位作者都有阅读大量论文的经验。读者阅读论文的习惯一般是首先浏览目录,只有对题目有兴趣才愿意翻到有关论文;对一篇题目有兴趣的论文,读者又首先读论文摘要;如果对摘要还有兴趣,接着会去看论文的图表,因为图表往往最清楚地反映了论文的结果。看过图表之后,如读者还有兴趣,会接着读论文的结论。通常只有少数读者会读论文的全文。作者应当清晰地知道,论文的题目将被数以千计的读者读到。对题目的每一个字都要审慎地选择,用最少的词语最确切反映论文的内容。5.正确对待审稿意见和退稿国际核心刊物的审稿人大多是各个领域的权威学者。杂志的出版社会经常征询编委的意见,选择最佳的审稿队伍。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论文。对自己认为是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如何对待被杂志拒绝的论文,常常是作者犯难的问题。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的理由。第一类拒绝是一种“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意见,对这类文章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有一类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的数据和信息,主编拒绝这类文章是由于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对这类文章作者不妨先放一放,等到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的结论,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是会考虑重新受理这类文章的。这两年,至少有两位审稿人向笔者抱怨,个别中国同事在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 又原封不动地将稿件寄给另外一家杂志,而他们再次被邀请做审稿。他们对此非常反感。论文理所当然地被拒绝。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宇宙物理学》(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的科学主编Thomas提出,“在一篇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不经修改又寄给另一个杂志,这是一个很糟的错误。通常,审稿人做了很认真的工作指出论文的问题,并建议了修改。如果作者忽视这些忠告,这是对时间和努力的真正浪费。同时,寄一篇坏的文章,对于作者的科学声望是一种严重的损害。” 实际上,影响因子不同的学术刊物,接受论文的标准和要求差别很大。如果被拒绝的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在仔细考虑了审稿人的意见,认真修改文稿后,是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学术刊物的。值得注意的是,审稿人由于知识的限制和某种成见,甚至学术观点的不同,判断错误并建议退稿是会发生的。如何处理情况,有两个例子供参考。最近一位年青人的论文被一杂志拒绝。经过反复的讨论检验,我们判断审稿人是错误的。为了论文及时发表,我们建议这位作者礼貌和认真地回信给主编,指出审稿人的错误,并要求主编将他的意见转给审稿人,然后撤回论文,再将论文做必要改进,寄给另一影响因子更高的杂志。论文立即被接收,并得到很好的评价。在这一例子中,论文并没有经过重要修改就改寄其他杂志。但是作者却负责地请主编把对审稿人的意见转寄给审稿人。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改寄其他杂志是不应受到限制和责难的。但前提是对论文结果的反复检验,对论文的正确性有了确切的把握。笔者组内一篇论文在一重要杂志经过两年半才得以发表,主要的原因是第一位审稿人对我国向量磁场测量的可靠性提出质疑,不同意发表这篇论文。通过向权威的同事请教和反复的思考,我们确认对所进行的研究,所采用的测量,是充分准确和可靠的。作者花了近两年的时间与审稿人讨论,不但论文得以发表,还与审稿者和主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篇论文发表后得到了良好的国际引述。7.花大力气提高英语写作水平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最困难的部分。我国SCI论文和引述偏少,除了基础研究水平的限制,语言的障碍不容忽视。每一位基础研究工作者必须把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作为一个艰巨的任务。这里有三个成功的经验供参考。中国科技大学的胡友秋教授总是把审稿人的英文修改和自己的原稿中被修改的部分单独抄在本子上,一一对照。细心琢磨并背下来,一点一滴地提高自己英语写作水平。他寄往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常被审稿人称为well-written 。美国国家太阳天文台有一个内部的审稿制度,其目的主要是保证论文的正确性,同时对研究也有相互影响和砥砺的好处。不经过内部审稿的论文不能寄给杂志。资深太阳物理学家Sara Martin 建议找--些可作为范例的论文精读,学习怎样组织和写出好英语,她特别提到已故著名天体物理学家Zwaan的论文,可作为范文来效仿。论文初稿完成之后,一定要做拼写检查,不出现简单的拼写出错。如果对自己的英文写作无把握,请一位英文好的同事和国外同行把把英文关必要的。为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学者英语水平,我们建议对研究生必须开设英语写作课程。在写英语上,我们实在需要打个翻身仗。


如何写SCI文章?请专家指点。

E.J Huth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美国内科学记事编辑)在其编写的《如何写作和发表医学论文》一书中将写作和发表归纳为二十步,可供你参考。(转自MedSci)

(1)所写论文能否用一简单句子说明信息,其实亦即初步的主题。
(2)是否值得写?以前有无类似的报道,这样一方面可避免重复,另一方面又可从以往作者的报道中有所借鉴,如表格的设计等。
(3)论文的重要性。作者在论文中能否提出某些新论点或实践经验,供争论或参考。
(4)根据所投杂志,写作时宜限定读者对象。
(5)仔细浏览拟投稿杂志内容,了解该杂志性质,是否国外发行。
(6)检索文献,通常从近5年开始,如资料不足,可再往前找5年,直到满意为止。
(7)考虑参与本论文写作的作者名单。
(8)分头收集、整理原始资料。
(9)仔细阅读稿约,这是动手写作前的重要步骤,务必符合其规则,所谓投其所好。
(10)论文基本结构,是属论着、病历报告抑或综述。
(11)列出原始草稿提纲。
(12)写出草稿原文。
(13)推敲、修改稿件至满意为止。
(14)用准确、简练和流畅的文体书写。
(15)应符合科学性要求。
(16)选用适当的图表。
(17)重修底稿以达到刊出要求。
(18)复印留底,论文附介绍信寄编辑部。
(19)答复编辑部来函的有关问题,修正后迅速寄出。
(20)对将刊出的稿样细心、认真、逐字校对后(所谓校红)寄回编辑部,静候佳音。
当然退稿是完全有可能的(目前有的杂志不录取也不退稿),就中华牌系列杂志而言,中稿率在15%-20%之间。
一般退稿有如下原因:
(1)科学性差;
(2)不符合该杂志宗旨;
(3)近期已有类似文章发表,本文又无新意。
作者接到退稿后要仔细寻找原因,是否修改后投另一家杂志编辑部。总之,不应把退稿看作失败而灰心,应看成是一次写作练习,只要锲而不舍,继续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祝你早日发表成功


上一篇:外用丰胸产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