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式婚礼

时间:2025-03-01 20:09:17编辑:优化君

传统中式婚礼的步骤

  虽然现在西式婚礼已经走进了中国,但是很多人还是喜欢传统的中式婚礼,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关于传统中式婚礼的步骤,欢迎大家阅读。   传统中式婚礼的步骤   1、花轿起程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   2、新娘入轿新娘应该被兄弟(或表兄弟)背出来送上轿子、   3、颤花轿花轿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除非两家特别近、   4、新娘下花轿媒人(或伴娘)掀开轿帘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出花轿、   5、由司仪致开场白(中式贺词)渲染喜庆气氛感谢来宾(中式贺词)   6、请高堂请出双方父母上台入座、(由DJ放音乐)   7、请新郎!新郎上台站定台中、(由DJ放音乐)   8、迎新娘传席由DJ放中式喜庆音乐、中式酒店婚礼宴厅门口悬挂门帘,媒人或伴娘掀开门帘,新娘入场所谓传席也就是铺在地上的红毯,寓意着传宗接代、(如无花轿接送,门口悬挂的门帘也可代替轿帘)   9、跨火盆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火盆,征兆新人婚后红红火火、   10、射红箭新郎接过伴郎递上的弓箭,拉弓射出3支红箭,第一箭射向天,天赐良缘合家欢第二箭射向地,天长地久人如意第三箭向远方,生活美满爱久长   11、跨马鞍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过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合家平安、   12、牵红球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上台伴郎送上红球,新郎新娘各牵红球一端站于台中   13、致证婚词司仪致辞并介绍证婚人,证婚人致证婚词   14、拜堂一对新人各拉红球一端正式拜堂、(“一拜天地向来宾鞠躬,二拜高堂向父母鞠躬,夫妻对拜……”)   15、挑喜帕伴郎送上如意秤杆,然后由新郎用条红布装饰的如意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从此称心如意)   16、敬茶 如意秤杆沏好的茶,新人向双方高堂敬茶(进改口茶)   17、高堂致辞请双方父母代表致词、   18、传递香火点喜烛新郎新娘的母亲共同点亮喜烛(从此子孙满堂),双方高堂入席、   19、吃子孙饽饽长寿面伴郎将一碗子孙饽饽和一碗长寿面端上、“筷子筷子,快生贵子!”新娘刚动两下筷子,就有人大喊:“生不生?”新娘笑着回答:“生!”   20、合卺酒(交杯酒)伴郎送上斟满的酒杯,新人喝合卺酒,从此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21、新人进行最后一道仪式———“送神”两人从供桌上取下一套纸钱,放进炭火盆焚烧、之后,婚礼仪式结束、   22、新人拥入洞房、新人退场,换礼服,后入席用餐,整备敬酒、   23、即兴演艺或游戏(可有可无)   24、宴会结束新人送客

传统婚礼流程

由于当下西式婚礼的盛行,很多新人越来越对传统中式婚礼不太了解。想要举办传统中式婚礼的新人们一定要清楚传统婚礼流程和礼仪程序。 结婚礼仪一:婚前礼 是在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一些仪节。 先秦时,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种(加上正婚礼时的亲迎,即所谓的“六礼”),后代又逐渐演变出催妆、送妆、铺房等仪节。 在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婚前礼的一切仪节,包括从择偶至筹备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 又因为男子的社会地位比女子尊贵,因此,求婚也多以男方为主动。男方家长想为儿子娶亲使,先请媒使向女家提亲(称“下达”),如果女家接受了这门亲事,就开始进行纳采、问名等一系列仪节。   结婚礼仪二:纳采 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 在双方约定进行“纳采”礼的这一天,男家派出的媒使手捧一只活雁作为贽见礼物(最初用活雁作为贽礼,即取雁为候鸟,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有时,从无失信来作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又取雁飞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须长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后来也用羔羊、白鹅、合欢、胶漆等作为贽礼的),来到女家大门外,对女家摈者(辅助行礼的人)说:“您家主人非常盛情,赏给某某(婿名)一个妻子,某某(婿父或兄)根据祖先遗下的规定,让我来向您家主人请求举行选择贵府小姐的仪节。” 女家主人得到通报后亲出大门迎接,宾主互作一揖让之后,媒使再次向女主人表达前来行纳采礼节的意思。主人答礼,收下活雁并谦让一番。媒使见婚事得到女方家长的正式应允,就告辞回去复命了。   结婚礼仪三:催妆 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   结婚礼仪四:送妆 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等,还有以田地房屋、店铺、当铺作为陪嫁的。浙江一带,嫁妆中有一种叫做“子孙桶”的(大桶上有一大盖,为新娘生育时用),桶中盛有红蛋、喜果、谓之“送子”,有祝福之意。绍兴一带,还有送“女儿酒”作为嫁妆的,即在女儿满月或数岁后,即酿酒数坛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之日,取出作为嫁妆礼品送至男家。   结婚礼仪五:铺房 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的仪节,有时和送妆同时进行。宋代,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铺设帐幔、被褥及其它房内器皿,并且备礼前来暖房。然后以亲信妇人或从嫁女使看守房中,不许外人进入,以待新人。铺房人必须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以取吉祥。现代有些地方还流行此俗。 催妆、送妆、铺房这三项结婚礼仪在先秦文献中未见记载,是后代在婚礼的演变中发展出来的。   结婚礼仪六:亲迎 是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节,也是古今婚礼中最为繁缛隆重的仪节。 椐《仪礼.士婚礼》记载,结婚那天傍晚,新娘穿上结婚礼服——系有浅红色花边的纯衣(丝质衣服),头上戴着“次”(编好的假发套),向南站在房中,身右站着保姆,新娘的女随从则披着白黑色相间的外衣,站在后面。当新郎穿着礼服,带领着墨车(新郎坐车)、彩车(新娘坐车,设有帏帘)、从车、仆人等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大门外时,女家主人亲自出来迎接,经过一番揖让,双方来到堂上,新郎向岳父行过稽礼(古代跪拜礼中最重的一种,需磕头至地多时)的大礼之后,新娘就从房里走到东阶上她父亲跟前,父亲告诫她道:“今后要时刻小心、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公公婆婆的意愿。”同时,将一件衣服给她,作为告诫的证物。接着,新娘再来到西阶上她母亲跟前,母亲给她在腰间系上一条带子,并接上佩巾,然后告诫她道:“勤勉、恭敬,好好完成你公公婆婆吩咐你的家务。”随后,新娘随新郎下堂来到大门口,新娘披上御尘的外套登上彩车,并从新郎手中接过驾车的带子。于是,新郎驾着彩车往前走,在车轮转了3周后,新郎将车子交给驾车的,自己则乘坐墨车先走,因他还要到自己家门前迎候新娘。 流传到后世,多以花轿、喜车、彩船等迎娶新娘,新娘的结婚礼服多为绣有龙凤图案和彩饰的凤衣凤冠,垂下丝穗以遮面,也有以红巾一帕、纸扇一把以遮面的。当新郎亲迎来到女家时,新娘往往哭哭啼啼不肯上轿,新娘的亲友则要当众试才——请新郎赋诗,新郎在当场吟诵了“催妆诗”后,新娘方始起身上轿。上轿前,女家先使一妇人手持灯或镜子向轿中照一下,谓之“照轿”,认为这样可以压邪。近代,花轿起轿后,女家在门口泼上一盆水,原意是认为水可以涤除污秽,当然也可以压邪治鬼,后来演变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祈祝女儿出嫁之后和婆家关系融洽,不要被斥退回。   结婚礼仪七:花轿 在迎归男家的路上,前呼后拥,好不气派:最前面的是开道的,紧随的是执事的、掌灯的、吹鼓奏乐的,然后才是新娘的花轿。沿路吹吹打打,呈现出一派喜庆景象。花轿迎至男家,邻人乡亲还要索取吉利钱,谓之“拦门”:送亲者以铜钱向空中扬撒,儿童争着去抢,叫做“撒满天星”,另有一个手执花斗,将所盛之谷物、豆子以及金钱、果子等物望门而撒——据说是用以禳避阻挡新妇进门的煞神——称为“撒谷豆”。新娘要下轿了,但双脚不能履地,只能履青布条、毡席或麻袋。因古人认为,地与天都是神圣的境界,不得侵犯,而新娘的脚一旦与土地接触,难免会触犯地神,因此,必须铺上毡或席来避免。唐代白居易《春深娶妇家》诗记叙了这一习俗:“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宋代改毡为席,称做“传席”或“传袋”,即以席或麻袋辗转传递,直到洞房前,席谐音“息”(即小儿、后代),袋谐音“代”,都是传宗接代的意思。后来也有使女家亲戚中力气较大者抱新娘下轿登床的,演变至今,已成为娘家小舅子抱新娘上轿、下轿的了。 当新娘来到新房门前时,还要从马鞍上跨过去,以示平安,也有跨火以压邪的。   结婚礼仪八:拜堂 是新娘过门后拜见天神地祗、男家祖宗、公婆亲戚及夫婿的仪节。 先秦时,新娘拜见公婆是在新婚的第二天清晨。新娘沐浴后,由赞者引带着去见公婆。新娘双手捧着盛有枣子和栗子的竹盘,走到公公的坐席前,脸向东行拜礼,然后上前一步,跪坐下,把竹盘摆在席上,公公用手抚了一下,站起来回拜,新娘再行拜礼,然后下堂,从女随从手里接过盛有肉干的竹盘,走到婆婆的坐席前,进行如同刚才一样的仪式。 接着,赞者代替公婆向新娘行一种以甜酒赐给新娘的礼节,然后,新娘再用根据规定准备好的食品向公公婆婆行“馈食礼”,以表示公公婆婆的生活,今后要由她来照料。第三天,公公婆婆再以“一献之礼”赐还给媳妇。 再公公婆婆和媳妇相互敬酒之后,公公婆婆由西阶下堂,新媳妇由东阶——这是主人的方位——下堂,显示新媳妇已取得了接替婆婆做家庭主妇的资格。再拜见公婆后第三个月的某一吉日,新媳妇要到夫家的祖庙行“庙见之礼”——即拜见夫家的列祖列宗,以慰先祖在天之灵。经过这一系列仪式,新媳妇才算正式成为夫家家族中的一员。 从汉魏到唐代,北方一带,拜堂有在“青庐”中举行的。所谓“青庐”就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帐幕,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公公婆婆则踏着新娘的脚印随后而入,以压媳妇的锐气。新娘入门后,先拜猪圈及灶,然后夫妻交拜,第二天再拜见公婆及亲戚。 后来,逐渐把拜堂这一仪式改在新婚之夜进行。新郎迎请新娘进门后,各执一端用红绿彩缎结成的同心结,并立在高烧大红龙凤喜烛的堂前,请男家福寿双全的太太,以秤杆或机梳挑去新娘的蒙面巾。 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然后依次拜见公婆及尊长亲戚。这时,拜与被拜的双方往往要互赠礼物。最后夫妻交拜,礼毕之后,新人由亲友送入新房。   结婚礼仪九:合酒 古往今来,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 当然,酒筵有蘩有简,规模不等,但最主要的意义,则是新郎新娘的婚姻得到了亲朋好友的承认。因此,酒筵也是婚礼中最具有社会意义的环节。先秦时代,新郎新娘的酒筵并不和众人在一起,而是在新房中专设一席,新郎新娘在司仪的指挥下,相对而坐,按照一定的程序服用一些饭菜酒食之后,即告撤席,时间不很久。在酒筵上,最具有意义的仪式无过于“合酒”了。 “合酒”,是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对饮酒的仪式。酒杯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虽两体犹一心。新婚夫妇在酒筵上共吃一鼎所调制的菜肴,同喝一杯,象征夫妻间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由于这一仪式意义深远,所以后来的婚礼中都少不了这一节目,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名称有所不同(“饮交杯酒”)、器皿也有所变化、饮酒的形式也不一样。 秦汉以后,在婚礼酒筵前后,又增加了“撒帐”、结发等仪式。当新郎将新娘迎入新房后,两人一起在婚床帐中女左男右对坐,随后由前来参加婚礼的女宾或司仪边唱边向帐中抛洒金钱彩果,即所谓“撒帐”。接着,将一些预先从新郎头上取下的头发交给新娘,让她和自己的头发梳结在一起,称为“结发”。 这以后,新郎就从床上下来,到外室接受亲友道贺,招待众人参加酒筵,而新娘则仍然在帐中继续安坐,直到酒筵结束,新郎再度回房为止。   结婚礼仪十:闹房 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 在先秦时代,新郎新娘酒筵的结束,标志着婚礼之夜仪式的基本结束,接下来,新郎新娘就安寝了。 大约在汉代时,参加婚礼的宾朋不甘就此罢休,于是就有了“听房”的做法:新婚之夜,爱看热闹的人悄悄来到新房窗外,偷听新郎新娘的言语及举动,以此为笑乐。 传衍至晋代,民间已有戏弄新娘的习俗:于大庭广众之前,以各种怪问题来难新娘,甚至对新娘施以种种恶作剧。 后来流行的“闹房”,可能就是这一习俗的演变。各地的“闹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闹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时闹过了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来尴尬和不快,但因为它给婚礼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所以后来的婚礼中往往少不了这一节目。

新中式婚礼特点 新中式婚礼的来源

  中国人的婚礼特点是不一样的,并且还不断在演变的,现在社会各种各样的潮流都有,在传统中式婚礼上也衍生出新中式婚礼,在流程上有参照西式婚礼的一些流程,现在社会上传统的中式婚礼主持人也比较少,所以新中式婚礼更适合现代社会结婚仪式。今    一、新中式婚礼的风格特点   1、特色的中国传统元素、中国传统化元素。其实像镂空的窗子,或者是水墨画、书法的元素都是比较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而这些东西在婚礼现场中也是可以起到装饰作用的,它们和整体的风格并不冲突。甚至这些东西的加入,可以让整个场景的布置显得非常地典雅而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所以特色的中国传统元素是在新中式婚礼风格中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   ?2、融合的整体搭配效果。其实以上这些新中式元素都是比较常用的一些搭配,但是它没有固定的物件要求,而是一种融合式的整体搭配效果。中式的各种物品的摆放,其实都是它其中的一些元素。在整体的表达上,它打破了大家传统上对中式婚礼的看法,那不是古板而呆滞的大红色的装饰,而是给人一种更独特的感觉,来呈现和表达这种中式审美效果。所以从颜色上来看,也并不是拘泥于了大红色这种喜庆的颜色。   二、新中式婚礼的来源   中式婚礼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一样,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不断的变化,理享认为,最早的中式婚礼礼仪风俗,大概仅仅有拜天地、蒙面成婚和聘礼三项。   1、新中式婚礼的颜色搭配并不一定是以红色为主色调,可以是红色,香槟色,粉色,甚至可以是蓝色之类的,现代的元素加上古典的元素绘制成一幅唯美动人的婚礼场景。   2、新中式婚礼的流程还是西式的,新人可以穿婚纱进行仪式,但是传统中式婚礼不行,必须是秀禾或者特定的红色中式服饰。   3、新中式婚礼的元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传统中式婚礼的元素不可以,必须是与古代礼俗相关的。   三、中式婚礼之必备元素   1、凤冠霞帔服装是最不可少的道具了,大红衣服穿在身上怎么看怎么喜气,尤其是顶带花翎,身着蟒袍玉带的新郎倌,比起西式婚礼中的黑西装,另有一种富贵气。   2、大红花轿根据古礼,新娘拜堂后被送入洞房,再揭开喜帕,才会知道自己未来的伴侣是如何模样。那种心情,现代轿中人肯定无法体会。或许,只有看到对方身着古装时的有趣模样才会眼睛一亮吧。   3、各类小道具一共有火盆、马鞍、弓箭、喜烛、金秤、喜帕、剪刀、麦斗、尺子、果盘、茶杯、合卺酒、双方信物等十几样东西。

新中式婚礼流程新中式婚礼步骤与细节

现在中国风是非常流行的,深受国民的爱戴,就连婚礼也改为了传统的中式婚礼,不过由于现代的发展进步,又推出了新中式婚礼,新中式婚礼中还有别具风格的中式婚纱与中式婚礼音乐以及中式婚礼布置。那么新中式婚礼的具体流程与步骤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随我们来一起了解下新中式婚礼步骤与细节以及流程。新中式婚礼步骤与细节1、花轿起程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2、新娘入轿新娘应该被兄弟(或表兄弟)背出来送上轿子。3、颤花轿花轿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除非两家特别近。4、新娘下花轿媒人(或伴娘)掀开轿帘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出花轿。5、由司仪致开场白(中式贺词)渲染喜庆气氛感谢来宾(中式贺词)6、请高堂请出双方父母上台入座。(由DJ放音乐)7、请新郎!新郎上台站定台中。(由DJ放音乐)8、迎新娘传席由DJ放中式喜庆音乐。中式酒店婚礼宴厅门口悬挂门帘,媒人或伴娘掀开门帘,新娘入场所谓传席也就是铺在地上的红毯,寓意着传宗接代。(如无花轿接送,门口悬挂的门帘也可代替轿帘)9、跨火盆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火盆,征兆新人婚后红红火火。10、证婚词司仪致辞并介绍证婚人,证婚人致证婚词11、拜堂一对新人各拉红球一端正式拜堂。(“一拜天地向来宾鞠躬,二拜高堂向父母鞠躬,夫妻对拜”)12、挑喜帕伴郎送上如意秤杆,然后由新郎用条红布装饰的如意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从此称心如意)13、沏好的茶,新人向双方高堂敬茶(进改口茶)14、高堂致辞请双方父母代表致词。15、传递香火点喜烛新郎新娘的母亲共同点亮喜烛(从此子孙满堂),双方高堂入席。16、交杯酒伴郎送上斟满的酒杯,新人喝合卺酒,从此恩恩爱爱,白头偕老。17、新人拥入洞房。新人退场,换礼服,后入席用餐,整备敬酒。18、宴会结束新人送客。新中式婚礼流程8:00新郎乘花车到达新娘家;8:40新郎手持的大红绸牵着蒙红盖头的新娘蹬上花车;9:15花车到达花轿地点.9:20新娘上花轿.铜锣开道,紧跟舞狮表演,八位吹鼓手和八位手举冠盖的执事后,是披红挂彩的八抬大轿;9:40中途颠轿、舞狮表演;10:00到达婚礼地点,下轿子、放鞭炮;10:10迈火盆、狮子封门(舞狮者拦路舞狮,要到红包方许进门)、射箭(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未来的生活美满幸福);10:35三拜天地;10:50新郎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11:00喝交杯酒;11:10敬茶改口;11:20进入洞房(已演变成,新人退场换服装);11:40新人为来宾敬酒、点烟;12:00民俗表演;13:30婚宴结束.以上内容就是本次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新中式婚礼步骤与细节以及流程的相关介绍,供大家参考,相信大家在阅读本文之后也会对新中式婚礼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够给正在筹办婚礼的朋友们带来一些建议。


中式婚礼流程及主持词

  根据中式婚礼的各个婚礼流程安排,从接亲到传统的婚礼仪式等各个环节出发,设计恰到时宜的婚礼主持词,可以让婚礼气氛和主题表达的更彻底,本文就以一场传统中式婚礼流程为主线,主要展示中式婚礼各个环节的婚礼主持词,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各位老街坊旧邻居们,大家好!   今天是公元20xx年xx月xx日,农历xx月xx号,在这个大吉大利的黄道吉日里. 咱们所有的亲朋好友们,共同迎来了咱们 的公子 的千金喜结良缘之日。 来宾们朋友们,一个让人激动的时刻即将到来,我们英俊潇洒的新郎官就要去迎娶他美丽的新娘啦。让我们再一次为他们祝贺!   良辰吉日已到,迎亲队伍的伙计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好喽!新郎上马,鸣锣开道!起轿迎亲!(伙计们大声回应)   【迎亲路上】   【抵达新娘处,要回答3个问题才可见&接走新娘】   【接到新娘后】   司仪:上轿,吉时已到,有请新郎扶新娘上花轿。压轿。掀轿帘,新娘坐进去。新郎上马,起轿,鸣锣开道。   【到达新郎家,奏乐欢迎】   司仪:(新郎)三拜谢轿。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司仪)三撒:一撒轿夫,二撒轿,三撒新娘下轿。   (在新郎扶新娘下轿时,依然要遵循新娘双脚不能着地的规矩。为避免新娘双足沾地,就在新娘所要经过的地方铺上红毡或席子之类的东西.)   司仪:红丝牵绣线,千载良缘。亲朋好友们,我们的拜堂仪式将在今晚18:30开始,届时就可以一睹新娘的美貌啦!   【拜堂仪式】   司仪:山欢水笑同贺新婚宴,   地久天长共祝百年好!   尊敬的'来宾,亲朋好友们,三姑姑六姨婆,新街坊旧邻居,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一个黄道吉日,一对相爱的人要在今晚缘定终身。在这个大喜大吉的日子里我们共同相聚在这里,隆重庆祝X先生和X小姐喜结良缘!   我是今晚的司仪***,此时此刻,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代表二位,对各位亲朋好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谢意!同时请允许我代表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祝二位新人新婚愉快,永结同心,白头偕老,早生贵子!   好的,朋友们,请伸出您最热情的双手,欢迎我们的新郎官闪亮登场!   这新郎官啊,是今晚最大的官啊,走起路来啊,确实像个一品大官啊。请问新郎官啊,此时您站到了这个舞台上,您是做什么来着呢?   新郎答:娶媳妇。   司仪:那先别着急啊,在这呢,我也想代表娘家人,问你三个小问题。   1、这媳妇娶回家了,家里脏活,累活啊,谁干呢?   2、那要是买好吃的,好喝的,谁先来啊?   3、我还想问一下,这家里的钱啊,谁管啊?   朋友们,对新郎的回答还满意吗?【满意】   好,新郎,看到我们美丽的新娘子,去,迎娶她。朋友们,掌声!   千里有缘来相会,千里姻缘一线牵。来,新郎官,将你的红绣球带,交给你的新娘子。要记住了,从今天起,要让她抓牢,栓住。来,朋友们,有劳你们大架,全体起身。这正是“新人到堂前,宾主站两边,才子配佳人,鼓乐响连天。”有请新人入花堂啦-------!(响乐)   借来天上火,燃成火一盆,新人火上过,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啦!(跨火盆)   一块檀香木,雕成玉马鞍,新人迈过去,步步保平安。”(跨马鞍)   夫妻携手走米袋,一生相伴,百年都恩爱。(走米袋)   金条上铺满枣子和花生,祝福新人早生贵子。(跨金条)   "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人上台转过身"。   有请新郎官在自己新婚庆典的舞台上三箭定乾坤:   一箭射天,天赐良缘,新人喜临门啦!   二箭射地,地配一双,新人百年好和!   三箭定乾坤,先射天,后射地,天长地久,地久天长。(响乐)   下面请新人行大礼,行三拜九叩之礼。   (有请男方父母上台入座)   1、一拜天地   一拜天地日月星,请一对新人转过身,整衣冠,拱手作揖,拜。   风调雨顺,一鞠躬,   五谷丰登,再鞠躬,家业兴旺,(响乐)三鞠躬,起身。   2、再拜高堂,老祖宗。   整衣冠,拜。(响乐)   祝父母多福多寿,一鞠躬。   愿高堂幸福安康,再鞠躬。   愿父母双亲,寿比南山,三鞠躬。请新人起。(响乐)   3、夫妻对拜。二位新人向左向右转,在咱们这里有这么一个风俗,夫妻对拜的时候啊谁鞠躬鞠得越深,说明谁爱对方爱得越深!   一拜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白头偕老,风雨同舟——一鞠躬,谢谢您选择了我;   二拜夫妻恩爱,相敬如宾;早生贵子,光耀门庭——再鞠躬,白头偕老;   三拜勤俭持家,同工同酬;志同道合,尊老爱幼 ——三鞠躬,永结同心!   4、改口茶(伴娘递茶给新娘,新娘端给公公婆婆喝)来,叫爸爸喝茶。喝后爸爸红包递上。叫妈妈喝茶。喝后妈妈红包递上。   5、合卺jǐn礼,喝交杯酒。 一朝同饮合卺酒,一生一世永缠绵。(听到此句立刻要伴郎,伴娘用托盘托上合卺酒),新人挽起双手,幸福从此开头。同干共饮交杯酒,真情真爱心中留,有请干杯!共祝新人   心情浓,血脉相融,爱满苍穹。   好的,朋友们, 先生和 小姐的 传统中式婚礼礼成,最后希望大家再一次响起祝福的掌声,祝愿他们永远相亲相爱,白头偕老,早生贵子!   也祝福朋友们,今晚吃好,喝好,不醉不归!

中式婚礼主持词及流程

1.开场: 花堂结彩披锦绣,欢天喜地笙歌奏,今日设宴邀亲友,举觞称贺赞佳偶! 各位佳宾,各位亲朋好友,大家好!首先受×、×两府之托,对诸位贵客亲临婚礼现场,以及给二位新人带来的祝福与厚爱表示由衷的谢意! 今日喜堂之上,×府千金××小姐嫁与×府公子××为妻,可谓是:才子淑女,天作之合;此时良辰美景,×府×府结为亲家,可谓是:门当户对, 彰显家风!首先恭请×、×两府的四位高堂落座喜堂尊位!借此之机,我向诸位高朋引荐四位高堂及参加此次婚礼的重要嘉宾:总之,今日喜堂之上是:燕尔新婚恭迎亲人聚;缔结良缘诚邀贵客来!因时间关系就不一一介绍了,我再次代表新人及×、×两府对各位的光临表示诚挚的感谢1 2.入场: 新娘嫁入×家门,新郎三箭定乾坤:赐弓箭!一箭准,二箭稳,三定乾坤在法门! 好!执事莅位,礼宾候场,一遍锣声,祈求吉祥永葆平安;二遍鼓响,天地造化赐福新人;三遍锣鼓吉时到,张灯结彩、瑞星高照,有请新郎新娘人花堂! (迈火盆)迈过火盆升宏运,好日子红红又火火!有请新娘迈火盆! (跨马鞍)幸福路上跨马鞍,平安吉祥代代传!有请新娘跨马鞍! 3.拜花堂:天高地广,人海茫茫,二位新人鸾凤呈祥,是上苍的旨意,是天赐的良缘,为此首先请新郎新娘面对天地台,(一拜天地) 一拜天地谢姻缘:跪! 谢天降祥瑞,一叩首! 愿地久天长,再叩首! 盼幸福安康,三叩首! 起身! (二拜高堂) 反哺跪乳敬双亲,二拜高堂养育恩:跪!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一叩首! 孝敬父母颐养天年,再叩首! 祝福父母身体安康,三叩首! 起身! (夫妻对拜)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新郎新娘面对面,夫妻对拜花堂前:跪! 乾坤交泰琴瑟和鸣一叩首! 鸳鸯比翼夫妻同心再叩首! 夫唱妇随早得贵子三叩首! 起身! 4.敬茶改口: 新郎新娘喜结连理,两府结为秦晋之谊。按着传统的习俗,二位新人要当众向公婆、岳父母敬茶改口:请新娘向公公婆婆敬茶改口;请新皮5向岳父岳母敬茶改口;从今天起,×、×两府结为秦晋之好,有请双方的亲家拉~拉手,让我们共同祝福这一美满的大家庭的诞生! 5.双方父母寄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女的婚姻大事,父母做主,有请双方父亲为儿女主婚讲话。请双方父亲回主宾位落座。 6.合卺酒: 这真是:新婚新偶新人人人如意,佳期佳景佳时时时称心。 在这幸福的时刻,新郎新娘将共饮合卺酒,甘苦与共到白头。有请全福人为新郎新娘斟酒。 左合卺:幸福生活花似锦! 右合卺:恩恩爱爱见真心! 交换卺具,共碰卺具,碰出旷世好姻缘! 7.主持人宣布礼成: 在众位宾朋的见证下,××、××缔结姻缘,喜结连理。祝福这对新人白头偕老,恩爱百年。至此,我宣布:新郎官××、新娘子××新婚典卒L到此礼成!顺祝各位亲朋吉祥如意,福寿安康!

上一篇:仙剑3设置在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