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其五

时间:2023-07-10 00:31:14编辑:优化君
浪淘沙古诗刘禹锡全文1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注释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3、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4、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

5、自天涯:来自天边。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然后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6、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然后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赏析: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然后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淘:用水冲洗。簸:摇动。自:来自。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抄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然后赞扬它们冲风破浪,然后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见黄河后留下的感慨,也是他对宁静生活的一种向往,而时间让世事变得复杂,追逐静已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渴求。九曲黄河沉积下来的是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静,它们深埋在河水转弯处的山坳里,在浮华背后深深地拽住民族的根,使我们在追逐中不会迷失方向。


浪淘沙古诗刘禹锡全文扩展阅读

浪淘沙古诗刘禹锡全文(扩展1)

——刘禹锡《浪淘沙》课件5篇

刘禹锡《浪淘沙》课件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雄伟壮美的气势。

3、能品悟古诗,体会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

我们经常听大人说“我们是喝着黄河水长大的。”的确如此,黄河被誉为**民族的摇篮。我们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我们也经常到黄河边去游玩,那么站在黄河边上你会想起哪句古诗呢?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再次走进黄河。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1、打开语文书32页《浪淘沙》,在学古诗之前,我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

解诗题 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出示自学提纲

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1分)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3分)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2分)

①九曲:

②簸:

③天涯:

④直上:

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4分)

三、合作学习

1、浪淘沙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2、指名朗读古诗。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形容黄河非常曲折。

②簸:指由于风大,黄河水颠簸摇荡,波涛滚滚。

③天涯:天边。

④直上:逆流而上。

4、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九曲黄河,挟带泥沙,波涛滚动,奔腾万里,仿佛来自天边。如今我要迎着从天涯来的黄河浪潮,逆流直上,到达银河,并和黄河一同到牵牛织女家中做客。

四、质疑探究

1、品读,深化理解。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五、小结检测。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余请大家再收集有关的古诗读一读,去领略**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

刘禹锡《浪淘沙》课件2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淘、簸、涯。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把对句子的理解和想象结合起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有关作者及其作品的资料。

2、多**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上课前,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播放课件: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

3、板书课题:浪淘沙。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

2、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个别读、集体读同桌对读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句。

1、学习第1、2句。

(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

(3)分小组学习、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

(4)学习汇报。教师随机答疑。(板书:浪淘风簸)

(5)咱们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气势雄伟)

(6)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2、学习第3、4句。(出示3、4句诗)

(1)全班齐读。

(2)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板书:直上银河)

(3)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之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男、女生读诗句。(板书:想象写实)

3、指导朗读。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5、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

四、拓展延伸,保护黄河。

1、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黄河历经千年,如今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黄河被污染的素材。

2、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3、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献计献策。

刘禹锡《浪淘沙》课件3

教学内容:

学习刘禹锡的《浪淘沙》。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凉州词》。指名背诵《凉州词》。评价并导入,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刘禹锡的《浪淘沙》。

二、学习新课

1、介绍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至今广为传唱。

2、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3、直上银河:传说汉武帝派张骞(qiān)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多月,张骞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见到织女。

4、牵牛、织女:即牵牛星、织女星。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他们结成夫妻,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5、朗诵诗歌,初步感知诗意。用齐读、分组读、**读等方式,让学生对诗歌内容初步掌握。

6、感知诗歌内容。这首诗运用浪漫**手法,描绘了黄河的雄伟瑰丽。

7、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从而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8、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三、教师小结,体会思想感情。

四、推荐阅读

1、刘禹锡的《陋室铭》。

2、刘禹锡的诗歌《西州乐天杨州初逢》《竹枝词》《乌衣巷》。

五、拓展训练

1、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诗句、传说、谚语、歌曲。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黄河。

作业设计:

背诵并默写古诗二首

板书设计:

浪淘沙

黄河壮阔雄伟的景象

博大的生命力

伟大的精神

达到美好境界

刘禹锡《浪淘沙》课件4

教学目标

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出示课件2】(板书:浪淘沙)

二、自主学习

1.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出示课件3】

解诗题,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2.【出示课件4】自学提纲

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

②簸:

③天涯:

④直上:

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

三、合作学习

1.《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的一首。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他性格豪迈,决不向恶**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2.指名朗读古诗。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②浪涛风簸:波浪滔天,大风颠动。

③天涯:天边。

④直上:一直到达。

4. 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九天银河,一起走进牛郎织女的家。)

(适时板书: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

5.【出示课件5】课文配套图片 借用图片理解。

四、质疑探究

1.【出示课件6】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品读,深化理解。

牵牛织女:指牛郎星和织女星。神话传说中把它们说成牛郎和织女两个人。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生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适时板书:奋发有为的精神 豪迈浪漫的气魄)

五、小结检测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余请大家再收集有关的古诗读一读,去领略**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

刘禹锡《浪淘沙》课件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浪淘沙

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二、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三、抓字眼,明诗意。

1、初读,理解词义。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2、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1)——理解第一、二句。(事物的形状、状态。)借助简笔画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

(景物的雄伟壮观,作者的夸张方法。)引导学生联想进行理解。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借用图片理解。

3、品读,深化理解。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1)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问产生?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释疑,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豪迈。

四、品用词,练语感。

(一)品评“上”字

1、诗的每个字都要经过仔细推敲,你知道诗中哪个字作者反复推敲才决定用它的吗?

2、猜猜他曾用过哪些字?(到、过、去、……)

把这些字填进去读读,与“上”字比一比,“上”字好在什么地方?

小结:是啊!一个“上”字,引发了我们学生多少联想

(二)尝试推敲。

现在,老师让你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该用哪个字合适?并说说为什么。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客船。(来、去、到、见、……)

2、风乍起,吹一池春水。(动、皱、翻、起)

五、自主小结,自主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总结)

2、你认为这堂课应做什么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巩固或延伸,如配乐诗朗诵,画画情境图,改写散文或现代小诗等等)

3、在下面这幅画上,抄写古诗。看看谁的“古诗配画”最美。


浪淘沙古诗刘禹锡全文(扩展2)

——刘禹锡浪淘沙鉴赏3篇

刘禹锡浪淘沙鉴赏1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一阕《浪淘沙》,生动形象地写出滔滔黄河来龙去脉和雄伟气势。其中,还诗情画意地联想到随着层层波浪,去美丽传说中天仙佳侣之家做客。下面是浪淘沙刘禹锡鉴赏,欢迎参考阅读!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九曲黄河从遥远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家里做客吧。

注释

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⑵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地方很多。

⑶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⑷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

⑸自天涯:来自天边。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人认为黄河源头和天上银河相通

(6)牵牛织女:银河系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夜晚相会一次。牵牛:即传说中牛郎。

赏析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厌恶和对美好生活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他们心底对宁静田园牧歌生活憧憬。这种浪漫理想,以豪迈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淘:用水冲洗。簸:摇动。自:来自。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抄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浪涛冲洗和狂风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顽强性格。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事物或人们。


浪淘沙古诗刘禹锡全文(扩展3)

——刘禹锡的浪淘沙3篇

刘禹锡的浪淘沙1

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1,同到牵牛织女家。

其二

洛水桥边春日斜2,碧流清浅见琼砂3。

无端陌上狂风疾4,惊起鸳鸯出浪花。

其三

汴水东流虎眼文5,清淮晓色鸭头春6。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其四

鹦鹉洲头浪飐沙7,青楼春望日将斜8。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9。

其五

濯锦江边*花10,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11,将向中流匹晚霞12。

其六

日照澄洲江雾开13,淘金女伴满江隈14。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其七

八月涛声吼地来15,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16,莫言迁客似沙沉17。

千淘万漉虽辛苦18,吹尽狂沙始到金。

其九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19,回唱迎神三两声20。

刘禹锡的浪淘沙2

1、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据《荆楚岁时记》载: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夏,寻找黄河源头。张骞走了一个多月,见到了织女。织女把支机石送给张骞。骞还。同书又载:织女是天帝的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从嫁了牛郎,就中断了织锦。天帝大怒,责令她与牛郎分居银河*,隔河相望,每年七月初七之夜相会一次。

2、洛水:黄河支流,在今河南省西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奉调到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约两年。晚年又以**宾客身份分司东都洛阳,七十一岁病逝于洛阳。此首言及洛水桥,应是在洛之作。

3、琼砂:美玉般的砂砾。

4、无端:无缘无故,突然间。

5、汴水:起于今河南省荥阳县,东流经安徽,至江苏入淮河。虎眼文:文通纹。形容水波纹很细。

6、鸭头春:唐时称一种颜色为鸭头绿,這里形容春水之色。此诗言及汴水、清淮,刘禹锡曾于长庆年间任和州刺史,和州北临淮河流域。

7、鹦鹉洲:原在武昌一带长江中。唐詩人崔颢《黄鹤楼》诗有"芳草萋萋鹦鹉洲"之句。

8、青楼:旧称歌女所居之处为青楼。

9、狂夫:不合时俗、放浪形骸之人。

10、濯锦江:又名浣花溪,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古代因洗涤锦缎而得名。

11、鸳鸯锦:绣有鸳鸯图案的锦缎。

12、匹晚霞:与晚霞比美。匹:匹敌。旧写作"疋",故一些版本误作"定"。

13、澄洲:江中清新秀丽的小洲。

14、江隈:江湾。

15、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16、谗言:毁谤的话。

17、迁客:被贬职调往边远地方的官。

18、漉:水慢慢地渗下。

19、潇湘:潇水和湘水在今湖南省**县北会合。此借潇湘泛指湖南一带。刘禹锡曾谪居朗州十年,此云“忽忆”,可知此诗作于其后。

20、迎神:迎神曲,湖南一带民间祀神歌曲。


浪淘沙古诗刘禹锡全文(扩展4)

——《示儿》古诗全文3篇

《示儿》古诗全文1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古诗全文2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

因此,当大宋**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示儿》古诗全文3

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秦桧做**,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而陆游则是文学战线上的杰出**。


浪淘沙古诗刘禹锡全文(扩展5)

——刘禹锡的浪淘沙朗诵3篇

刘禹锡的浪淘沙朗诵1

浪淘沙九首

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1,同到牵牛织女家。

其二

洛水桥边春日斜2,碧流清浅见琼砂3。

无端陌上狂风疾4,惊起鸳鸯出浪花。

其三

汴水东流虎眼文5,清淮晓色鸭头春6。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其四

鹦鹉洲头浪飐沙7,青楼春望日将斜8。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9。

其五

濯锦江边*花10,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11,将向中流匹晚霞12。

其六

日照澄洲江雾开13,淘金女伴满江隈14。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其七

八月涛声吼地来15,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16,莫言迁客似沙沉17。

千淘万漉虽辛苦18,吹尽狂沙始到金。

其九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19,回唱迎神三两声20。[1]

刘禹锡的浪淘沙朗诵2

词句注释

1.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据《荆楚岁时记》载: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夏,寻找黄河源头。张骞走了一个多月,见到了织女。织女把支机石送给张骞。骞还。同书又载:织女是天帝的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从嫁了牛郎,就中断了织锦。天帝大怒,责令她与牛郎分居银河*,隔河相望,每年七月初七之夜相会一次。

2.洛水:黄河支流,在今河南省西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奉调到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约两年。晚年又以**宾客身份分司东都洛阳,七十一岁病逝于洛阳。此首言及洛水桥,应是在洛之作。

3.琼砂:美玉般的砂砾。

4.无端:无缘无故,突然间。

5.汴水:起于今河南省荥阳县,东流经安徽,至江苏入淮河。虎眼文:文通纹。形容水波纹很细。

6.鸭头春:唐时称一种颜色为鸭头绿,这里形容春水之色。此诗言及汴水、清淮,刘禹锡曾于长庆年间任和州刺史,和州北临淮河流域。

7.鹦鹉洲:原在武昌一带长江中。唐诗人崔颢《黄鹤楼》诗有"芳草萋萋鹦鹉洲"之句。

8.青楼:旧称歌女、妓x所居之处为青楼。

9.狂夫:不合时俗、放浪形骸之人。

10.濯锦江:又名浣花溪,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古代因洗涤锦缎而得名。

11.鸳鸯锦:绣有鸳鸯图案的锦缎。

12.匹晚霞:与晚霞比美。匹:匹敌。旧写作"疋",故一些版本误作"定"。

13.澄洲:江中清新秀丽的小洲。

14.江隈:江湾。

15.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16.谗言:毁谤的话。

17.迁客:被贬职调往边远地方的官。

18.漉:水慢慢地渗下。

19.潇湘:潇水和湘水在今湖南省**县北会合。此借潇湘泛指湖南一带。刘禹锡曾谪居朗州十年,此云“忽忆”,可知此诗作于其后。

20.迎神:迎神曲,湖南一带民间祀神歌曲。

刘禹锡的浪淘沙朗诵3

其一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其二

洛水桥边春天的太阳西斜,碧流又清又浅看得见水底的琼砂。路上无端刮起急剧的狂风,惊得鸳鸯逃出了水中浪花。

其三

汴水往东流去,河水泛着很细的水波纹,清清的淮河早晨显出鸭头绿的春色。您看渡口流水淘沙的地方,渡过了人世间多少人。

其四

鹦鹉洲头波浪卷着泥沙,青楼上少妇凝望春光,直到夕阳西下。衔泥的燕子都争着回巢,只有那冤家就一点也不想家。

其五

濯锦江边*开满了鲜花,春风吹拂着水面,波浪正冲刷着沙砾。女郎剪下一段鸳鸯锦,投向濯锦江中流与晚霞相比美。

其六

朝阳照在江雾初开的小洲上,淘金的女伴早已布满江滨。美人的首饰和侯王的金印,全都是从沙中浪底淘来的黄金。

其七

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其八

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其九

江中流水一刻不停歇地冲刷着沙砾,前面的波浪尚未退去后面的波浪已经生成。使人忽然回忆起昔日漫步潇湘洲头的往事,不禁和着迎神曲调唱了几声。


浪淘沙古诗刘禹锡全文(扩展6)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3篇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1

导语:

《浪淘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来刘禹锡、白居易等改创为诗题、词牌。此组诗当为作者后期之作,且非一时一地。

原文

浪淘沙①

九曲②黄河万里沙③,

浪淘风簸④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⑤去,

同到牵牛织女⑥家。

注释

①浪淘沙:古代歌曲名。

②九曲:形容河道弯弯曲曲。

③万里沙:指长长的黄河夹带着大量的泥沙。

④簸:颠簸摇荡。

⑤银河:天河。

⑥牵牛织女:星名。指牵牛星、织女星。

解读翻译

弯弯曲曲的黄河水,夹带着万里黄沙,

狂风掀起滚滚波涛,如同来自天涯。

如今,我要沿着黄河直上高空的银河,

同它一起,去拜访牛郎织女家

赏析

这首诗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写了黄河奔流时的磅礴气势。

诗的前两句运用夸张,诗人仿佛将流经万里的九曲黄河一眼看尽,黄河从遥远的天际汹涌奔流过来,带着万里的泥沙,颠簸着,呼啸着,给人感觉好像眼睛里面都是黄河的身影。

后两句诗人发挥想象,黄河一直向前奔流,带着狂风巨浪,一直到达银河,去与天上的牛郎织女相会。

全诗想象奇特,构思新颖,使我们感受到了黄河非凡的气势。与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要像黄河奔流一样,拥有不摄艰难险阻、永远奋斗追求的'精神。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2

浪淘沙(其八)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寒沙始到金。这首诗的赏析急啊要完整一点啊谢谢啊最好有写作背景语文七情HNJL2014—11—12

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寒沙始到金。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

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也做词牌名。刘禹锡有《浪淘沙九首》,本篇是第八首。

迁客:指谪降外调的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淘、漉:过滤。

【古诗今译】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颓废沉迷。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赏析】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惊涛骇浪一样深不可测,不可摆脱,也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沉迷颓废。淘金还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不懈努力,总会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诗人在这两句诗中以坚定语气表明谗言“如浪深”,“迁客似沙沉”的现象未必是必然发生的。或者说,即使谗言如“浪深”,迁客却也未必就“沙沉”。遭受不公正的迁谪逆境待遇也不都会如泥沙一样沉入江底,也有努力奋争搏击不已的。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看起来是在写淘金的人要经过“千淘万漉”,滤尽泥沙,最后才能得到到金子,写的是淘金人的艰辛。但是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在皆以表明自己的心志,尽管谗言诽傍,小人诬陷,以至于使那些清白正直的忠贞之士蒙受不白之冤,被罢官降职,逐出朝廷,贬谪他乡,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沉沦于现实的泥沙之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历经艰辛和磨难之后,终究还是要洗清冤屈,还以清白,就像淘金一样,尽管“千淘万漉”,历尽辛苦,但是终究总会“吹进狂沙”,是金子迟早是要发光的。

我们把作品与刘禹锡的**生涯联系起来看,谗言明显是指那些**永贞*人的谰言,以及对他百般挑剔的流言。他在诗的前两句已明明白白地表露了自己的坚强意志,接着又以沙里淘金这一具体事理联系到正义之身,历尽千辛万苦终归会经受住磨难而显出英雄本色,为天下人认可。这种正义必定战胜**的豪迈信念是刘禹锡一贯思想品格的真实反映。作品通过具体的形象,概括诗人的深刻感受,也给了后人以哲理的启示。


浪淘沙古诗刘禹锡全文(扩展7)

——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阅读答案

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阅读答案1

(1)本词从游赏中的宴饮起笔,起笔的新颖之处是什么?司空图《酒泉子》有“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本词添一“共”字,试分析“共从容”的妙处。(5分)

(2)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词句加以说明。(6分)

3.本词是一首游宴之作,但作者在上片中并未直接描写宴饮的场面,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5分)

4.结合诗句“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6分)

5.从写花的角度,去年、今年、明年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6.本词首句为何写东风?请简要分析。(4分)

7.这首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试问上片叙述了什么事?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8.有人认为“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是篇中的绝妙之笔,试作简要分析。

【参***】

(1)①作者既未去写酒宴之盛,也未去写人们的宴饮之乐,而是写作者举酒向东风祝祷:希望东风不要匆匆而去,能够停留下来,参加他们的宴饮,一道欣赏这大好的春光。(2分)②“共从容”是兼风与人而言。(1分)对东风而言,不仅是爱惜好风,而且有留住景,以便游赏之意;(1分)对人而言,希望人们慢慢游赏,尽兴而归。(1分)

(2)①亲人朋友之间聚散匆匆的怅恨,从古至今,以至今后,永远都无穷无尽,给人带来莫大的痛苦。②“今年花胜去年红”今年的花比去年更加繁盛,看去更加鲜艳,希望友人尽情观赏,也足见去年作者曾与友人来赏过此花,包含对过去美好的回忆,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友谊。③本应多观赏,然而友人就要离去,明年花开不知同谁再来赏此花的伤感之情(答对两点即4分)④“今年花胜去年红”写的是鲜艳繁盛的景色,表现的却是感伤的心情,是清代王夫之所说的“以乐景写哀情”。(2分)

3、诗人不写酒筵之盛,也不写宴饮之欢乐,而是述说举酒向东风祝祷,希望东风不要匆匆离去,停留下来,一同欣赏大好风光;(2分)也是希望人们慢慢游赏,尽兴而归;(1分)同时也以游宴的地点指出此行是故地重游,回忆了往昔的游赏之乐,同时为下文抒怀铺垫。(2分)

4、 “今年花胜去年红”既***友人尽情赏玩之意,又与上片“当时”句呼应,道出了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及久别重逢的喜悦;(2分)“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虚笔想象,明年此处花朵将更加繁盛,但自己与友人又将天各一方,突显出了好友相逢,不能久聚的痛苦;(2分)此二句呼应前文“当时”句,将三年之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惜花来写别情,以新颖的构思,抒发好友难得聚首,见面旋即离别的伤感。(2分)

5.今年、去年的的花都是实写,明年的花是想像,是虚写。(1分)将三年的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构思新颖,富有诗意。(2分)而别情之重,说明同友人的情谊之深。(1分)

6.“东风”与后面的“垂杨”合言,可想见其暖风吹拂,翠柳飞舞,天气宜人,景色迷人,正是游赏的好时候、好处所。(3分)词人用东风勾画出了春游的美景,渲染了气氛。(1分)

7.上片叙写与友人正在这大好春光中游览;下片抒发了与友人相逢却不能久聚的感伤、怅恨之情,也表现了 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8.这三句话将别情融入赏花之中,将三年的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而别情之中,亦体现出友人的深情厚谊。“今年花胜去年红”“明年花更好”写的是鲜艳繁盛的景色,表现的却是感伤的心情,是以乐景写哀情。可见其构思新颖,富有诗意,是篇中的'绝妙之笔。


浪淘沙古诗刘禹锡全文(扩展8)

——《浪淘沙》说课稿

《浪淘沙》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浪淘沙》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浪淘沙》说课稿1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感受黄河气势磅礴,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用词的生动传神。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首古诗——《浪淘沙》,作者唐代诗人刘禹锡。他创作的《浪淘沙》共九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首。

二,读通读顺。

请大家看着书,**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多练读几遍,还可以同位互读。(板书:簸bǒ)

谁来读 请你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是否把字音读准了。

预设:

师:同学们,他把字音读准了吗

评:你第一个***朗读,就能把生字和多音字的字音都读正确,真了不起!不过,我想问一下,曲是多音字还读qǔ你为什么读qū

师:对,你真会学习,根据字义来选择字音。谁还想读

师:同学们,他把字音读准了吗 哪个字音不正确

师:你想再读读吗

评:这一遍,进步真大,把字音都读准了,请坐!谁还想读

评:你把*翘舌直上和鼻音牛女都读得正确。

评:你读得很认真。字正腔圆,真好!还有谁想读 来,我们一起读。

三,读懂诗意。

1,同学们把字音都读准了,古诗的意思能读懂吗

行,那就借助注释和插图试着自己说说诗意。有不懂的字词,可以和同位交流。

2,同学们,有哪些字词还不懂吗

预设一:万里沙

为什么理解沙多 你想想万里还形容什么 对,万里沙不仅告诉我们水里夹带着大量泥沙,其实还告诉我们黄河河流漫长。

预设二:浪淘风簸

谁知道 形容浪怎样 为什么浪大 风大掀起巨浪,浪头很高,波涛汹涌。

预设三:自天涯

自什么意思,谁知道 自字典里有许多意思,***自己 也有 来自。你选择哪一个 自天涯的意思呢 好像来自遥远的天边。

3,这些字义理解了,谁能说出诗意呢 可以说一句也可以说整首诗。

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好像来自天涯。我想沿着黄河巨浪,直上银河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四,品读想象。

(过渡)诗人站在黄河边,望着滚滚的波涛,他浮想联翩写下这千古佳作。(课件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别急同学们,自己再细细地读诗,想想你眼前会浮现哪些画面 你是从哪些字词中想象到的 在这些字词下做上记号,等会儿和周围同学交流一下。

同学们,诗人用短短四行描绘出生动的画面,你最欣赏其中哪一行诗所描绘的画面呢

你想象到什么 你是从哪些字词中想象到的

预设:

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 弯—— 蜿蜒曲折 弯曲悠长 像巨龙盘旋

万里沙沙多 长 ——河流漫长 自西向东绵延万里 黄河入海流

师:你想象得真丰富呀!我们似乎身临其境了。我们仿佛来到了黄河边了!

师:再读读这一行,你还想象到什么 这个画面,有谁想补充吗

九曲

师:想读得更好吗 想象一下,九曲黄河蜿蜒曲折,怎么读

评:好一个九曲读出了黄河曲折悠长的画面。

万里沙

师:想象一下,你站在黄河边,向西望得到头吗 向东呢 再远一点呢 是呀,自西向东绵延万里,怎么读

评:真好一个万里你读出了黄河蜿蜒漫长的画面了

九曲 万里沙

师:你想象得真好,把这种想象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

评:真好!你读出了黄河曲折悠长的画面了 还有谁想读

评:你想象一下,黄河入海流,一眼望不到头,带着这种感觉再读。

师:来,我们一起读,读出你自己的想象。

师:想看一看黄河远景吗 (课件)解说 这就是九曲黄河,从高空俯瞰,如巨龙蜿蜒盘旋。它是*第二长河,是世界第五大河流,流经九个省和**区。

黄河多么源远流长啊!(范读)九曲黄河万里沙,来,齐读。

过渡:同学们,欣赏了黄河的远景图,你还欣赏黄河的哪一幅画面

浪淘风簸自天涯

要求:簸浪大浪高——波涛汹涌 惊涛骇浪 巨浪滔天 一泻千里

(听)奔腾咆哮 震耳欲聋 排山倒海 (感受)气势磅礴,气吞山河

自天涯长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预设 想象简单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浪大。

师:能读出这种画面吗

师:你能把浪读得再大一点吗

评:这一次,你读出了黄河的波涛汹涌。

师:有谁对这个画面还有补充

再读读浪淘风簸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

师:你想象得很生动很形象,能把想象的画面(情景)读出来吗

预设一

评:你的朗读把巨浪滔天的画面展现出来了,真棒!

师:谁再来读一读,让我们感到黄河的涛声震耳欲聋。

预设二

师:你能把浪读得再大一点吗

评:这一遍老师从你读的浪淘风簸中似乎看到黄河一浪高过一浪。

师:想象大风掀起万丈巨浪,如万马齐奔浩浩荡荡。谁能把这种气势读出来

师:好,读出了巨浪排山倒海的气势 还有谁能读出黄河奔腾咆哮的气势

师:再读读这一行浪淘风簸自天涯你还想象到什么

师:就像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天上来又流向天际。

预设一

评:你读出了黄河巨浪一泻千里 气吞山河的雄伟气魄。

预设二

师:你浪淘风簸一词读出了黄河波涛汹涌的画面,你再想象巨浪滚滚一泻千里好像来自遥远的天边,你再读

师:读得真不错!让我们感到黄河的磅礴气势。请女生读男生读全班齐读。

同学们,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一同到黄河边去亲临其境吧!(课件)解说:这是黄河源头,发源于青藏高原,经过一段*缓的河流,穿越峡谷 劈开万刃山 波涛滚滚向东流 惊涛骇浪巨浪滔天如千万匹骏马奔腾 多么惊心动魄的气势!多么雄伟壮丽的奇观!来,我们一起读,九曲——

(过渡):我们欣赏了黄河远景和咆哮图,你再读读三四行诗句,你还想象到什么画面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要求:直上——浪大,浪高 牵牛织女家——静谧美好

师:想象得真丰富,如同黄河远上白云间jiàn的感觉。能读出来吗

评:朗读得真有感情。你读出了黄河直上云霄的非凡气魄。

师:想象一下巨浪滚滚直上银河,能读出这种气势吗

评:你读出了黄河直上云霄的非凡气魄。

师:诗人想乘着巨浪扶摇直上去寻访牵牛织女家,谁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

请你简单地讲述一下(生述)

师:谢谢你为我们讲述。同学们,我们不妨也随诗人的脚步到牵牛织女家去,想象一下你会看到怎样的画面 (生述)

师:男耕女织,互敬互爱多么温馨甜蜜呀! 轻声地读,别让我们打扰他们,谁想读

师:刚才我们想象到牛郎织女的家是那么宁静温馨,想想怎么读 谁来试试 你能像她这样读吗

评:你柔柔的声音把我们带进牛郎织女温馨甜蜜的家。还有谁想读

评:同到牵牛织女家读得好,你为什么读得这么轻柔

评: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看到牛郎织女美满幸福的生活画面!

师:听你读牵牛织女家 读得很温和,很轻柔,我好像也感觉到牵牛织女家是那么安宁美好!

师:来,我们一起读。

五,赏读背诵

(过渡)师:诗人刘禹锡用精练的语言,将现实中汹涌的黄河与想象中静谧的银河相融,这是多么奇伟的想象。

师:还想读吗 请同学们**练习吟诵全诗,体会古诗的韵味。(练读)

师:同学们,谁想吟诵 (指名读)

师:好,试着像古人那样吟诵古诗,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评:同学们,他吟诵得怎样

预设

师:谁能评一评 你觉得哪里可以读得更好呢

师:说得好。谁还想评或者有好的建议

师:你评得很好,你能给他不足的地方做个示范吗

评:你读得抑扬顿挫,颇有古人吟诗的风范,还有谁想读

评:你读得荡气回肠,令人回味。

师:谁来像古人那样吟诵古诗,还可以加上动作。

师:古人云:好诗不厌百回读。谁还想吟诵

师:我们男女生合作读怎样 请男生读一二行,女生读三四行。

师:我们一起来读。

六,课外拓展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民族的摇篮,灿烂文化的发源地,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吟诵。 同学们,用刚才的感觉自己试着读一读这些描写黄河的诗句。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2,黄河远上白云间jiàn,一片孤城万仞rèn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留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 将进酒》

谁来为大家朗读 我们一起来读。

七 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余请大家收集有关的古诗读一读,去领略**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

《浪淘沙》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浪淘沙》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诗。本课表现出诗人对祖国的母亲河黄河的赞美之情,及其对田园生活的憧憬与向往,通过学习,学生将更深切的感悟黄河宏伟壮观的魅力,体会诗人充满想象的浪漫**情怀。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五年多的语文学习,接触过不少古诗,很多学生能通过诵读,借助工具书对古诗有初步的感悟。但见过黄河的学生虽多,对黄河却缺少感性的认识,更不用说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了。在本课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制作课件,引导学生不光从感官上认识黄河,更从内心热爱黄河。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以及大纲对六年级学段的要求,和古诗的教学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

3、体会诗歌抒发的感情,并尝试品味诗歌的韵味。

4、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诗意,体会诗中的美感。

教学难点为:体会诗歌抒发的感情,理解浪漫**的写作手法。

五、教法与学法

本课是一首古诗,为了让学生在乐学中突破重难点,在本课导课时,我用河水奔腾流淌的视频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在通过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明诗意。再用层层深入,多种方式诵读古诗,让学生体会诗中的美与情。以读代讲,让学生在交流的课堂中收获自学的成果。

六、教学环节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为了学生更好的探索学习这首诗,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视频导入(《黄河图片》)静下心来看一看,看出了什么?

能用学过的古诗来形容看到的景象吗?引导学生说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两句诗,的确,黄河是如此壮观美丽,今天,我们在学一首描写黄河的诗,从中感受它另一种更加动人的美丽。板书课题《浪淘沙》

2、回顾学习古诗的步骤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3、介绍诗人、解诗题

了解诗人吗?和同学们分享你搜集的资料。出示老师搜集的资料

(了解了诗人,快读一读他写的诗吧。)**读

这首诗的题目浪淘沙什么意思?

4、明诗意

**读了解了诗题,再来读读这首诗。注意带拼音的字音。齐读读诗要注意什么?(语速停顿轻重)师范读生评价

生个人展示读生生互评,师评价。一首诗只有了解了诗意才能读得更好。同桌合作说一说每句诗都讲了什么?同桌交流诗意个人说句意个人说整首诗意

师说诗句,学生齐说对应诗意

5、悟诗情,入诗境齐读

喜欢这首诗吗?这首诗能千古流传自有它的妙处。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多么感人,直上银河又是多么浪漫的想象,今天让我们用心来品味这首诗,体会它的韵味。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风簸是什么意思?

如今直上银河上,同到牵牛织女家

思考,讨论:牛郎织女的家是什么样的?想象一下。

6、总结

这首诗只有28个字。可诗中有景有情,(板书)情景交融。有动有静,(板书)动静相生。诗人想沿着黄河直上银河,是多么浪漫的想象啊,可见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最后让我们再来背诵这首诗,记住诗中的水,记住诗中的情。配乐齐背古诗

7、作业设计

我让学生回家把这首诗默写下来,并以自己的理解给它配一幅自己喜欢的画。

七、板书设计

略。

《浪淘沙》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浪淘沙》是国家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首古诗,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名诗篇。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一样,着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紧接着著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再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形象化。在王之涣、李白之外,另辟一条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全诗立意新颖,思想深刻,明快清新。表现了诗人奋发有力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二、说学情

学生在经过了五年的语文学习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诗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能通过资料以及对背景的了解对诗歌的大意进行自学理解。但同时,学生还存在理解诗歌有时不够深入,缺乏自己的思考过程,特别是在体悟诗歌情境上有着明显的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赏析诗歌的意识和习惯的同时,需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更好的建构起诗中情境画面,让学生由诗句产生丰富的联想,体会诗歌的意象美。

三、说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根据教学大纲对六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的现状,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包含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试着背诵。

3、如情入景地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

教学重难点

体会黄河奋发有力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四、说教学方法

1、设计理念

本设计旨在抓住诗文的韵味和情味,引导学生走进乞巧,感受乞巧节的盛况,品味人们对幸福的向往。本课教学致力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展开丰富想象,体验和感悟诗情画意;同时合理运用相关资料,丰富教育资源,拓展诗歌的文化内涵,增加课堂情趣,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2、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古诗的特点,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为:

(1)设境想象法:运用画面创设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学生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受到美的熏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得到发展。

(2)重点字词剖析法: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诗中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3)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积累。

五、说学法

学习古诗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内容理解方面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我确立了以学定教的主导思想,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上,以学生的独特体验为主,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力求使课堂体现一个全体学生积极学、**学、创造性地学的过程,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每一个孩子都愿意去做发现者,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理解诗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体验,不做**的讲解,特别是学习《浪淘沙》时,诗中所阐述的道理让学生自己体会,教师相机指导,做到让孩子有自己的收获。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展示黄河的视频,学生观看后教师导入。黄河,是**民族的摇篮,它源远流长,一泻千里。远远望去,只见它蜿蜒曲折,奔流于万山丛中。仿佛由天上流来,又仿佛流向天外。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地上奔涌的黄河与天空浮动的白云,使人感到宇宙的宏大与旷阔。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刘禹锡的《浪淘沙》。(让学生观看视频,意在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对黄河有了直观地了解。)

(二)自主学习

A、交流资料。

1、介绍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至今广为传唱。

2、补充介绍。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直上银河:传说汉武帝派张骞(qiān)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多月,张骞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见到织女。

(3)牵牛、织女:即牵牛星、织女星。古代神话把这两颗星宿说成牛郎、织女,他们结成夫妻,因触怒王母,被分隔在银河*,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六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阅历认知经验。所以,在课前应指导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利用课外知识的学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反复咏诵诗歌,从中感悟、加深理解。运用多**教学,激发兴趣,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收集资料时,老师也能加入到收集资料的行列中来,为学生提供一个范例,可更好地调动学生收集资料的积极性,这样既填补了课堂的空白,又能增加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

B、朗诵诗歌,初步感知诗意。

1、可用齐读、男女生分读、**读等方式,让学生对诗歌内容初步掌握。

2、感知诗歌内容。“九曲黄河万里沙”,写黄河弯弯曲曲地流经万里,夹带着大量泥沙。“浪淘”,波浪翻卷;“风簸”,风浪滚动。“浪淘风簸自天涯”,写黄河波涛汹涌,来自天边。“如今直上银河去”,是诗人一种浪漫的想象,说黄河一直走到银河那里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地说可以到达牛郞和织女的家了。前两句描写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黄河源远流长,仿佛是从银河里流下来的。这首诗运用浪漫**手法,描绘了黄河的雄伟瑰丽。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只有在朗读(或吟诵)中才能充分发挥诗歌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也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辨味诗的语言,才能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所以古诗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反复朗读。

本课朗读,我设计了“齐读、男女生分读、**读等方式,让学生对诗歌内容初步掌握,初步把握情感基调。在学生充分诵读中最终达到心领神会的地步。学生经历这个熏陶感染的过程,民族文化就会最终融入到学生的血液中,为他们的生命打上鲜明的民族底色。

(三)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从而深入诗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1、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2、本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

4、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联系对古诗已有的认知水*,反复诵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展开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教师可以挖掘学生学习古诗的经验,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学诗的方法,在课堂上创设出一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互助,充满人文气息的合作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问:谁还知道哪些诗人歌颂,赞美黄河的优美诗句呀?课件展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等诗句。

【在学生充分诵读诗句,深入体会诗句的意境后,通过对这些诗句的欣赏,升华主题,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感受到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以及奔流不息的动态美,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的静态美。】

(四)推荐阅读

刘禹锡的《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

(五)拓展作业

1、诵诗会:把自己积累的有关黄河的诗句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2、继续搜集有关黄河的诗句。传说,谚语、歌词准备举办一次“黄河,伟大的母亲!”手抄报。(课内外相结合。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这个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能背诵积累一些古典诗文,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本课古诗教学中让学生搜集一些描写黄河的诗句,多读,多记,重视了背诵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万汇凭吞吐”。)

七、说板书设计

黄河——银河——牛郎、织女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体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有机**。

上一篇:凤凰涅盘浴火重生

下一篇:新娘不是我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