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节

时间:2025-02-17 08:18:52编辑:优化君

过冬是什么节日

过冬是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当天白昼最短,各家各户都会利用漫漫长夜包汤圆、饺子,和亲朋好友一起食用,而魏晋时期会将冬至称为亚岁,地位仅次于春节,汉代在冬至当天,全国都会歇业休息,和家人团圆。

过冬指哪个节日

过冬指的是冬至,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当天,是北半球白天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而且冬至过后,各地温度开始降低,正式进入寒冬时期。

冬至是从汉代才有的节日,当时被称为冬节,在冬至那天,官员会例行放假,商旅停业,亲朋好友间互相拜访,魏晋时期,冬至被称为亚岁,是位于春节后、排名第二的节日,当天子女要向父母长辈拜节。

我国不同地区,冬至的习俗也有所不同。南方地区冬至会吃汤圆、年糕,宴请亲朋好友一起聚会,而北方地区会吃饺子、羊肉汤等食物,台湾地区则会制作九层糕,祭拜祖先。


冬至节是什么时间

  冬至(英语:winter solstice),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两日。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等地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冬节是什么意思

冬节的解释[winter solstice] 指冬至日 详细解释 (1).冬季。 《后汉书·马融传》 :“方涉冬节, 农事 闲隙。” 三国 魏 曹操 《却 东西 门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2).冬至日。 《南齐书·武陵昭王晔传》 :“冬节问讯,诸王皆出, 曅 独后来,上已还便殿,闻 曅 至,引见问之。”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 疾风甚雨 ,谓之 寒食 。” 词语分解 冬的解释 冬 (③鼕) ō 一年中的第四季:冬季(农历 十月 至 十二 月)。冬天。冬眠。 姓。 象声词,敲鼓声:战鼓冬冬。 夏 部首 :夂; 节的解释 节 (节) é 竹子 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 节外生枝 。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 之间 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中国 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 开始 的名称

冬节是什么意思

冬节的意思指冬至日。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顷散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漏乎吵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中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中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返侍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上一篇:技巧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