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教程一步一步图解
魔方教程一步一步图解如下:工具:二阶魔方。1、首先还原底层角块:这一步要将底层的4个角块都复原。2、白色向右就用算法1,先转右面,R U R2 R U R2。3、白色向前就用算法2,先转正面,F2 U2 F U F2 U2 F。4、重复做4个角块,就可以做好底层了。5、然后还原顶部颜色:这一步要还原4个角块顶面的颜色。6、情况6是先用公式2-2,其他几种情况都是先用公式2-1的,其他情况都先用一次公式2-1。7、接着还原顶层角块:如果有类似这样的情况,就把同色的角块旋转到正对着自己的位置。8、再用这个算法:R B2 R F2 R2 B R F2 R2,就可以完成还原了。
魔方2×2教程一步一步图解
魔方2×2教程一步一步图解如下:1、首先还原底层角块:这一步要将底层的4个角块都复原。2、白色向右就用算法1,先转右面,R U R2 R U R2。3、白色向前就用算法2,先转正面,F2 U2 F U F2 U2 F。4、重复做4个角块,就可以做好底层了。5、然后还原顶部颜色:这一步要还原4个角块顶面的颜色。6、情况6是先用公式2-2,其他几种情况都是先用公式2-1的,其他情况都先用一次公式2-1。7、还原顶层角块:如果有类似这样的情况,就把同色的角块旋转到正对着自己的位置。8、再用这个算法:R B2 R F2 R2 B R F2 R2,就可以完成还原了。魔方,又叫鲁比克方块,最早是由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机械益智玩具。魔方拥有竞速、盲拧、单拧等多种玩法,风靡程度经久未衰,每年都会举办大小赛事,是最受欢迎的智力游戏之一。通常意义下的魔方,是指狭义的三阶魔方。三阶魔方形状通常是正方体,由有弹性的硬塑料制成。常规竞速玩法是将魔方打乱,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复原。广义的魔方,指各类可以通过转动打乱和复原的几何体。魔方与华容道、法国的单身贵族(独立钻石棋)同被称谓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
斜转魔方公式是什么?
斜转魔方公式是RUR’U’。因为后面的公式完完全全是由RUR’U’组成的,顶层成十字,就是先对好第三层的棱块,此步不管棱块的侧面是否与对应面相一致,本步只要一个公式即可,称之为“公式二”。斜转魔方操作方法对好十字,本步的主旨就是要让棱块的侧面与对应面相一致,本步只要一个公式即可,称之为“公式三”公式三中的U2是指顶层旋转180度,本公式中的顶层均为逆转,这样更好记忆,四角归位,这是最有意思的一步,公式仍为一个,称为“公式四”其实四个角块只会有三种分配情况,可以针对不同情况予以解决。逐一对好四个角块,本步只需学一个公式,称为“公式五”最容易出错的一步,也是对好魔方最后一步,最关键也在这一步,要想快些对好,先看一下魔方,看是否有角块对好,如果有,那就只要对好剩下的,如果没有对好的角块,那么整个旋转魔方,看是否有哪个角块在正对操作者时,其颜色有与顶层相一致的,如果有,先对这个角块。
斜转魔方教程一步一步图解
斜转魔方教程图解如下:1、先找一个黄色中心块朝上,拼四个黄色角,四个角颜色跟中心块颜色一样。2、黄色中心块朝上,把带黄色的四个角先移到上面或者侧面,如果不在上面在侧面,把侧面黄色角对准自已脸做公式(没有黄色角先转,每一个字换一只手)。3、拼好的第一层黄色朝上,对底面四个白色角的两种情况。4、四个面都没有两个角颜色一样的白色角。白色放在右手边朝自已:公式=上,上,下,下。两个白色角;颜色一样朝右手:公式=上 上 下 下。两个白色角,颜色一样朝右手:公式=上,上,下,下。5、对中心块两种情况,只有一个面或者两个面是好的,其它面都没有好,把白色中心块朝下,四个白色角朝自已做公式:公式=上 上 下 下(做三遍)。U字型顺时针公式:U字形口朝下,把要拼的中心块朝下,要拼四个角朝自已,形成一个顺时针中心块交换。上,上,下,下 (180度换到反面在做) 上,上,下,下。学魔方的好处1、训练手眼协调,提高记忆力。2、玩魔方能培养孩子专注力。3、有利于孩子对空间知识的认识。4、魔方价格便宜、便于携带。5、同学间互动性好。
3×3魔方还原口诀是什么?
3×3魔方还原需要依靠公式口诀,具体如下:第1、做一个白十字;第2、第一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逆、上顺、右顺、上顺、上顺、右逆;第3、第二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顺、上顺、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第4、第二层公式相反情况: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上顺、右顺、上顺、右顺;第5、第三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逆、上顺、右顺、上顺、上顺、右逆。三阶魔方的变化数原理如下:一、8个角块:可以互换位置( 8! ),也可以翻转方向( 38 ),但无法单独翻转一个角块( 1/3 ),所以有 8! × 37 种变化。二、12个棱块:可以互换位置( 12! ),也可以翻转方向( 212 ),但无法单独交换一对棱块( 1/2 ),亦无法单独翻转一个棱块( 1/2 ),所以有 12! × 212 / ( 2 × 2 ) 种变化。三、6个中心块:固定不可移动。
魔方还原公式口诀
魔方还原公式口诀 魔方还原公式口诀,魔方,又叫魔术方块或鲁比克方块和幻方,是一种手部极限运动,由有弹性的硬塑料制成。通常多指三阶魔方,三阶魔方魔方形状通常是正方体。以下分享魔方还原公式口诀。 魔方还原公式口诀1 3×3魔方还原口诀分为五种情况: 第一步、做一个白十字。 第二步、第一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逆、上顺、右顺、上顺、上顺、右逆。 第三步、第二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顺、上顺、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 第四步、第二层公式相反情况: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上顺、右顺、上顺、右顺。 第五步、第三层公式:右顺、上顺、右逆、上顺、右顺、上顺、上顺、右逆。 魔方玩法: 1、普通玩法。 这类玩法适合拿魔方当作放松和娱乐的爱好者。玩家通常仅仅满足于复原一个魔方,不会追求更高的标准。一般按照网上的视频教程七个步骤就可以还原,简单易学。 2、竞速玩法。 当爱好者们已经能够熟练复原魔方的时候,就开始追求最快的复原。竞速复原有几个要点:使用的方法要最简便,但是随之产生的问题是步骤越少,需要记忆的公式就越多;使用的魔方需要最适合竞速使用,不会卡住或者打滑,所以出现了为魔方专用润滑油。 魔方还原公式口诀2 首先,破解魔方,我们就要先了解它的结构,魔方共6色6面,每面又分为中央块(最中间的块6个)、角块(4角的块8个)和边块(4条边中间的块12个)。其 中中央块只有1个面,他们是固定的结构,所以中央是红色的块,那么其他的红色都要向这个面集中。而且红色的中央块对面永远是橙色中央块(国际标准是这么规 定的)。而边块有2个面2个颜色,角块则有3个面3个颜色 接下来我们将每个面都用字母代表 然后破解功略里会用字母来说明要转动的1层或1面,以及方向:例如:R(代表右面顺时针转90度),R`(代表右面逆时针转90度),R2(代表右面顺时针转2次90度)下面是图示 最后要说明的是:每面的名称是相对的,例如F是前面,就是手拿魔方时面向己的一面,若把模仿旋转到另一面,那么就有新的一面成为前面 好了 ,下面就让我们尝试下7步将魔方还原吧! 1、先将中间是白色块的一面(有个rubiks logo的那块)对着上面,然后在顶部做出白十字,就是其他颜色的块都到相应的位置(小复杂,见图示,注意上面标的口诀哦,照做无误) 2、然后是将白色的角块归位(秘籍说的很复杂,还是看图比较容易理解啦) 3、 然后让中层边块归位。把白色面转向下,找出红绿边块,若红绿边块在顶层则按顺时针方向转动顶层,直到边块与图上的1个情况相同,在按照口诀转动魔方,使边 块归位。若红绿边块在中间某层,但位置错误或颜色错误,则先使红绿边块在右前方的位置,再重新按照下面其中一个次序旋转1 魔方还原公式口诀3 玩魔方的公式口诀 魔方还原步数 魔方,也称鲁比克方块,台湾称为魔术方块,香港称为扭计骰,英文名为:Rubiks Cube。是一种娱乐玩具。每次玩魔方时是否要花费很长时间?每次绞尽脑汁只能复原一面或几面魔方?只需要简单七步走,就可以还原三阶魔方。 魔方,英文名为Rubiks Cube,又叫魔术方块,也称鲁比克方块,魔方作为一种智力玩具,备受各国人民的追捧。是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三阶魔方系由富有弹性的'硬塑料制成的6面正方体,共有26块小立方体。 魔方与中国人发明的“华容道”,法国人发明的“独立钻石”一块被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大不可思议。而魔方受欢迎的程度更是智力游戏界的奇迹。目前最普遍最受欢迎的就是三阶魔方。 最后要说明的是:每面的名称是相对的,例如F是前面,就是手拿魔方时面向自己的一面,若把模仿旋转到另一面,那么就有新的一面成为前面。 好了,下面就让我们尝试下7步将魔方还原吧: 第一步,先将中间是白色块的一面(有个rubiks logo的那块)对着上面,然后在顶部做出白十字,就是其他颜色的块都到相应的位置(小复杂,见图示,注意上面标的口诀哦,照做无误) 第二步,然后是将白色的角块归位(秘籍说的很复杂,还是看图比较容易理解啦) 第三步,然后让中层边块归位。把白色面转向下,找出红绿边块,若红绿边块在顶层则按顺时针方向转动顶层,直到边块与图上的1个情况相同,在按照口诀转动魔方,使边块归位。若红绿边块在中间某层,但位置错误或颜色错误,则先使红绿边块在右前方的位置,再重新按照下面其中一个次序旋转1次。 第四步,然后将顶层(应该是黄色)边块调整向上,做出黄十字。若按照口诀转动1次后,顶层仍未出现黄色十字,可重复按口诀转动,直到黄色十字出现为止。 第五步,然后将黄色角块调整到十字周围,有点难度,看口诀提示吧。 第六步,通常这时候黄色块,和侧面的颜色会有错位产生,根据口诀(我还没吃透)将四角的黄色块定位。 第七步,最后将边上的色块再调整到对应的位置。哈哈,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