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二首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翻译
我这白发稀疏的老头幽住在镜湖旁,只有公正的天地能洞察我报国无门的忠肝义肠。
遭难的苏武熬住了十数年吞毡咽雪的风霜,忧愤的张巡面对叛贼恨得把牙齿咬碎嚼光。
丝丝的春雨飘洒在上林苑的乱草上,清冷的夜月照见了洛阳宫的'断砖破墙。
我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纵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
岁月流逝,挡不住镜里会照出两鬓秃残的模样,自信我的报国红心却依然忠贞刚强!
年老了就该不穿紧身的军装,但悲愤常在,还要让寒光闪闪的宝剑刺向敌人的心脏!
曾经近十年驻守在遥远的的博岭的前哨,还要到万里皋兰跃马横枪实现我宏伟的理想!
古往今来征战的事无休无止地发生在边远地方,谁能料到现在却让我在这里袖手观望!
注释
萧萧: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泽中:陆游所住三山别业,南为鉴湖,北为大泽(今为蜻蜓湖),故曰。
鉴:照。
孤忠:忠心耿耿而得不到**。
餐毡:指身居异地,茹苦含辛﹐而心向朝廷。
春芜:春草。
上林苑:秦时宫苑名,在陕西省。泛指皇家园林。当时在***。
颓垣:断墙残壁。
洛阳宫:汉时东都洛阳的宫殿。当时在***。
鬼雄:鬼中豪杰。《九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寸心:微小的心意。
衰迟:衰老。
戎衣:军衣。
的博:又作“滴博”,山岭名,在四川理番县东南。这里泛指川陕。
壮图:宏伟的意图。
皋兰:山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南。
关河:关山河川。
袖手看:袖手旁观。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春天,此时陆游73岁,在山阴三山别业。诗人在故乡领取祠禄,已进入第八个年头,杀敌报国的情思不时涌动心间。此年开春以后,一连写下《北望》、《长歌行》、《书志》、《残梦》等诗篇,而这两首诗也是作者悲愤无限而创作的作品。
赏析
陆游曾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渭南文集》卷十五《澹斋居士诗序》)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陆游经常在作品中抒发出浓勃深沉的积愤。这两首所抒发的,“就是塞上长城空自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愤。
前一首抒发自己的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不被人理解的愤懑。其时,诗人年迈力衰,远离朝廷。他想到,光阴既不待我,衷肠亦无处可诉,只好凭天地来鉴察自己的一片孤忠。紧接着,诗人抚今追昔,想起了古人。苏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安史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齿吞牙,不屈而死。作者的耿耿孤忠,不减他们二人,有天地可鉴。此联补足上联之意。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所在之地。首二联情绪激昂,一气直下。这一联则描写细腻,对偶精工,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最后一联一吐胸臆,直点主题,语气激昂,情绪悲壮,表现了“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诗语)的英雄本色。
在第二首中,诗人的愤慨和前一首有所不同。虽然这一首似乎是承接着上一首最后两句,诗人不得不发出无可奈何的叹谓。这一篇的首联和上篇“壮心未与年俱老”句,意思一脉相承,是说对镜照容,已是两鬓苍苍,但是年华虽逝,而自己的壮心依然炽热,不减当年。第二联承上:自己迟暮衰弱,不胜戎衣,但是,悲愤存胸,宝剑在握,寒光闪烁,还是想拼一拼的。于是想起了当年之事。那时,他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为了收回失地,远戍的博,鏖战皋兰。然而,时光流逝,那自古以来的关河无穷之事,在种植身上终于无法实现。当年是壮志凌云,岂料到今日成了一个袖手旁观之人。其心情之悲痛苍凉,溢于字里行间。这便是后二联的意境。
陆游的这两首《书愤》诗,笔力雄健,气壮山河,充分地显示了他诗歌风格特征的一个主要方面。特别是其中表现出来的对国家、民族的每饭不忘、终生难释的深厚情意,更是陆游整个创作中的精华所在。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2原文: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差不多?
赏析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诗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早岁”句指隆兴**(1163)他三十九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和乾道八年(1172)他四十八岁在南郑任王炎幕僚事。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以下两句分叙两次值得纪念的经历:隆兴**,主张抗金的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楼船横江,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军容甚壮。诗人满怀着收复故土的胜利希望,“气如山”三字描写出他当年的激奋心情。但不久,张浚军在符离大败,狼狈南撤,次年被罢免。诗人的愿望成了泡影。追忆往事,怎不令人叹惋!另一次使诗人不胜感慨的是乾道八年事。王炎当时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积极擘画进兵关中恢复中原的军事部署。陆游在军中时,曾有一次在夜间骑马过渭水,后来追忆此事,写下了“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独骑洮河马,涉渭夜衔枚”(《岁暮风雨》)的诗句。他曾几次亲临大散关**,后来也有“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的诗句,追写这段战斗生活。当时北望中原,也是浩气如山的。但是这年九月,王炎被调回临安,他的宣抚使府中幕僚也随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十四字中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愤激和辛酸的感情啊!
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陆游不但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可惜毕生未能一层长材。“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自许为“塞上长城”,是他毕生的抱负。“塞上长城”,典出《南史·檀道济传》,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投愤怒叱:“乃坏汝万里长城!”陆游虽然没有如檀道济的被冤杀,但因主张抗金,多年被贬,“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这种怅惘是和一般文士的怀才不遇之感大有区别的。
但老骥伏枥,陆游的壮心不死,他仍渴望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干一番与伊、吕相伯仲的报国大业。这种志愿至老不移,甚至开禧二年(1206)他已是八十二岁的高龄时,当韩佗胄起兵抗金,“耄年肝胆尚轮囷”(《观邸报感怀》),他还跃跃欲试。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3书愤二首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翻译
我这白发稀疏的老头幽住在镜湖旁,只有公正的天地能洞察我报国无门的忠肝义肠。
遭难的苏武熬住了十数年吞毡咽雪的风霜,忧愤的张巡面对叛贼恨得把牙齿咬碎嚼光。
丝丝的春雨飘洒在上林苑的乱草上,清冷的夜月照见了洛阳宫的断砖破墙。
我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纵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
岁月流逝,挡不住镜里会照出两鬓秃残的模样,自信我的报国红心却依然忠贞刚强!
年老了就该不穿紧身的军装,但悲愤常在,还要让寒光闪闪的宝剑刺向敌人的心脏!
曾经近十年驻守在遥远的的博岭的前哨,还要到万里皋兰跃马横枪实现我宏伟的理想!
古往今来征战的事无休无止地发生在边远地方,谁能料到现在却让我在这里袖手观望!
注释
萧萧: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泽中:陆游所住三山别业,南为鉴湖,北为大泽(今为蜻蜓湖),故曰。
鉴:照。
孤忠:忠心耿耿而得不到**。
餐毡:指身居异地,茹苦含辛﹐而心向朝廷。
春芜:春草。
上林苑:秦时宫苑名,在陕西省。泛指皇家园林。当时在***。
颓垣:断墙残壁。
洛阳宫:汉时东都洛阳的宫殿。当时在***。
鬼雄:鬼中豪杰。《九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寸心:微小的心意。
衰迟:衰老。
戎衣:军衣。
的博:又作“滴博”,山岭名,在四川理番县东南。这里泛指川陕。
壮图:宏伟的意图。
皋兰:山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南。
关河:关山河川。
袖手看:袖手旁观。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春天,此时陆游73岁,在山阴三山别业。诗人在故乡领取祠禄,已进入第八个年头,杀敌报国的情思不时涌动心间。此年开春以后,一连写下《北望》、《长歌行》、《书志》、《残梦》等诗篇,而这两首诗也是作者悲愤无限而创作的.作品。
赏析
陆游曾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渭南文集》卷十五《澹斋居士诗序》)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陆游经常在作品中抒发出浓勃深沉的积愤。这两首所抒发的,“就是塞上长城空自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愤。
前一首抒发自己的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不被人理解的愤懑。其时,诗人年迈力衰,远离朝廷。他想到,光阴既不待我,衷肠亦无处可诉,只好凭天地来鉴察自己的一片孤忠。紧接着,诗人抚今追昔,想起了古人。苏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安史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齿吞牙,不屈而死。作者的耿耿孤忠,不减他们二人,有天地可鉴。此联补足上联之意。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所在之地。首二联情绪激昂,一气直下。这一联则描写细腻,对偶精工,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最后一联一吐胸臆,直点主题,语气激昂,情绪悲壮,表现了“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诗语)的英雄本色。
在第二首中,诗人的愤慨和前一首有所不同。虽然这一首似乎是承接着上一首最后两句,诗人不得不发出无可奈何的叹谓。这一篇的首联和上篇“壮心未与年俱老”句,意思一脉相承,是说对镜照容,已是两鬓苍苍,但是年华虽逝,而自己的壮心依然炽热,不减当年。第二联承上:自己迟暮衰弱,不胜戎衣,但是,悲愤存胸,宝剑在握,寒光闪烁,还是想拼一拼的。于是想起了当年之事。那时,他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为了收回失地,远戍的博,鏖战皋兰。然而,时光流逝,那自古以来的关河无穷之事,在种植身上终于无法实现。当年是壮志凌云,岂料到今日成了一个袖手旁观之人。其心情之悲痛苍凉,溢于字里行间。这便是后二联的意境。
陆游的这两首《书愤》诗,笔力雄健,气壮山河,充分地显示了他诗歌风格特征的一个主要方面。特别是其中表现出来的对国家、民族的每饭不忘、终生难释的深厚情意,更是陆游整个创作中的精华所在。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阅读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1)
——《书事》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书事》原文及翻译赏析1年代:唐
作者:王维
内容: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赏析: 这是一首即事写景之作。题为“书事”,是诗人就眼前事物抒写自己顷刻间的感受。 开头两句,写眼前景而传心中情。蒙蒙细雨刚刚停止,天色转为轻阴。雨既止,诗人便缓步走向深院。是到外面去散心吗?不,虽是白昼,还懒得去开那院门。这里“阁”,同“搁”,意谓停止。用在此处别有趣味,仿佛是轻阴迫使小雨停止。淡淡两句,把读者带到一片宁静的小天地中,而诗人好静的个性和疏懒的情调也在笔墨间自然流露。三四两句变*淡为活泼,别开生面,引人入胜。诗人漫无目的在院内走着,然后又坐下来,观看深院景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茸茸的青苔,清新可爱,充满生机。看着,看着,诗人竟产生一种幻觉:那青苔好象要从地上蹦跳起来,象天真烂漫的孩子,亲昵地依偎到自己的衣襟上来。这种主观幻觉,正是雨后深院一派地碧苔青的幽美景色的夸张反映,有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静。青苔本是静景,它怎能给诗人以动的幻觉呢?要知道,经过小雨滋润过的青苔,轻尘涤净,格外显得青翠。它那鲜美明亮的色泽,特别引人注目,让人感到周围的一切景物都映照了一层绿光,连诗人的衣襟上似乎也有了一点“绿意”。这是自然万物在宁静中蕴含的生机。诗人捕捉住触发灵感的诗意,通过移情作用和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欲上人衣来”这一神来之笔,巧妙地表达自己欣喜、抚爱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 这首小诗神韵天成,意趣横生。诗人从自我感受出发,极写深院青苔的美丽、可爱,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深院小景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既宁静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意境。
《书事》原文及翻译赏析2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古诗简介
《书事》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是《全唐诗》的第128卷第64首诗。诗人借写幻觉,表现出色彩奇妙的运动。前两句写眼前景而传心中情。末两句变*淡为活泼,别开生面,引人入胜。通过苍苔翠色,反衬出自己空寂的心境。诗人写物象的色彩,不仅能写出它的浓淡、深浅、明暗,写出不同色彩的映衬、对照,还能写出色彩的动静,甚至将色彩拟人化,使它具有性灵。再以移情和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从而巧妙地表达自己新奇独特的感受,透露自己内心的感情奥秘。
翻译/译文
细雨初停,天尚微阴。尽管在白昼,还是懒得开院门。
坐下来静观苍苔,那可爱的绿色简直要染到人的衣服上来。
注释
书事:书写眼前所见的事物。
轻阴:微阴。
阁:同“搁”,阻止,延滞,停下来的意思。这句说,细雨初停,天尚微阴。
慵(yōng):懒。这句说尽管在白昼,还是懒得开院门。
坐看。坐下来看。
欲:简直要。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即事写景之作。题为“书事”,是诗人就眼前事物抒写自己顷刻间的感受。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写眼前景而传心中情。蒙蒙细雨刚刚停止,天色转为轻阴。雨既止,诗人便缓步走向深院。他不是到外面去散心。虽是白昼,还懒得去开那院门。诗人用了一个“阁”字,表现出自己的主观感受。“阁”字用在此处别有趣味,仿佛是轻阴迫使小雨停止。淡淡两句,把读者带到一片宁静的小天地中,而诗人好静的个性和疏懒的情调也在笔墨间自然流露。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变*淡为活泼,别开生面,引人入胜。诗人漫无目的在院内走着,然后又坐下来,观看深院景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茸茸的青苔,清新可爱,充满生机。那青苔太绿了,诗人竟然产生幻觉,觉得那青翠染湿了自己的衣服,此与《山中》诗“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主观幻觉,正是雨后深院一派地碧苔青的幽美景色的夸张反映,有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静。“欲上人衣来”这一传神之笔,巧妙地表达自己欣喜、抚爱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
青苔本是静景,它本不能给诗人以动的幻觉。经过小雨滋润过的青苔,轻尘涤净,格外显得青翠。它那鲜美明亮的色泽,特别引人注目,让人感到周围的一切景物都映照了一层绿光,连诗人的衣襟上似乎也有了一点“绿意”。这是自然万物在宁静中蕴含的生机。
诗人借写幻觉,表现出色彩奇妙的运动。通过这仿佛流动于整个空间的苍苔翠色,反衬出自己空寂的心境。诗人写物象的色彩,不仅能写出它的浓淡、深浅、明暗,写出不同色彩的映衬、对照,还能写出色彩的动静,甚至将色彩拟人化,使它具有性灵。再以移情和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从而巧妙地表达自己新奇独特的感受,透露自己内心的感情奥秘。
此诗神韵天成,意趣横生。诗人从自我感受出发,极写深院青苔的美丽、可爱,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深院小景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既宁静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意境。一个“搁”字,使阴晦的天气变得灵动,而最后一句更是神来之笔。它展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又一种风格,是王维的五绝名篇之一。
《书事》原文及翻译赏析3年代:唐
作者:王维
内容: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赏析: 这是一首即事写景之作。题为“书事”,是诗人就眼前事物抒写自己顷刻间的感受。 开头两句,写眼前景而传心中情。蒙蒙细雨刚刚停止,天色转为轻阴。雨既止,诗人便缓步走向深院。是到外面去散心吗?不,虽是白昼,还懒得去开那院门。这里“阁”,同“搁”,意谓停止。用在此处别有趣味,仿佛是轻阴迫使小雨停止。淡淡两句,把读者带到一片宁静的小天地中,而诗人好静的个性和疏懒的情调也在笔墨间自然流露。三四两句变*淡为活泼,别开生面,引人入胜。诗人漫无目的在院内走着,然后又坐下来,观看深院景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茸茸的青苔,清新可爱,充满生机。看着,看着,诗人竟产生一种幻觉:那青苔好象要从地上蹦跳起来,象天真烂漫的孩子,亲昵地依偎到自己的衣襟上来。这种主观幻觉,正是雨后深院一派地碧苔青的幽美景色的夸张反映,有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静。青苔本是静景,它怎能给诗人以动的幻觉呢?要知道,经过小雨滋润过的'青苔,轻尘涤净,格外显得青翠。它那鲜美明亮的色泽,特别引人注目,让人感到周围的一切景物都映照了一层绿光,连诗人的衣襟上似乎也有了一点“绿意”。这是自然万物在宁静中蕴含的生机。诗人捕捉住触发灵感的诗意,通过移情作用和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欲上人衣来”这一神来之笔,巧妙地表达自己欣喜、抚爱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 这首小诗神韵天成,意趣横生。诗人从自我感受出发,极写深院青苔的美丽、可爱,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深院小景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既宁静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意境。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2)
——《书愤》原文及译文3篇
《书愤》原文及译文1原文:
书愤
陆游〔宋代〕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如此艰难,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自己当年曾以万里长城来自我期许,到如今鬓发已渐渐变白,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赏析:
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首诗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追叙自己早年的宏图大志和气壮如山的爱国热情。既有对世时艰难的慨叹,又有对自己当年抗金复国的壮心豪气的袒露。作者青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宏愿。孝宗即位后,陆游曾向他陈述了有关定都、备战和革新**的建议,使得朝廷主战气氛甚浓。隆兴二年春,陆游积极**爱国将领张浚北伐,符离之役失利,朝中主和**日炽,张浚被罢免,陆游也受牵连而免了官职。乾道八年,陆游抵达南郑,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八个多月的从军生涯是他一生中身临**最宝贵的时光,他身穿戎装,斗志昂扬地驰骋在西北国防**。他考察了南郑一带的山川形势和民情风俗,形成了他的“却用关中作本根”(《山南行》)的战略思想,积极向王炎陈“进取之策”,但南宋朝廷无法容忍他策划北伐的活动。最后王炎被朝廷召回,幕府也被撤散,陆游殷切收复中原的主张成为泡影,他的内心非常失望和苦闷但爱国热情并没有消减。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二句,写作者在镇江**时,雪夜遥望瓜洲渡口宋军高大战舰;在南郑**上,乘秋风,跨铁马,奔驰在大散关道上。这是陆游亲历的两次难以忘怀的抵抗金兵战斗。“瓜洲渡”在江苏省扬州市南面的瓜洲镇,此事指宋孝宗隆兴二年,陆游任镇江通判,劝说**张浚用兵,准备北伐事。“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边界,此事指宋孝宗乾道八年,陆游做王炎幕僚,曾筹划恢复中原大计,领**强渡渭水,策马直驱大散关**与金人作战。作者采用列锦手法,两句用六个名词简洁却巧妙地写出了战斗的情形和作者想抗金杀敌的心情。宋朝的**曾经在东南瓜洲渡和西北的大散关打败过金兵,一处是在冬天,一处在秋天!一次是兵船作战,一次是马队交锋。作者在追述早年的快意征战生活,流露出抗金复国的豪情壮志。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陆游不但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可惜毕生未能一展长材。“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刘宋名将檀道济典明志。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满是悲怆。这一结局,非诗人不尽志所致,非诗人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人,世事磨人。作者有心而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全诗除了巧用典故,还巧作对比,一处是理想与现实作对比,本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德抵抗金兵,但现实却是自己被排挤不能继续抗战,恢复中原愿望无法实现;二处是自己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作对比,早年是“中原北望气如山”,而到了晚年却“镜中衰鬓已先斑”,表明自己想杀敌报国却屡次遭受排挤打击的悲愤;三处是用三国诸葛亮慷慨北伐同当今南宋朝廷妥协不抵抗作对比,以古鉴今,褒贬分明。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陆游。这些诗句皆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创作背景:
公元1186年(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到山河破碎,国家动荡,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书愤》原文及译文2《书愤其一》原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其一》注释
①书愤:抒发义愤。书:写。
②早岁:早年,年轻时。
③气如山: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
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州渡江南下攻建康(今南京),被宋军击退。第二年,宋将吴璘从西北**出击,收复了大散关。楼船,高大的战船。瓜州,在今江苏邗江南大运河入长江处,为江防要地。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军事重地。
⑤塞上长城: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塞上长城”是用南朝宋文帝冤杀大将檀道济,檀在死前怒斥“乃坏汝万里长城”的典故。这里作者用作自比,现比喻收边御敌的将领。
⑥出师一表:指诸葛亮在蜀汉建兴五年(227)三月**伐魏前所作《出师表》。
⑦衰(shuāi)鬓:苍老的鬓发。
⑧空自许:白白地自许
⑨堪:能够。
⑩伯仲间:意为可以相提并论。伯仲,原是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
《书愤其一》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洲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书愤其一》赏析
本诗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又妙在对仗工整,顿挫铿锵,且一气贯注,组接无痕,以其雄放豪迈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联。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何等气魄!诗人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郁愤?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何啻于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2]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仿诸葛亮,施展抱负。
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书愤其一》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书愤》原文及译文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赏析】
这首陆游的晚年之作,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激昂中透着悲怆。
年轻时不知道世事艰难,满怀兵定中原之干云豪气。雪夜驾战船巡视瓜州渡,秋风驭铁马缰大散关。胸中自有万里长城,自认可以保疆卫国,恨不能仿效诸葛卧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白发照镜,国未复、民流离,壮志难酬!
诗中“气如山”之“气”可解释成“志气”“壮气”“豪气”。
首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一句,暗写诗人晚年已知世事艰难并流露出愤激不*之意,感叹自己早年不懂得世事的艰难。第二句“中原北望气如山”,“气”字可解释成“志气”“壮气”“豪气”等,全句可解释为“北望中原产生决心恢复失地的英雄豪气如山”。
颔联用了“列锦”手法(即意象直接组合),把分别表示**、时令,地名的名词并列叠加在一起,构成了雄健激越的艺术画面:乘楼船,冒夜雪,奋战在瓜洲渡;骑铁马,顶秋风,激战于大散关。这两句诗,洋溢着战斗的豪情,展示出报效祖国的雄心。句中的“气”字解释为“志气”“壮气”“豪气”,才更能与颔联昂扬之气、雄浑之境相“匹配”:首联为概述早年的豪情壮志,颔联是诗人恢复之志的具体化。
律诗,在章法上颇讲究起承转合。本诗第二句中的“气”字唯有解释为“志气”“壮气”“豪气”等,才能构成突“转”,使得诗歌前两联与后两联形成强度对比,吻合起承转合的章法。首联写早年胸怀收复中原的如山气概,是起;颔联回顾铁马秋风的战斗经历,是承;颈联抒写壮志难伸的悲愤,是转;尾联于感叹无人可与诸葛亮比肩中流露出悲怆之情,却又不失豪壮之气,是合。
特殊是“塞上长城”典故的使用,诗人是以檀道济自况。这种比况,当有首、颔两联“英雄豪气”的奠基与辉映才能够使怀有满腔爱国热忱的诗人形象更加鲜明,更加丰满。
陆游生于北宋末年,少年受爱国思想的熏陶。虽为官屡遭贬黜,却有不失恢复之志的性情操守。这种“气”表现在诗中,便具有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巨大精神力量,这是陆游诗歌的内核,体现了他的诗歌风格。《书愤》第二句“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字,当是具有阳刚与健美的英雄豪气,它集中反映了诗人早年的书生意气和志士愿望。正是早年这种意气的浓烈和愿望的宏大,才使得诗人在鬓发斑白的晚年因“塞上长城空白许”而倍感人生失意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苦痛,于是胸腔中涌动出无法抑制的悲伤、怨愤之情。这种因心理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而产生的失落与悲愤,凸现了诗歌的题目——“书愤”。
尾联,诗人引用诸葛亮的典故,感叹自己不能像诸葛亮一样实现“北伐”愿望而流露出失意、悲怆之情,也体现了诗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腔爱国情怀。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3)
——陆游《书愤》原文及赏析 (菁选3篇)
陆游《书愤》原文及赏析1原文: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差不多?
赏析1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诗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早岁”句指隆兴**(1163)他三十九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和乾道八年(1172)他四十八岁在南郑任王炎幕僚事。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以下两句分叙两次值得纪念的经历:隆兴**,主张抗金的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楼船横江,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军容甚壮。诗人满怀着收复故土的胜利希望,“气如山”三字描写出他当年的激奋心情。但不久,张浚军在符离大败,狼狈南撤,次年被罢免。诗人的愿望成了泡影。追忆往事,怎不令人叹惋!另一次使诗人不胜感慨的是乾道八年事。王炎当时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积极擘画进兵关中恢复中原的军事部署。陆游在军中时,曾有一次在夜间骑马过渭水,后来追忆此事,写下了“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独骑洮河马,涉渭夜衔枚”(《岁暮风雨》)的诗句。他曾几次亲临大散关**,后来也有“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的诗句,追写这段战斗生活。当时北望中原,也是浩气如山的。但是这年九月,王炎被调回临安,他的宣抚使府中幕僚也随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十四字中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愤激和辛酸的感情啊!
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陆游不但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可惜毕生未能一层长材。“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自许为“塞上长城”,是他毕生的抱负。“塞上长城”,典出《南史·檀道济传》,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投愤怒叱:“乃坏汝万里长城!”陆游虽然没有如檀道济的被冤杀,但因主张抗金,多年被贬,“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这种怅惘是和一般文士的怀才不遇之感大有区别的。
但老骥伏枥,陆游的壮心不死,他仍渴望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干一番与伊、吕相伯仲的报国大业。这种志愿至老不移,甚至开禧二年(1206)他已是八十二岁的高龄时,当韩佗胄起兵抗金,“耄年肝胆尚轮囷”(《观邸报感怀》),他还跃跃欲试。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赏析2
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半叙述早年决心收复失地的壮志雄心,后半感叹时不再来,壮志难酬。“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金戈铁马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
艺术特色
诗的开头写的是年青时的认识和志向。“哪知世事艰”,即不知道世事的艰难。事实上要恢复中原,就会受到投降派的阻饶、破坏。因此,一个“艰”字就饱含着对朝廷屈辱投降的激愤,也包含着报国无门的无奈。然而,在那时,诗人渴望恢复中原的豪气却像山一样。这一比喻非常奇特而贴切,可以从山之高联想到豪气万丈,壮志凌云。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书愤》原文及赏析2原文: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差不多?
赏析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诗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早岁”句指隆兴**(1163)他三十九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和乾道八年(1172)他四十八岁在南郑任王炎幕僚事。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以下两句分叙两次值得纪念的经历:隆兴**,主张抗金的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楼船横江,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军容甚壮。诗人满怀着收复故土的胜利希望,“气如山”三字描写出他当年的激奋心情。但不久,张浚军在符离大败,狼狈南撤,次年被罢免。诗人的愿望成了泡影。追忆往事,怎不令人叹惋!另一次使诗人不胜感慨的是乾道八年事。王炎当时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积极擘画进兵关中恢复中原的军事部署。陆游在军中时,曾有一次在夜间骑马过渭水,后来追忆此事,写下了“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独骑洮河马,涉渭夜衔枚”(《岁暮风雨》)的诗句。他曾几次亲临大散关**,后来也有“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的诗句,追写这段战斗生活。当时北望中原,也是浩气如山的。但是这年九月,王炎被调回临安,他的宣抚使府中幕僚也随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十四字中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愤激和辛酸的感情啊!
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陆游不但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可惜毕生未能一层长材。“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自许为“塞上长城”,是他毕生的抱负。“塞上长城”,典出《南史·檀道济传》,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投愤怒叱:“乃坏汝万里长城!”陆游虽然没有如檀道济的被冤杀,但因主张抗金,多年被贬,“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这种怅惘是和一般文士的怀才不遇之感大有区别的。
但老骥伏枥,陆游的壮心不死,他仍渴望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干一番与伊、吕相伯仲的报国大业。这种志愿至老不移,甚至开禧二年(1206)他已是八十二岁的高龄时,当韩佗胄起兵抗金,“耄年肝胆尚轮囷”(《观邸报感怀》),他还跃跃欲试。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陆游《书愤》原文及赏析3原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早岁:早年,年轻时。那:即“哪”。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气,气概。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楼船”句:此时作者三十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宋孝宗隆兴**(1163),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亲率水兵乘楼船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但不久兵败符离,收复故土的愿望化为泡影。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靠一组人的脚力踩踏前行。车船在宋代盛极一时。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铁马”句: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谋划恢复中原之事。陆游人其军幕,并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赴南郑(今陕西汉中)。其间,他曾亲临大散关**,研究抗敌策略。但不久王炎调回京城。收复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塞上”句:意为作者徒然地自许为是“塞上长城”。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名世:名传后世。堪:能够。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杜甫《咏怀古迹》诗之五称赞诸葛亮说:“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早岁:早年,年轻时。那:即“哪”。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气,气概。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楼船”句:此时作者三十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宋孝宗隆兴**(1163),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亲率水兵乘楼船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但不久兵败符离,收复故土的愿望化为泡影。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靠一组人的脚力踩踏前行。车船在宋代盛极一时。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铁马”句: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谋划恢复中原之事。陆游人其军幕,并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赴南郑(今陕西汉中)。其间,他曾亲临大散关**,研究抗敌策略。但不久王炎调回京城。收复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塞上”句:意为作者徒然地自许为是“塞上长城”。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名世:名传后世。堪:能够。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杜甫《咏怀古迹》诗之五称赞诸葛亮说:“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早岁:早年,年轻时。那:即“哪”。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气,气概。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楼船”句:此时作者三十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宋孝宗隆兴**(1163),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亲率水兵乘楼船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但不久兵败符离,收复故土的愿望化为泡影。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靠一组人的脚力踩踏前行。车船在宋代盛极一时。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铁马”句: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谋划恢复中原之事。陆游人其军幕,并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赴南郑(今陕西汉中)。其间,他曾亲临大散关**,研究抗敌策略。但不久王炎调回京城。收复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塞上”句:意为作者徒然地自许为是“塞上长城”。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名世:名传后世。堪:能够。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杜甫《咏怀古迹》诗之五称赞诸葛亮说:“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译注参考:
1、 程千帆.古诗今选:凤凰出版社,20xx:532-533
2、 何小颜.豪放诗三百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152
3、 邹志方.陆游诗词选:**书局,20xx:106-108
4、 张永鑫.陆游诗词选译:巴蜀书社,1990:150-152
译文及注释
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显示全部
赏析
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半叙述早年决心收复失地的壮志雄心,后半感叹时不再来,壮志难酬。“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金戈铁马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 显示全部
艺术特色
诗的开头写的是年青时的认识和志向。“哪知世事艰”,即不知道世事的艰难。事实上要恢复中原,就会受到投降派的阻饶、破坏。因此,一个“艰”字就饱含着对朝廷屈辱投降的激愤,也包含着报国无门的无奈。然而,在那时,诗人渴望恢复中原的豪气却像山一样。这一比喻非常奇特而贴切,可以从山之高联想到豪气万丈,壮志凌云,也... 显示全部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显示全部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4)
——《书愤》作品及对照翻译3篇
《书愤》作品及对照翻译1出处或作者:陆游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作品及对照翻译2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差不多?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5)
——断句原文翻译及赏析
断句原文翻译及赏析1断句 南北朝 刘昶
白云满鄣来,黄尘暗天起。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断句》注释
1.断句:近似于绝句,通常四句。
2.鄣(zhāng):边塞险要的城堡。
3.绝:堵绝。
《断句》译文
白云掩没城堡漫卷而来,昏暗的烟尘从天边浮起。
四壁关山已把行路阻绝,故乡遥遥又何止几千里。
《断句》赏析
刘昶在宋不以诗名,这首《断句》是他流传下来的唯一诗篇。这首诗同项羽的《垓下歌》一样,具有撼山动地的感人力量。*时不知书的项羽在重兵围困、四面楚歌的情况下,面对宝马美姬,悲从中来,慷慨而歌,唱出了震撼千古的绝唱。刘昶也是在有**投、有家难奔的绝境之中,唱出这悲壮激昂,左右莫不哀哽的悲歌的,这是诗人真实感情的流露。况周颐在《蕙风词话》所说的:“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也就是指的这种情形。
刘昶在自己的国家里无法立足,不得已仓惶出逃,而所投奔的恰恰又是自己的敌国,此去的前途危险难测,或许,等待着他的也是杀头。尽管如此,自己还必须尽快往前赶,因为后路已经断绝,向前毕竟还有一线生机,这渺茫的希望在激励着他一路狂奔。身陷绝境的刘昶,当时的惶急悲愤是不言而喻的。诗的前三句,集中笔力,以浓重的色彩,描绘出刘昶奔亡途中的景物:白云从群峰迭嶂里涌出,尘土遮天蔽日而起,四面山势陡峭,道路断绝,前途是如此暗淡,周围是如此险阻,正是诗人当时处境的形象描绘。“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此时四周的景致,实际上也正是刘昶此时心情的写照。面对如此惨淡的景物,顿时激起诗人内心感情的波涛。故乡,自己生长爱恋的地方,如今就要一朝远离,也许永远也见不到了,而自己的妻子和母亲,都还留在故乡,生死未卜,这就更加增添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怀念和担忧。 “故乡几千里”,正是诗人发自内心深处的悲愤呼声。
这首诗不以词藻妍丽取胜,而以悲壮激越的声调感人,“天予真情,发言自高。”(皎然《诗式》)刘昶为当时情势所激,将满腔悲愤随口倾吐,无暇雕饰,反使此诗成为绝唱,这在日趋华靡的刘宋诗坛尤其显得难能可贵。刘宋时期,诗坛虽然初步摆脱了玄言诗的桎梏,但很快又染**追求词藻典故的风气。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曾指出当时诗人“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的不良倾向。钟嵘也批评“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抄”(《诗品序》)。刘昶的《断句》却能不受当时诗风的影响,直接继承“左思风力”(钟嵘《诗品序》)和刘琨悲壮清刚之气,从而使这首诗表现出了与当时诗风截然不同的独特风格。
这首诗在写法上也具有独特之处,并给唐人以直接影响。“断句”亦即“绝句”,是唐人绝句的滥觞。唐人绝句有不少是效法六朝的。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沈德潜曾评道:“三句说盛,一句说衰,其格独创。”但李白此诗在格式上有着刘昶《断句》的明显影响,只是将刘诗的“三句写景,一句抒情”换成了“三句说盛,一句说衰。”这种格式不同于一般绝句的写法,不是在绝句的第三句而是在末句才转换辞意。诗人要竭尽全力在前三句中将诗意的一方面写尽写透,以便积蓄力量,满弓待发,然后笔锋突然一转,在结句将主题跌出,从而更加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种写法需要诗人具有扭转千斤的大力量,大气概,在绝句的创作中无疑是独特的,但首创这种格式的,不是李白,而应归之于刘昶。
《断句》名家点评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教授赵宗乙:末二句写关山高耸入云,往四面看都给人以隔绝之感,诗人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对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故乡的思念之情,便油然而生了。这种四顾没有出路的自然环境,正是诗人当时所处环境的象征与写照。(《**语海第3册》)
《断句》创作背景
刘昶是南朝宋文帝的第九个儿子,元嘉中封义阳王。宋废帝子业继位,为徐州刺史。废帝刘子业是个凶*过于桀纣的暴君,继位后大肆屠戮宋室宗亲和朝臣,刘昶也是他准备捕杀的对象。据《南史·刘昶传》载:废帝派大军征讨刘昶,“昶即起兵,统内诸郡并不受命,昶知事不捷,乃夜开门奔魏,弃母妻,唯携妾一人,作丈夫服,骑马自随。在道慷慨为断句曰:‘白云……’因把姬手,南望恸哭,左右莫不哀哽,每节悲恸,遥拜其母。”
据此可推此诗作于永光**(465年)九月。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6)
——月出原文、翻译及赏析
月出原文、翻译及赏析1月出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译文
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多么素净的月光,照见你妩媚的脸庞.你娴雅婀娜的倩影,牵动我纷乱的愁肠!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见你亮丽的脸庞,你娴雅轻盈的倩影,牵动我焦盼的愁肠!
注释
①皎:毛传:“皎,月光也。”谓月光洁白明亮。关于诗的主题,《毛诗序》认为是讽刺陈国**者“好色”,朱熹《诗集传》谓“此亦男女相悦而相念之辞”。高亨《诗经今注》认为描绘“陈国**者,杀害了一位英俊人物”。现在多认为是月下相思的爱情诗。②佼(jiāo):同“姣”,美好。“佼人”即美人。僚:同“嫽”,娇美。③舒:舒徐,舒缓,指从容娴雅。窈纠:与第二、三章的“懮(yǒu)受”、“夭绍”,皆形容女子行走时体态的曲线美。④劳心:忧心。悄:忧愁状。⑤懰(liǔ):妩媚。⑥慅(cǎo):忧愁,心神不安。⑦照:照耀(大地)。⑧燎:明也。一说姣美。⑨惨(zào):当为“懆(cǎo)”,焦躁貌。
赏析: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如果把这里所说的“人”理解为审美的人,把这里所说的“月”理解为人的审美对象的月,那么是谁第一个用含情脉脉的审美的眼光观照月亮?是谁第一个在这冰冷的自然之物中发现了温情的诗意?是谁最先把它从“远在天边”拉到“近在眼前”,贴近人们的心灵?就作为审美意识的载体和结晶的文学作品来说,应是这首《月出》的作者。
每首诗都有自己的意境,自己的情调。*古代咏月的诗篇真是积案盈箱,汗牛充栋,比如《古诗十九首》的“明月何皎皎”、“明月皎夜光”,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及李白的《古朗月行》、杜甫的《闺中望月》,等等等等,不管它们如何变换着视角,变换着形式,变换着语言,但似乎都只是一种意境,一种情调,即迷离的意境,怅惘的情调。这种意境与情调,最早也可以追溯到《月出》。
《月出》的意境是迷离的。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说它“从男意虚想,活现出一月下美人”。诗人思念他的情人,是从看到冉冉升起的皎月开始的。也许因为月儿总是孤独地悬在无垠的夜空,也许因为它普照一切,笼盖一切,所谓“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月下怀人的作品总给人以旷远的感觉。作者的心上人,此刻也许就近在咫尺,但在这朦胧的月光下,又似乎离得很远很远,真是“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长相思》)。诗人“虚想”着她此刻姣好的容颜,她月下踟躅的婀娜倩影,时而分明,时而迷茫,如梦,似幻。
《月出》的情调是惆怅的。全诗三章中,如果说各章前三句都是从对方设想,末后一句的“劳心悄兮”、“劳心慅兮”、“劳心惨兮”,则是直抒其情。这忧思,这愁肠,这纷乱如麻的方寸,都是在前三句的基础上产生,都由“佼人”月下的倩影诱发,充满可思而不可见的怅恨。其实这怅恨也已蕴含在前三句中:在这静谧的永夜,“佼人”为何月下独自地长久地徘徊,一任夜风拂面,一任夕露沾衣?她也是在苦苦地思念着自己。这真是“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春江花月夜》)。
与迷茫的意境和惆怅的情调相适应,《月出》的语言是柔婉缠绵的。通篇各句皆以感叹词“兮”收尾,这在《诗经》中并不多见。“兮”的声调柔婉、*和,连续运用,正与无边的月色、无尽的愁思相协调,使人觉得一唱三叹,余味无穷。另外,形容月色的“皎”、“皓”、“照”,形容容貌的“僚”、“懰”、“燎”,形容体态的“窈纠”、“懮受”、“夭绍”,形容心情的“悄”、“慅”、“惨”,在古音韵中或属宵部韵或属幽部韵,而宵、幽韵可通,则此诗可谓一韵到底,犹如通篇的月色一样**。其中“窈纠”、“懮受”、“夭绍”俱为叠韵词,尤显缠绵婉约。其实,这些词意的细微差异现在已很难说清。后人连篇累牍的解释,坦率地说,未尝没有望文生义、强作解人之嫌,当然这也是不得已的事。如今读者应当而且只能根据全诗的意境和情调去心领神会。不过这也恰巧可以发挥读者的想像,填补时间的.变迁所造成的意义空白。
望月怀人的迷离意境和伤感情调一经《月出》开端,后世的同类之作便源源不断,焦竑《焦氏笔乘》说:“《月出》见月怀人,能道意中事。太白《送祝八》‘若见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窥明月’,子美《梦太白》‘落月满屋梁,犹疑见颜色’,常建《宿王昌龄隐处》‘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王昌龄《送冯六元二)‘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清光比故人,豁然展心悟’,此类甚多,大抵出自《陈风》也。”姚舜牧《重订诗经疑问》也说:“宋玉《神女赋》云:‘其始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正用此诗也。”他们举出的例子,只是其中一部分罢了。而这些滥觞于《月出》的望月怀人诗赋作品,总能使人受到感动与共鸣,这也正如月亮本身,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扩展7)
——樵夫原文翻译及赏析
樵夫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
樵夫词
清代: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译文: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在白云之中捡青槐枝,经常进入深林中连鸟都不会起疑心。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无意之间身上带着几朵花,连落在花上的蝴蝶也被他用肩膀“挑”了下来。
注释:
白云堆里捡青槐(huái),惯入深林鸟不猜。
惯:****,积久成性;习惯。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赏析:
这是一首唯美的诗歌,通篇采用白描手法,通过对樵夫打柴以及下山回家情景的生动描写,营造了明净、清幽的意境,成功地刻画了樵夫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樵夫式”的**生活的向往。诗歌情景交融、诗意浓厚、独具匠心,具有意境美、人物美、生活美的特点,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意境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歌的意境清、静、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远处,早晨的山林,干净清爽,幽深宁静,白雾升腾弥漫,雪白明丽,与苍翠的山林辉映成趣。鸟鸣声声,打破了山林的沉寂,使原本清净的山林,显得更加清幽。近处,樵夫挑着柴禾,挑着翩翩起舞的蝴蝶而归。远景近景,色调分明,布局巧妙;静景动景,搭配**,烘托有致,仿若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画。这幅美丽的画卷,情景交融,美化了樵夫劳动生活的场景,使樵夫艰辛的劳动富有诗情画意,令人神往。
人物美:诗人理想的艺术形象
山林茂密,雾霭升腾,樵夫在雾霭中拾柴的身影若隐若现,那一低头、一弯腰、一伸手的动作是那么的舒展,那么的惬意。他哪里是在拾柴,简直就是传说中的神仙在云中漫步。樵夫是山林受欢迎的常客。他勤劳善良,山林中的鸟雀喜欢他,和他嬉戏,与他唱和;山林中的蝴蝶亲近他,成了他的朋友,愿意和他一起回家。朴实厚道的樵夫,安贫乐道,无欲无求,与自然**相处,生活回报了他美丽“蝴蝶”。巧妙的景物描写与人物刻画,使诗歌的意境美与人物的心灵互相映衬,突出了樵夫形象的深刻内涵。樵夫是一个被美化的艺术形象,是诗人理想人生的寄托。诗歌中的樵夫**自在,无欲无求,乐观旷达,是诗人现实生活中久违的人,也是诗人苦苦寻觅的人。
生活美:追求随心如愿的自我
诗歌中描绘的樵夫的生活是令人羡慕的。樵夫早出晚归,一边拾柴,一边欣赏山林中的美景,还有鸟雀、蝴蝶、野花陪伴,不孤独,也不寂寞,饿了饮山泉,吃山果,累了听鸟雀唱歌。打柴回家,换取自己生活之需。生活**、快活,没有劳心之累,没有欲望之困,也没有尘世的喧嚷。生活中有鲜花,有蝴蝶,有美好的风景,追求的是*淡、真实、随心如愿的自我。这样的生活,在尘世中是无法找到的,当然也是闺阁生活无法比拟的。作者描写樵夫的美好生活,托物言志,点出自己心中理想生活的方式,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含蓄、优美,虽言志,却蕴藉深远,不显山露水,以巧妙的构思、高超的手法、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浓淡相宜、幽旷深远的山居图。使人沉醉其间,不由对山林自然之趣产生向往之情,从而令读者获得情感的体悟,审美的享受,生活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