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

时间:2025-02-19 08:40:42编辑:优化君

唐玄宗叫什么名字?

唐玄宗名字是李隆基。李隆基虽然在清除太平公主之后,彻底巩固了皇权,但当时的形势不容乐观:兵变大大地伤了朝廷元气,吏治的混乱、腐败亟待治理。所以,李隆基表示要量才任官,提拔贤能人做宰相。在这方面,李隆基眼光精准,能够根据时代需求来选拔贤才。如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开元初年,国家需要拨乱反正,走上正轨,李隆基看中了多谋善断的姚崇。在渭川见面时,李隆基提出他当宰相, 姚崇向李隆基提出了“十事要说”,李隆基一一应允,他这才同意。“十事要说”包括了勿贪边功、广开言路、奖励正直大臣、勿使皇族专权、勿使宦官专权等,在此后的时间里,李隆基基本上都按照姚崇的建议执行了。姚崇上任后, 帮助李隆基贬逐功臣、杜绝斜封官、整治外戚等。姚崇还在李隆基的支持下,主持了开元初年的对蝗灾的治理工作。当时在黄河的南北地区都发生了严重蝗灾,对庄稼的破坏异常严重。由李隆基下令灭蝗,姚崇亲自指挥,下令各郡县要全力以赴消灭蝗虫,有功的进行奖励。在李隆基的大力推动下,蝗灾没有再继续蔓延,很快被制止住了。扩展资料:唐玄宗以前,由于时人重京官而轻外任,地方官都是选用年高而才疏者充任。为了革除这一弊端,开元二年(714年)唐玄宗特颁下制令,从京官中选用有才识者到地方任都督、刺史,又从都督、刺史中选拔有政绩者任京官,“使出入有常均,永为恒式”,他特别重视县令的选任。开元四年(716年),新选任的县令被召入大明宫宣政殿,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考查县令是否通晓经国治民之道,结果有二十多人不入第,暂且让赴任就职,另有四十五人被淘汰,“放归学问”。同时,还颁布了《整饬吏治诏》,每年十月委派各道按察使对刺史、县令的政绩进行考察,分为最、中间、殿三等,依次定为优劣,作为改转升降的依据。

唐玄宗叫什么名字?

01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汉族,又称唐明皇。710年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712年登基称帝,改年开元,唐朝由此进入鼎盛时期,称为开元盛世。统治后期,贪图享乐,宠信重用奸臣,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 唐玄宗(本名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出生于洛阳,高宗与武则天之孙,睿宗第三子(故称李三郎),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玄烨讳,多称其为唐明皇。 李隆基在位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但他在位的后期,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腐败,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所以说,李隆基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 李隆基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政事,还重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政治十分腐败,以致酿成安史之乱。持续8年的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使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使唐朝由盛转衰,从此唐朝开始走向了下坡路。唐玄宗为唐的高度繁荣起过重大作用,但他晚年也给唐朝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唐玄宗李隆基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吗?

说起唐玄宗李隆基,其实算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人物了,其实不仅这是唐玄宗,还有很多的人都是如此,我们对于他们的评判都应该是客观的,因为你不能说一个人绝对的好,也不能说绝对的不好,不能因为他有一点错误就否定了他所有的功绩。也不可能因为他一点的功绩就评价为一个合格的皇帝,李隆基大概就是如此吧。一:为国家做出了很多的功绩。唐玄宗李隆基的功绩那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能够成为皇帝说明这个人还是非常的出色的,有能力,有才华,不然的话又怎么能够镇得住自己的江山呢,要知道江山都是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他在位期间,重用贤臣,励精图治,出现了大唐盛世的景象,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开元盛世,此时的社会是非常的兴盛的。二:当然也做出了很多错误的决定。前期的时候唐玄宗所在年代发展是比较好的,但是到了在位后期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毕竟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当自己在这个位子上面坐的久了之后心态都变了,觉得自己是皇帝,天下都是自己的。所以逐渐变得荒淫无度,还重用奸臣,导致政治腐败,安禄山叛变,安史之乱的发生都是这个时候出现的,而大唐也由盛转衰。前期功劳有多大,后期就有多么的腐败,所以功劳和过错都很突出。三:比较好色。对于唐玄宗李隆基,我们更加知道的是他和杨贵妃杨玉环之间的那一段爱情,本来杨玉环是自己的儿媳,但是因为长得太美了,拥有绝色倾城之姿,所以自己想尽办法的得到了杨玉环,由此也能够看出他还是非常的好色的,不然的话也不会打自己儿媳的主意了。历史上有争议的皇帝有很多,很多的人做出了很多的功绩,但是同时也犯了很多的错误,而唐玄宗李隆基也只是这历史漫漫长河中的一个。

唐玄宗李隆基的简介

简介: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756年在位)。垂拱元年八月戊寅日(685年9月8日),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唐隆元年(710年)六月,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唐玄宗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靺鞨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宝应元年四月甲寅日(762年5月3日),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葬于泰陵。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1、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唐肃宗李亨,后期李隆基宠幸杨贵妃、任用奸臣,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玄宗带人西逃,国不能一日无君,于是李亨即位。

2、李亨最初被封为忠王,直到原来太子被废了之后,才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李亨,李亨的生母是窦德妃,虽然也是出生于名门望族,但身为姬妾不能独自抚养儿子,于是李亨从小是从王皇后那里长大的。

3、王皇后一生都没有生子,于是她将李亨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抚养,对其非常的宠爱,安禄山发动政变之后,李亨即位平定了叛乱,将李隆基迎回长安,封为太上皇,之后一直将其幽禁在甘泉宫,直至去世。

4、唐肃宗李亨是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但是他仅仅在位五年,之后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终年50岁。


上一篇:泡沫之夏剧情分集介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