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是部级单位吗
一、部门简介 中国气象局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它的前身是中央军委气象局,成立于1949年12月。1994年由国务院直属机构改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后,经国务院授权,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我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开始施行,之后颁布实施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天基、空基和地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现代化大气综合观测系统;基本组成了由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与生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构成的气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领域涉及工业、农业、渔业、商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林业、水利、国土资源、海洋、盐业、环保、旅游、航空、邮电、保险、消防等多个行业和部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气成分分析与预警预报、空间天气预警、沙尘暴天气监测与预报、防雷装置检测和工程专业设计、健康和医疗气象、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响应等气象保障业务和服务也迅速发展。目前,气象服务已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各个领域,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比达到了1∶40。 我国形成了气象科学技术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体系。中国气象局拥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等9个国家级科研院所。2004年科技部批准中国气象局成立了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是我国首批开展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部门之一,并通过了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验收,初步形成了新型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中国气象局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国内牵头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气候变化科学、影响与对策的研究。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外交战略,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多边和双边气象科技合作,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与21个国家签署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向7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设备和技术援助。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位气象局长及高级官员来华考察。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成员国。1973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局长一直为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成员。1983年中国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当选为WMO第二副主席,1987年当选为主席,1991年连任主席; 2001年我国官员在WMO秘书处任助理秘书长,2004年任WMO副秘书长。我国国家气象中心是WMO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之一,承担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气象预报服务,我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是WMO全球气象电信系统区域通信枢纽之一,参加全球气象探测资料的交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的国际活动,中国科学家长期担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的联合主席,为推动气候变化研究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科学家还积极参与WMO和台风委员会各领域的活动及有关国际研究计划。二、机构设置与主要职责 中国气象局内设机构:办公室、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预报与网络司、综合观测司、科技与气候变化司、计划财务司、人事司、政策法规司、国际合作司、直属机关党委、监察室、审计室、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中国气象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气象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制定、发布气象工作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监督实施;承担气象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工作。 (二)组织拟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参与政府气象防灾减灾决策,组织指导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组织编制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工作;组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负责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承担国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负责重大活动、突发公共事件气象保障工作;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联防和重大气象保障;组织气象灾害风险普查、风险区划和风险评估工作;组织对国家重点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城乡建设的气象服务;管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三)对国务院其他部门设有的气象工作机构实施行业管理,统一规划全国陆地、江河湖泊及海上气象观测、气象台站网、气象基础设施和大型气象技术装备的发展和布局,审订气象信息采集、传输、加工的质量评价方法并监督实施;组织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和质量监督、气象计量监督,审核全国大中型气象项目的立项和方案。 (四)管理全国陆地、江河湖泊及海上气象情报预报警报、短期气候预测、空间天气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和气候影响评价的发布;组织论证并审查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五)组织气候变化科学相关工作;组织气候资源的综合调查、区划,指导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并审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城乡建设规划的气象条件论证。 (六)组织指导气象部门的科技体制改革、组织气象领域重大科研攻关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协调气象科技开发、技术合作和技术推广;组织宣传、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资源意识。 (七)管理气象外事工作,代表我国政府参与世界气象组织及其他国际气象机构的活动,开展与外国政府(地区)气象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 (八)统一领导全国气象部门的工作;以中国气象局为主管理省级气象部门的计划财务、机构编制、人事劳动、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和业务建设;指导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 (九)协助地方人民政府指导地方气象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十)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国气象局主要直属事业单位: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行政管理局、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中国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中国气象报社、气象出版社、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 全国气象部门(不含港、澳、台地区)设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14个副省级市气象局(含4个计划单列市气象局,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气象局),318个地(市)气象局和2300个县(市)气象局(站)。 全国气象部门现有正式职工52988人,有两院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26人,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4415人。
中央气象台是什么级别?
中央电视台台长是什么级别?
中央电视台是国家广电总局的下属事业单位
广电总局是正部级单位,中央电视台是副部级单位.
副部级和副省级是平级的.而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一般是副省级,调任攻央电视台台长从职别上来看是平级调动.但是从中国官场的传统来看,京官的地位和声望一般比地方官要高一些.因此我认为从省委宣传部长调任中央电视台台长实际上相当于升了半级哈
中国气象局局长是什么级别?
副省部(级)。
中国气象局(英语: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缩写为CM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直属的副部级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 *** 行政管理及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其下属中央气象台则主要负责天气预报、地震预报、海象预报等工作。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是个什么职位
气象首席预报员是一种职称,是预报技术、科研带头人。中央气象局有50多位首席预报员。
中央电视台什么级别
广电总局下属副部级单位。
中央气象台将降水分为几个等级
阵雨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小到中雨 中到大雨 大到暴雨
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是什么级别
中央电视台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直属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是部级单位,中央电视台是副部级单位,其行政首长为副部级。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直属单位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无线电台管理局
·广播电视监测中心
·安全播出调度中心
·信息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监管中心
·广播科学研究院
·广播电视规划院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
·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
·中广电设计研究院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
·中国广播艺术团(中国电影乐团)
·中国广播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
·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
·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
·机关服务中心
·培训中心
·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
·广播影视人才交流中心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
·中央卫星电视传播中心
·信息网络中心
以上直属单位有些是副部级,有些是司局级。
省气象台台长是什么级别
应该是正处级。
央视什么级别
中央电视台为副部级事业单位,台长属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部级官员。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什么级别 年薪50万
级别不重要~关键是背景~
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气象局有什么区别
这个是没有区别的,这个机构的正式称谓是”中国气象局“。地位:中国气象局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是中国级别最高的气象行政管理部门。历史:1949年12月中央军委气象局成立,统一领导全国气象事业。1953年8月中央军委气象局自中央军委转归政务院领导,成为政务院直属机构,更名为中央气象局。1960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组建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气象局,独立于中央气象局。1969年12月决定总参谋部军事气象局与中央气象局于1970年1月合并,撤销总参谋部军事气象局,称中央气象局,并保留总参谋部军事气象局的名称,体制上归总参谋部领导。1973年5月正式将中央气象局与总参谋部气象局分开,单独组建总参气象局。1982年8月中央气象局改称”中国气象局“。1994年,由国务院直属机构改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气象局内设机构——办公室、离退休干部办公室,以及主管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预报与网络、综合观测、科技与气候变化、计划财务、人事、政策法规、国际合作等事务的办事机构。历任负责人:涂长望(1949年12月-1962年)饶兴(1962年9月-1964年10)饶兴(1964年10月31日-1969年12月)孟平(1969年12月-1973年3月)饶兴(1973年3月-1973年3月)邹竞蒙(1973年-1979年4月)饶兴(1979年4月-1980年4月)薛伟民(1980年4月-1981年2月)薛伟民(1981年2月-1982年4月)邹竞蒙(1982年4月-1996年7月)温克刚(1996年7月-2000年12月)秦大河(2000年12月-2007年4月)郑国光(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