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现代杰出诗人,冯至在四十年代的《十四行集》是直接受益于西方十四行诗而产生的,然其之所以能在艺术上如此圆熟,还归根于中国传统文学的滋养。其中,受杜甫的影响又最为深刻。无论是杜甫的人格垂范还是其诗歌观念、诗歌体式莫不深深影响着《十四行集》。
冯至;《十四行集》;杜甫作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登上文坛的诗人,冯至以《昨日之歌》和《北游及其他》奠定了他抒情诗人的地位,被鲁迅称作“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三十年代冯至留学德国,在存在主义的熏陶下他受到了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的影响,尤其是歌德和里尔克的文学思想在他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经历了十年的沉潜后,他于1941写出了《十四行集》,这是一本“沉思的诗”,虽然采用了十四行诗这种外来的诗歌形式,但却运用得自如而纯熟。冯至虽然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但是他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地将十四行诗这种外来诗体移植在中国这片文学土壤上,还得益于他深厚的传统文学涵养。其中,杜甫对他的影响最为深刻。无论是杜甫的人格力量、诗歌观念还是诗学风格都对《十四行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人格的垂范
很多论者都强调里尔克和歌德等德国诗人对冯至的影响,而忽略了杜甫在冯至诗歌创作及文学理论方面的重要性。如果说歌德和里尔克如暴风雨般震撼了冯至的心灵,那么杜甫则如阵阵春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他的灵魂。对于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染的诗人来说,冯至选择杜甫来做传是有其深层原因的。显然,杜甫与他早年所青睐的晚唐诗人存在着审美趣味、艺术风格、人格理想等方面的差异,冯至的这种转向也意味着他诗歌创作的一种转变,变浪漫为现实、变幽婉为凝重。
首先这与诗人自身的人生际遇有关,与他后来接受的诗学有关,杜甫与里尔克、歌德的精神上本就有相通之处,同样的坚韧、执著于现实、辛勤并忍耐……再次,杜甫所处的时代与冯至身处的抗战时期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在同样的际遇中,诗人更能体会和理解并赞赏杜甫的诗歌和人格。
在古代诗歌史上,杜甫因其巨大的人格魅力而为后世垂范。王国维说“陶渊明、屈原、杜甫、苏轼,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足千古”。杜甫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其巨大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儒家道德的体现,更是每一个时代都需要的精神。而这种社会责任感并没有因为他颠沛流离的生活而改变、也没有因为他的郁不得志而衰减。在巨大的社会灾难之前,他选择了担当;在痛苦的个人不幸之中,他选择了忍耐。这与冯至当时的心态是契合的,他感到,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艰难的时代,所缺乏的正是面向艰难现实的执著,杜甫执著的精神“正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的”。杜甫没有李白那样的狂傲,也没有苏轼那份潇洒,于他“这里没有超然,也没有洒脱,更没有敷衍蒙混,只有执著:执著于自然,执著于人生”。所以杜甫伟大之处在于“你在荒村里忍受饥肠,/你常常想到死填沟壑,/你却不断地唱着哀歌/为了人间壮美的沦亡”,所以诗人认为杜甫的贫穷不仅没有减弱他的魅力,反而成了他的力量“你的贫穷在闪铄发光/象一件圣者的烂衣裳,/就是一丝一缕在人间/也有无穷的神的力量。/一切冠盖在它的光前/只照出来可怜的形象。”
这种对现实的关注和社会责任感,在杜甫的诗中化作了“三吏”、“三别”、《春望》、《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这些诗歌大多以叙事的手法描绘那个充满动乱、哀鸿遍野的社会。而在冯至笔下则化为了对生命的沉思,少了叙事,多了哲思。但同样的沉甸甸、同样的发人深省。
二、文学观和创作方法的继承
在敬仰杜甫的伟大人格的同时,冯至自觉的继承了杜甫的文学观和创作方法。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他在古体和律诗方面成就最高,而他律诗上的艺术成就尤为精湛。律诗与十四行诗分属东西方古典格律诗,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得最为成熟的一种诗体,律诗的形式是高度定型的。律诗的体制为:章法固定,每篇八句;对仗严整,每篇二三联必对;平仄相协,严守粘对规则;韵脚有一定限制(一韵到底,不能有重复的韵脚)。十四行诗对形式的要求也是显而易见的,就以最富代表的彼特拉克体和莎士比亚体来说,都要求有固定的韵式和段式,彼特拉克体十四行诗的结构可分为两大部分:两个四行诗节构成的前八行组和一个六行诗组。每行由十一个抑扬格音节构成。其韵式结构如下:
前八行组:(Octave)
第一个四行诗节:abba
第二个四行诗节:abba
“突转”
后六行组:(Sestet)
cdc dcd 或 cdc cdc 或 cdecde 或 cdc dee
莎士比亚体采取了一种新的押韵形式,表现了一种新的逻辑结构。每行用十个抑扬格音节。其韵式结构如下:
第一个四行诗节:abab
第二个四行诗节:cdcd
第三个四行诗节:efef
“突转”(turn)
结尾对句:gg
然而就如律诗一样,十四行也有变体。无论是律诗的变体还是十四行的变体都是诗歌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规则有意识的突破。但无论是正体还是变体,这两种诗体对于韵式都是有要求的。而与十四行诗由轻重音相间构成抑扬格相对,律诗的平仄也是有着相当的讲究“平仄的规则非常重要,没有平仄就没有诗词格律”。比如七言律诗的平仄句型为:
平平〔仄仄平平仄〕 a
仄仄〔平平仄仄平〕 b
平仄〔仄平平仄仄〕 c
仄平〔平仄仄平平〕 d
括号内为五律的格式,近体诗就是由abcd或cdab四种句式组成,形式四句一个循环。
其次,律诗和十四行在结构上也有着相似之处。“十四行诗和律诗都是容量较小,章有定句,句有定字的诗体。虽然他们容量较小,但其表现情感的深度和生活的丰富上却有着其他诗体所不能取代的灵活和精巧”。律诗的结构一般为:首联(
一、二句),颔联(
三、四句)、颈联(
四、五句)、尾联(
七、八句)。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整体成起承转合的结构,是一个自足的圆形。而十四行诗的结构也正如朱自清所分析的那样“第一段起,第二承,第三转,第四合。……大概“起”“承”容易办,“转”“合”最难,一篇精神往往得靠一转一合。总之,一首理想的商簌体,应该是个三百六十度的圆形;最忌的是一条直线”。因此,律诗实与十四行诗存在着结构上的相似。
三、诗学风格的影响
所以冯至选择十四行诗一方面固然出于里尔克的启发,另外一方面正因为他内在的诗学精神与律诗相协,才使他写出中国十四行的新篇章。四十年代的冯至自觉的追求杜甫般的严谨整饬,而且杜甫以律诗写组诗的成功经验未尝不是他的一种资源。杜甫律诗的一大创造是以律诗写组诗,如《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特别是《秋兴八首》,表现了杜诗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这八首诗构成了一个前后呼应,而又环环相扣的完整结构。而冯至的《十四行集》在整体结构上也可以说是含有这种组诗的因素。正是因为中国诗歌中自阮籍的《咏怀》开创的组诗传统为冯至创作富有强烈结构性的《十四行集》提供了基础。
因为系念国家安危、关心民生疾苦,杜甫的诗中有一种深沉的忧思,融入了个人的坎坷、时代的动乱,感情深沉博大。沉郁顿挫是他诗歌的主要风格,“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所以杜甫的诗不似李白般感情澎湃、一泻千里,而处处表现一种艺术的节制。这也正是他长于律诗的原因。从杜甫那里,冯至体验到了相似的时代经历,也因为冯至自身内敛的性格,促使他从内心认同这样一种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于是我们在《十四行集》中看到了一种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努力追求意象的雕塑性时,使诗歌呈现出静穆的特质;同时又深深透露出东方式的审美,让诗歌表达呈现敦厚的特点。
综上,从人格的垂范、创作方法的借鉴和诗学观念的契合三个方面论述了杜甫对冯至四十年代诗歌作品《十四行集》的创作影响。从中可以看到《十四行集》虽取形于西方,却采底于传统。冯至在四十年代的努力是一次向传统诗歌的回归,或者说他在努力打通中西诗学的通道,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探索中国新诗建构的种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