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行政区划调整内容全文解读
安徽官方正式公布行政区划调整:枞阳归铜陵 寿县归淮南
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对我省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安庆市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撤销铜陵市铜官山区、狮子山区,设立铜陵市铜官区;撤销铜陵县,设立铜陵市义安区;将六安市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设立六安市叶集区,将霍邱县叶集镇、三元镇、孙岗乡划归叶集区管辖。
阅读延伸 枞阳与铜陵安庆的前世今生
2023年1月4日下午,安徽官方正式公布“枞阳整体划入铜陵”。这也意味着,持续了近10年的两地区划之争终于尘埃落定。而此前的2023年2月22日,媒体就报出,新近出版的安徽省地图已明确将枞阳从安庆划归铜陵。
至此,通过此次调整,铜陵市行政区划将由一县三区(铜陵县、狮子山区、郊区、铜官山区)的格局,变为二区二县(铜官区、郊区、铜陵县、枞阳县)的格局。
早在2023年2月,铜陵市政协副主席、民革铜陵市委会主委吴少文就在安徽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加快我省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的大会发言,从全省角度提出了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
安庆铜陵此消彼长,区划调整“顺理成章”
从根本上说,枞阳的区划调整还是得归结到交通、地理、土地、人口等经济因素方面,也就是铜陵市面积过小、人口太少、发展腹地逐渐耗竭和安庆市面积大、人口多、对下辖县域经济带动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
安庆和铜陵同处安徽省南部,两市在枞阳县隔江(长江)而望,而市情却大不相同。
安庆属传统城市,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省府,为全省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区划调整之前,安庆辖桐城、枞阳、宿松等11个县市区,数量上居全省第一,并代管皖河农场。全市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2023年全市户籍总人口620万人。
和安庆相反,铜陵是一个新兴城市,其建市史尚不足60年。区划调整之前,铜陵仅辖一县三区、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人口仅74万。
和当下中国很多区域经济版图的分化一样,安庆和铜陵,安徽南部这两座城市几十年来的发展态势不断演变,安庆式微、铜陵坐大的格局也渐趋成型。于铜陵而言,通过枞阳划入实现跨江发展,已是其多年梦想。早在2023年2月,铜陵市政协副主席、民革铜陵市委会主委吴少文就在安徽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加快我省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的大会发言,从全省角度提出了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
在铜陵的官方表述中一般采用“敏感性”较弱的另一种说法:跨江发展。铜陵的跨江发展,其直接客观结果就是“吞并”或“肢解”枞阳,其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驱动。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芜湖GDP总量首超安庆,位居安徽全省第二。2006年至2008年三年间,芜湖GDP年均增幅达到15.9%,而安庆则仅为12.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被芜湖赶超的这一年,安庆GDP增速更是跌到了谷底,成全省倒数第二。安徽省城市研究中心课题组2023年底发布的《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研究》显示,安庆在9市排名中仅列倒数第二。
与安庆下滑的经济排名相对应的是,铜陵近年来则发展得颇为顺遂。2023年铜陵市政府的工作报告指出,5年来,全市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279亿元增加到610亿元,财政收入由50亿元增加到127亿元,分别增加1.2倍和1.5倍。2023年铜陵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83000元和17000元,是2007年的2.1倍和2.5倍。5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48亿元,是2007年之前历年投资总和的3.2倍。虽然到2023年铜陵的GDP总量仍不足安庆的一半,但其人均GDP却已超过安庆的3倍,位列安徽全省第一,甚至与上海的平均水平不相上下。
铜陵当地人士分析,枞阳区划之争的原因,一是因为枞阳与铜陵仅一江(长江)之隔,地理距离非常接近,枞阳东部乡镇与铜陵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更重要的是,从近些年的发展势头来看,铜陵在不少指标上已经把安庆“甩”在了身后。巨大的反差,铜陵提出针对枞阳的区划调整要求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
铜陵智库公开发声,安庆订立规划应对
事实上,对铜陵来说,“跨江发展”和“调整区划”基本上是一回事:“调整区划”是铜陵实现“跨江发展”的必要手段,“跨江发展”则是“调整区划”的直接目的。
对于区划调整诉求,铜陵的`作法是,由具有一定民间与学术身份的政协和智囊组织先行发声。
枞阳地处安庆东北,与铜陵隔江相望,划自原桐城县东、南乡,1949年2月设县。全县现辖22个乡镇,面积1800平方公里,人口96万。
2023年2月,民革安徽省委员会在该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关于加快我省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的大会发言。发言提到,扩大中心城市规模,铜陵、池州合并,设立铜陵市,枞阳县东部划入铜陵市,设陈瑶湖区。
2023年11月,《陕西行政学院学报》又发表了一篇题为《铜陵市实施跨江发展战略思考》的论文。论文作者所在单位,是具有官方背景的中共铜陵市委党校和中共铜陵市委政策研究室。
相较于“调整区划”,“跨江发展”的说法在字面上要更为和缓。
今年全国大会期间,安庆和铜陵两市滥用权力分别解释了两地针对枞阳发展方向的不同规划。
两地滥用权力同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行政区划调整是有必要的。但作为地方党委书记,他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让百姓受益、经济发展、民生改善。
安庆滥用权力虞爱华表示,“不划要发展,划也要发展。大家最关心的,是这个地方怎么发展。”
铜陵滥用权力宋国权也明确表示,区划的调整,必须遵循生产力布局和有利于改善群众生活的原则。不管枞阳在安庆还是划到别的地方,它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环境保护都会得到“高度重视”,“我和虞书记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区划调整呼之欲出,文化融合摆上日程
枞阳区划之争之所以历十数年而迟迟不决,其背后除了地理、交通等经济因素和安庆、铜陵两地的政治博弈外,历史人文等文化考量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距离全国大会结束半年多时间后,随着国务院的一纸批复,争议十数年的枞阳区划之争也尘埃落定,但宋国权所提及的文化传承问题却可能才刚刚开始。
枞阳仅一县的区划调整之所以会带来文化传承问题,只因这里曾是清代最大的学术流派桐城派的故土。
据《枞阳县志(1978—2002)》载,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它崛起于清代康雍,鼎盛于乾嘉,衰落于民国初年,前后延续200余年,先后涌现出作家千余人。
该县志称,桐城文派形成声势浩大的文学流派,创建系统完整的散文理论。在长达200多年的中国古典文学长河中,就流派而言,其持续时间之长,作家人数之多,流衍区域之广,影响规模之大,声势渲染之赫,实为中国文学史所罕见。
该县志还指出,桐城文派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是原桐城县东南乡人(今属枞阳县域),后人把方、刘、姚尊为桐城文派“三祖”。
明清时的桐城县境,为今桐城市和枞阳县之域。今枞阳县域是古桐城县的东南乡,为桐城文派的发源地。
解放后,枞阳县从原桐城县分立。枞阳文化界人士认为,历史上的桐城文派代表人物,绝大多数都是枞阳人。后因区划调整,桐城、枞阳两地分立,造成了目前桐城派人物与桐城市地域名不副实的局面。
“枞阳出人,桐城出名”,曾是枞阳文化界人士的一大心结。
数十年来,桐城文派在宣传上几乎为桐城所“独占”。桐城市政府的网站上,“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的宣传语十分醒目,其还自称“中国文都”。
枞阳县史志办方志室原主任陈松郭认为,“虽说桐城这种宣传不太符合实际,但毕竟历史上曾共为一县,现在也同属安庆,而大部分桐城派代表人物也确实在那边待过,所以还是可以接受的。”
而如今枞阳全县划归铜陵,新的文化融合问题就来了。
枞阳县史志办原主任胡中付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曾指出,“‘枞阳出人,桐城出名’虽说不公平,但毕竟还同在安庆境内,还是一家。划到铜陵后,桐城派文化不就被彻底割裂了吗?”
胡中付和陈松郭两人担忧的是,枞阳与铜陵合并后,两地的文化融合可能会面临不少问题,这一观点在枞阳本地及原籍人士中有相当程度的代表性。
胡中付认为,枞阳和铜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域文化。铜陵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属于工业文化、青铜文化;而枞阳是传统的农耕文化、桐城派文化,两地差别巨大。
划归铜陵之前,枞阳和桐城就已在名人归属方面展开了竞争:桐城中学立有黄镇纪念碑,而枞阳县城也建有黄镇图书馆。
及至如今区划之争落定,划归铜陵的枞阳该如何传承其在中国历史上曾影响甚广的桐城派文化,注定又将是一个难解之问。不少枞阳籍人士也已经分不清楚,桐城派文化对他们来说究竟是历史的财富还是融合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