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 清平调词三首 (一)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二)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译文及注释】 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 1、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2、槛:有格子的门窗。 3、华:通花。 4、群玉山:神话中的仙山,传说是西王母住的地方。 5、瑶台:传说中仙子住的地方。 【赏析】 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 第一首,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第二首,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根本及不到当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来,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美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杨妃,不须脂粉,便是天然绝色。这一首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题之法。相传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宫人手托的水晶盘中歌舞,而杨妃则比较丰肥,固有环肥燕瘦之语(杨贵妃名玉环)。后有人据此说,杨妃极喜此三诗,时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脱靴,认为大辱,就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但这种说法遭到很多学者反对。这些学者认为:李白诗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瞒不过博学能文的玄宗,而且杨妃也不是毫无文化修养的人。据原诗来看,有明显的抑古尊今之意。 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烦恼都为之消释了。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十分优雅风流。 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写花光,又似在写人面。一枝红艳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这三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不待什么刻画,而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无怪这三首诗当时就深为唐玄宗所赞赏。 李白 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 《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 作者: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注释: 1、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2、槛:有格子的门窗。 3、华:通花。 4、群玉山:神话中的仙山,传说是西王母住的地方。 5、瑶台:传说中仙子住的地方。 译文: 云霞是她的衣裳, 花儿是她的颜容; 春风吹拂栏杆, 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如此天姿国色, 若不见于群玉山头, 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 才能相逢! 赏析: 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这三章。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述古三首 赤骥顿长缨,非无万里姿。悲鸣泪至地,为问驭者谁。 凤凰从东来,何意复高飞。竹花不结实,念子忍朝饥。 古时君臣合,可以物理推。贤人识定分,进退固其宜。 市人日中集,于利竞锥刀。置膏烈火上,哀哀自煎熬。 农人望岁稔,相率除蓬蒿。所务谷为本,邪赢无乃劳。 舜举十六相,身尊道何高。秦时任商鞅,法令如牛毛。 汉光得天下,祚永固有开。岂惟高祖圣,功自萧曹来。 经纶中兴业,何代无长才。吾慕寇邓勋,济时信良哉。 耿贾亦宗臣,羽翼共裴回。休运终四百,图画在云台。 寓言三首 李白 寓言三首 周公负斧扆,成王何夔夔。 武王昔不豫,剪爪投河湄。 贤圣遇谗慝,不免人君疑。 天风拔大木,禾黍咸伤萎。 管蔡扇苍蝇,公赋鸱鸮诗。 金縢若不启,忠信谁明之。 摇裔双彩凤,婉娈三青禽。 往还瑶台里,鸣舞玉山岑。 以欢秦娥意,复得王母心。 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 长安春色归,先入青门道。 绿杨不自持,从风欲倾倒。 海燕还秦宫,双飞入帘栊。 相思不相见,托梦辽城东。
清平调歌词什么意思
问题一:李白的清平调三首是什么意思 清平调词三首 (唐)李白 (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一日,玄宗和杨妃在宫中观牡丹花,因命李白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而作
问题二:邓丽君的清平调歌词大意 清平调-王菲 邓丽君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像枝红牡丹沐浴雨露散芳香,有杨妃不再思慕神女空自伤。】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请问汉宫佳丽谁能和她媲美,就算赵飞燕也要靠精心化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名花伴着绝色美人令人心欢,赢得君王满面带笑不停地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春风中消解了君王无限怅恨,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着栏杆】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春风中消解了君王无限怅恨,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着栏杆】
问题三:我需要李白的《清平调》整首的意思。 其一
原文
云想衣裳花想容,清平调三首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翻译
云霞想要她的衣裳,鲜花想要她的容浮;春风吹拂着栏杆,花上的露珠是那么浓盛。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
其二
原文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翻译
贵妃就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请问汉宫得宠妃嫔,谁能和她相比?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
其三
原文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杆。
翻译
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倚靠着栏杆。
问题四:请介绍清平调歌词的含义 含义:众人耳熟的唐李白千古绝句,背后却紧紧系着邓丽君、王菲两代歌坛天后缘悭一面绝无仅有的传奇缘分。
场景拉回1995年的王菲,她曾说过,自己的音乐启蒙者就是邓丽君。出道迄今,也从不掩饰对邓丽君的欣赏与尊敬。王菲听着邓丽君的歌声成长发展,尽管当时邓丽君已鲜少公开演出,王菲与音乐团队已欣喜的挑选邓丽君经典,预备制作整张专辑向巨星致敬。
问题五:王菲邓丽君唱清平调表达的是怎样的心情呢? 《清平调》是邓丽君生前最后的一首作品,遗憾的是邓丽君在仅仅完成了一半歌曲的时候去世了,使得这一“绝响”再无响起时,直至2013年在追悼邓丽君演唱会的时候再次展示在听众面前,举办方邓丽君文教基金会和嫣然天使基金会同时也邀请了王菲出席演唱会。
在晚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沉寂了十余年的邓丽君遗作终于展现在亿万听众面前,舞台上,邓丽君温婉大气,甜美细腻的歌声在观众的期盼下娓娓道来,整个舞台又似乎回到了十年前邓丽君意气风发的时候,惋惜之情难以言表。当邓丽君的歌声尚在舞台没有散去的时候,王菲身着一袭银灰色的晚礼服,面着淡妆的从舞台中央的升降梯上出现在观众的面前,然后在伴奏的乐声下继续吟唱这首《清平调》,王菲一贯的少言寡语,只是沉浸在无尽的追思中去吟唱这首经典。王菲的声音清澈干脆,空灵缥缈,与邓丽君的声线决然不同却又相得益彰。整个演唱过程中两位天后的跨时代合作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王菲曾经说过邓丽君是她音乐上的偶像和导师,她时刻都对这位前辈有着极高的评价和尊重。而邓丽君也曾毫不吝啬的赞美王菲的音乐悟性和成就,遗憾的是两位天后自始至终没有见过面。
2015年5月8日在邓丽君逝世20周年的时间上向全球同步发布了邓丽君遗作《清平调》的MV,王菲也时隔多年重回录音棚为该唱片录音,该片由著名的作曲家 曹俊鸿重新谱曲,再现了邓丽君甜美温婉的歌声。
至于为什么选王菲续唱《清平调》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因为2013年的追悼邓丽君演唱会王菲演唱的十分成功而且广受听众和媒体的好评,另一种说法是这是邓丽君的遗作,只有真正能够媲美邓丽君的歌手才能演唱出得出邓丽君的经典,而王菲作为当今华语乐坛毫无争议的天后,其演唱实力和传唱度是最具号召性的,同样王菲也被公认为是继邓丽君之后华语乐坛最具影响力的女歌手,由其演唱毫无争议,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说王菲的声色干净明亮,空灵轻巧,与邓丽君恬静柔和的声音最有契合点,所以最后决定由王菲续唱清平调。
问题六:清平调这首歌是什么意思 以前的 词牌名
中国风就爱搞这个
问题七:清平调的歌词背景 这首“清平调”,是邓丽君于20世纪90代初,邀请当时新生代的作家曹俊鸿,将唐代文坛巨擎李白同名七言名绝句谱成的新曲。据说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宫中曾经在兴庆池东面的沉香亭畔,栽种了不少名贵的牡丹,到了花开时节,紫红,浅红,全白,各色相间,煞是好看。一日,唐玄宗骑着心爱的照夜白马,杨太真,即杨贵妃则乘了一乘小轿,一同前来赏花,同时带着当时宫中最著名的乐师,即大名鼎鼎的李龟年。李龟年看到皇帝与杨玉环兴趣盎然地在赏花,便令他那班梨园弟子拿出乐器,准备奏乐起舞为皇上与贵妃助兴,唐玄宗却说到:“赏名花,对爱妃,哪能还老听这些陈词旧曲呢?”于是急召翰林学士李白进宫,李白进得宫来,略一思索,便有了主意,很快下笔如飞,一挥而就,在金花笺上写了三首《清平调》诗送上。唐玄宗看了十分满意,当即便令梨园弟子奏起丝竹,李龟年展喉而歌,杨贵妃拿着玻璃七宝杯,倒上西凉州进贡的葡萄美酒,边饮酒边赏歌,不觉喜上眉梢,唐玄宗一见愈发兴起,忍不住也亲自吹起玉笛来助兴,每到一首曲终之际,都要延长乐曲,重复演奏,尽兴方止。杨贵妃饮罢美酒,听完妙曲,遂款款下拜,向唐玄宗深表谢意。这段出自《杨太真外传》的传奇故事,也许有不少夸张、虚构的成份。但是不容置疑的是,虽然历史上描写皇帝身边女子的诗歌数不胜数,但是要论起既能够得到当事人的喜爱,又受到后人一致好评的却不多,而其中最著名的恐怕非李白这三首《清平调》莫属了。
问题八:柳影虹的《清平调》 歌词 歌曲名:清平调
歌手:柳影虹
专辑:金曲演斗厅
丁菲飞 - 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可怜)飞燕倚 新 妆 倚 新 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呀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 栏杆
2009-08-场3
music.baidu/song/2096459
邓丽君清平调歌词
《清平调》是邓丽君演唱的一首歌曲,歌曲的歌词就像是一首诗,给人一种唯美的意境。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邓丽君《清平调》歌词的介绍,欢迎阅读! 邓丽君歌曲《清平调》歌词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邓丽君《清平调》歌词歌曲创作背景 这首“清平调”,是邓丽君于20世纪90代初,邀请当时新生代的作曲家曹俊鸿,将唐代文坛巨擘李白同名七言名绝句谱成的新曲。 2013年5月19日,在北京举行的“邓丽君60追梦纪念演唱会”上,从未曝光的《清平调》歌声缓缓扩散感染全场,在邓丽君演唱前半段后,王菲接唱完整的《清平调》。这首歌是邓丽君于上世纪90年代初邀请作家曹俊鸿,用李白同名七言绝句谱成的新曲。邓丽君当年唱古诗词《淡淡幽情》专辑大受好评之后,原本已准备好10首歌推出第2集,但仅录了曹俊鸿谱曲、李白词《清平调》半首歌后即去世。录音档一录完整封存超过20年,也躲过上世纪96年香港宝丽金公司大火劫难,这段难得的盘带竟然奇迹似的留下来。 相隔18年后,一首由邓丽君唱前半段,间奏后,王菲接唱完整的《清平调》,在众人惊呼中化作一波坡18年迟来的激动,代表两代歌后传承。 2013年适逢她60岁冥诞,邓丽君文教基金会在北京首体盛大举行纪念演唱会。一首由邓丽君唱前半段,间奏后,王菲接唱完整的「清平调」,在众人惊 呼中化作一波坡18年迟来的激动掌声。这首歌,也是当年邓丽君继「淡淡幽情」唐诗宋词选辑后,第二章节最重的歌曲,可惜只留下半首的试唱盘带。 北京首体演出后,王菲再次慎重进录音室,并邀请合作多年的伙伴梁荣骏监制,重新以厚重瑰丽饱和的弦乐重新编曲,录制这首由邓丽君与她跨时空对唱的「清平调」。希望能在更完善的环境中,制作成一首完整的单曲永远流传。 为表达对一代歌后的景仰,王菲与所属经纪公司表示,此单曲未来所有收益,全数义务捐赠公益团体。在此,感谢邓丽君文教基金会提供邓丽君小姐宝贵的音档制作外,「清平调」正式问世,代表两代歌后惺惺相惜的美丽传承。 邓丽君《清平调》歌词歌曲内容 一首众人耳熟的唐李白千古绝句,背后却紧紧系着邓丽君、王菲两代歌坛天后缘悭一面绝无仅有的传奇缘分。
邓丽君的清平调歌词大意
《清平调》的歌词大意是: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像枝红牡丹沐浴雨露散芳香,有杨妃不再思慕神女空自伤。请问汉宫佳丽谁能和她媲美,就算赵飞燕也要靠精心化妆。名花伴着绝色美人令人心欢,赢得君王满面带笑不停地看。春风中消解了君王无限怅恨,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着栏杆。春风中消解了君王无限怅恨,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着栏杆。歌曲:清平调歌手:邓丽君填词:李白谱曲:曹俊鸿歌词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扩展资料《清平调》为邓丽君继古诗专辑《淡淡幽情》之后欲完成的古诗专辑第二辑《春梦秋云》中的其中一首歌曲,邓小姐生前曾经留下了简单的原声小样。词为李白诗词《清平乐》三部曲。邓丽君的代表作有《我只在乎你》、《甜蜜蜜》、《小城故事》、《美酒加咖啡》、《在水一方》、《又见炊烟》、《漫步人生路》、《月亮代表我的心》、《北国之春》、《山茶花》、《你怎么说》、《恰似你的温柔》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平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邓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