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经常能听见“你这个人怎么就不听劝,你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说的就是这个人他认死理,听不进去不同的意见,还有些同义词,像“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一条道走到黑”等等,意思都差不多。
咱们民间智慧常用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做比喻,棺材呀,黄河呀,一条道呀,这都好理解,为什么非得撞墙呢?还得撞南墙,撞北墙就不行吗?这个人他往北走就不行吗?
因为咱们中国古代房屋的方向大都是坐北朝南,都是北房。王凤山大实话里不是说了嘛:“冬天短夏天长,冬暖夏凉,住北房,天要是越热越出汗,越冷越想上茅房”。
您看甭管是皇宫的宫殿,还是寺庙道观的大雄宝殿或者是官府的衙门,甚至是民宅四合院的正房,它都是坐北朝南的,所以这大门一般都是朝南开,因为咱们是北半球,阳光它从南面照射进来,大门一进来有一堵墙,这堵墙叫影壁墙或者叫照壁墙。
反正不能直视庭院当中,古人讲究忌讳,古人认为从风水学的角度上来说,这弄一墙太好了,能够阻挡直来直去的气流,而且它不散财,你们也别想往里偷窥,那么这堵墙就叫南墙,你从屋里出来往外走的时候,必须得绕开这堵墙走,否则你直眉瞪眼的往前走,不拐弯肯定就得撞在这墙上了。
所谓之不撞南墙不回头,就是说那些人,他不会绕道而行,认死理,非得撞到墙了,碰到钉子上了,碰疼了,这才会拐弯。南墙最早还叫“萧墙”,这个词出自孔子之口。《论语》里头写了“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颛臾是鲁国的附属国,把持朝政的季康子,怕他将来会成为隐患,于是就想要出兵把颛臾给灭了。
“萧”就是肃静,这个“墙”就是屏障,“萧墙”,就是国君的公室内正对宫门的一堵墙,也不算太大,算一个矮墙稍微挡上一点,像个屏风似的,也叫塞门也叫屏。
君臣相见之礼,是至屏而加肃静焉,意思就是到这儿就得严肃起来了,不要开玩笑了,臣子走进这,马上就要朝拜国君了,赶紧的肃然起敬。
孔子说的“萧墙”之内指的就是宫里头,当时当政的季氏,打算讨伐颛臾,孔子就担心了,说祸患不在颛臾,而是你宫里头,应该是有坏人使坏,你不定怎么受了蛊惑了。后人呢,就用祸起萧墙比喻内部的祸患。
后来民间也仿照宫内的“萧墙”,也盖起了影壁照壁,但到了民间也就没那么多讲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