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想

时间:2023-07-27 18:42:39编辑:优化君

1,《观经》上品上生那一段,所说的修行六念,是指哪六念?

要想正知正见佛法!两个建议:读释迦牟尼佛亲自开示的大乘经典如《佛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楞严经》等!二要去读再来大德的文章,比如净土宗大德永明延寿大师,近代就是民国四大高僧中的净土宗大德印光大师开示《印光法师嘉言录》!对你很有帮助,入佛法正知正见!千万不要没有读大乘经典或再来大德的文章就盲目拜师或者询问他人,他人都不清楚没有读过大乘经典,如何帮到你呢?只能盲人摸象🈹《观经》六正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持戒,念布施,念天~其实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和佛教六波罗蜜:持戒,精进,禅定,布施,忍辱,般若有共通之处!《法华经》提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佛。」这一位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之中的最 第一,所以才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修种种的法门,经过无量无边无数阿僧祇劫,还没有成佛。他觉得修道这样地困难、这样地不容易,将来的人一定会 生退悔心,不会像他自己有那麽大的忍力来修行。于是他就发了四十八大愿,每一个愿力都是摄受众生速成佛道。其中有一个愿力,他说:「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若有称我名号而不成佛的,我也不成佛。」所以我们这一切众生,可以说是很幸运的,遇见这 个净土法门。阿弥陀佛在十劫以前,就把这麽方便的法门,那麽容易修行的法门,给我们预备好了。只要我们专一其心来念「南无阿弥陀佛」,等到功夫成 熟,机缘也成熟了,我们这个报身终了,阿弥陀佛就会依照他所发的愿力,接引所有念佛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多麽容易的法门!我们藉 著这个色身强壮的时候,修这个无量不可思议的法门,这是我们不要忽略的一件事情。在《大集经》上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千万人修行,其中不一定有一个人修行成功,唯独就是念佛这一 个法门,才能到彼岸。念佛——你念佛,佛念你;佛念你,你又念佛;念来念去,即念即佛,即佛即念。那麽能得到一心不乱,这时候可以带业往生。在阿弥陀佛没成佛以前,没有这个净土法门,那真是百千万亿人修行,没有一个可以很快成佛的。成佛虽是可以成佛,但是很慢的。现在有了 阿弥陀佛大愿王发这个大愿,来摄受十方一切众生,所以我们十方的众生都有机会赶快成佛了。因此我们切记不要自暴自弃,自己错过一个好 机会。基本佛学正知正见:1、什么是佛?佛不是在空中闪闪发光的物质,佛是大慈大悲的人,佛是念念为众生的人;是德高望重的人,是正知正见的人,是深信因果的人,是随缘了业的人,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的人,是露出圆满智慧的人。老老实实按照这个标准去做,就是佛。有的人把佛看得神神秘秘的,以为,在佛像前一烧香,佛菩萨刷地就来了,就能保佑我们,这就是迷信,不懂佛法的真实意义,这样学佛不能了脱生死。你想,如果一个人天天烧香念佛,求佛菩萨保佑,但是他敢去砸银行,你说,那佛菩萨还能保佑他吗?佛菩萨要是保佑他那也不叫慈悲啦。到底是谁保佑他?是他自己的德行能够保佑他。他的德行好,感动周围的人们都尊敬他,出门办事也会处处顺利,所以,不能迷信的看待佛菩萨。佛像的作用是什么?佛像是表法的,是帮助我们觉悟的工具,看到佛像就提醒我们自己,应该像佛一样做一个大慈大悲的人,做一个念念为众生的人;如果你不信的话,那你看谁往生的时候佛像跟着往生啦,没有。2、什么是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帮助众生解除烦恼的方法,是让众生把迷惑转化成觉悟的方法。是发菩提心的方法。培养愿力的方法。是深信因果的方法。是随缘了业的方法。是离相修善的方法。方便来说,能够帮助你获得快乐的方法,能够得到身体健康的方法,能够获得家庭幸福的方法等等。

2,观经的修行方法佛是为圣人讲还是为凡夫讲,举例说明

【十六观门】
﹝出观无量寿佛经﹞
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行之法。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阤佛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阤佛相好之身也。)
[一、日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日,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名日观。
[二、水观],谓作水想,想水成已,当作冰想,既见冰已,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是名水观。(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三、地观],谓前想成时,开目闭目,不令散失,如此想者,即名粗见极乐国地。见已分明,是名地观。
[四、宝树观],谓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七宝映饰,珠网覆上。行行相当,叶叶相次,生诸妙华,成七宝果。其叶千色,有大光明,照映三千世界,十方国土,悉于中现,是名树观。(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有八十六、十四、十里三等之不同。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三千者,大千、中千、小千也。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
[五、八功德水观],八功德水者,一澄净、二清冷、三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除患、八增益也。谓想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华间,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微妙法音。其八池水,皆具八种功德,是名八功德水观。(梵语摩尼,华言如意。苦者,谓由五阴之身,而受生死逼迫等苦也。空者,谓此身由四大假合而成,毕竟不有也。无常者,谓此身等终归坏灭也。无我者,谓四大各离,何者是我也?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
[六、总观],谓众宝国土,一一各有五百亿宝楼,楼中有无量诸天,作众妓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此想成已,名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
[七、华座观],谓当作七宝莲华想,一一华叶,作百宝色,纵广二百五十由旬;一一华叶,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放千光明。毗楞伽宝以为其台,台上有四宝幢,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是名华座观。(毗楞伽,梵语具云释迦毗楞伽,华言能胜。梵语夜摩,华言善时分。)
[八、像观],像即佛像,谓欲想彼佛,先当想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明见极乐国土,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复想一大莲华,在佛左边;一大莲华,在佛右边。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坐左右华上,皆放光明,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此想成已,是名像观。(梵语阎浮,华言胜金,树名。其树林中有河,河底有金沙,名曰阎浮檀金也。)
[九、佛真身观],谓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流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有众多化菩萨,以为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欲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是名佛真身观。(梵语那由他,亦云阿廋多,华言万亿。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十、观世音观],谓想观世音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毗楞伽宝以为天冠,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流出八万四千种光,光有无量化佛,一一化佛,有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臂如红莲华色。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足下有千辐轮相,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是名观世音观。(五道者,天道、人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十一、大势至观],谓想大势至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菩萨。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毫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为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为大势至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十方佛国广长之相,皆于中现。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是名大势至观。(三途者,刀途、血途、火途也。)
[十二、普想观],谓前想成已,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作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想观。
[十三、杂想观],谓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观丈六佛像,在池水上。阿弥阤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华,如上所说。观世音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是名杂想观。(梵语阿弥阤,华言无量寿。)
[十四、上辈生观](此观于上品中,又分上中下三品)上辈上品上生者,谓欲生彼国,当发三心: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阤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执金刚台,至行者前。阿弥阤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行者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闻法,即得悟无生法忍也。上辈上品中生者,谓能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求生极乐国土。命欲终时,阿弥阤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持紫金台,至行者前,授手迎接,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赞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经于七日,得无生忍也。上辈上品下生者,谓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求生乐国,命欲终时,阿弥阤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来迎行者。坐已,华合,即生七宝池中,七日乃得见佛。三七日后,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住欢喜地也。(六念者,谓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施、念戒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无生法忍者,谓一切法本来不生,于此法中,而能忍可印证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小劫者,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百年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又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也。)
[十五、中辈生观](此观于中品中,亦分上中下三品)中辈中品上生者,谓受持五戒及八戒斋,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求生极乐世界,命欲终时,佛与比丘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合掌为佛作礼,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即得阿罗汉道也。中辈中品中生者,谓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或持沙弥戒,或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求生极乐世界,命欲终时,见阿弥阤佛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授手迎接,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宝池中。七日华敷,合掌叹佛,闻法欢喜,得须阤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也。中辈中品下生者,谓或有众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佛国乐事,亦说四十八愿。闻已命终,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阤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也。(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八戒斋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坐卧高广大床、不着华鬘衣、不观听歌舞戏乐、并过中不食也。五逆者,弑父、弑毋、弑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沙弥戒即十戒也。具足戒即二百五十戒也。梵语须阤洹,华言预流。四十八愿者,一、愿我刹中,无地狱饿鬼畜生;二、愿我刹中,无有女人;三、愿我刹中,人欲食时,百味具足;四、愿我刹中,人所欲衣服,随念即至;五、愿我刹中,自地至虚空,皆有百宝宫殿;六、愿我刹中,人心相爱敬,无有憎嫉;七、愿我刹中,人无有淫泆愚痴;八、愿我刹中,人同一善心,无有他念;九、愿我刹中,人皆不闻不善之名;十、愿我刹中,人知身如幻,无贪着心;十一、愿我刹中,天人形容,一类金色;十二、愿十方世界,蜎飞蠕动,皆得为人;十三、愿十方诸天人民,皆作缘觉、声闻;十四、愿我刹中,人寿命无量;十五、愿我刹中,人所受快乐,皆如漏尽比丘;十六、愿我刹中,人住正信位,离颠倒想;十七、愿我刹中,人说经行道,十倍于佛;十八、愿我刹中,人尽通宿命;十九、愿我刹中,人尽得天眼;二十、愿我刹中,人尽得天耳;二十一、愿我刹中,人得他心智;二十二、愿我刹中,人尽得神足通;二十三、愿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皆生我刹;二十四、愿我顶中光明,胜如日月百千万倍;二十五、愿一切幽暗众生,皆睹光明,来生我国;二十六、愿十方众生,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过诸天人;二十七、愿十方众生,愿生我国者,命终时,迎归我国;二十八、愿十方众生,系念于我一昼夜者,必生我刹;二十九、愿十方众生,十声念我名号,必生我刹,除五逆谤法者;三十、愿十方众生,前世作恶,闻我名号,寿终径生我国;三十一、愿十方众生,礼我名号,感诸天人,莫不致敬;三十二、愿十方女人,闻我名号,寿终之后,不复为女;三十三、愿十方众生,生我刹者,即补佛处;欲往他方设化,我以威力助往;三十四、愿我刹中,人欲往他方者,如其所愿;三十五、愿刹中菩萨,欲往他方供养诸佛,一食之顷,即可遍至;三十六、愿刹中菩萨,欲往十方供养诸佛既遍,是日未午,即还我刹;三十七、愿刹中菩萨,诵经说法,必得辩才智慧;三十八、愿刹中菩萨,能演说法,其智慧辩才,不可限量;三十九、愿刹中菩萨,其身紫磨金色,与佛无异;四十、愿刹中菩萨,欲于宝树中,见十方佛刹,即时应现;四十一、愿刹中菩萨,虽少功德,亦能见我道场,树高四千由旬;四十二、愿刹中一切天人,悉皆形色殊特,得天眼者,不辨名数;四十三、愿我刹中人,所欲闻法,自然得闻;四十四、愿刹中菩萨,顶中皆有光明,无异于佛;四十五、愿他方菩萨,闻我名号,皆得解脱三昧;四十六、愿他方菩萨,闻我名号,皆得成佛,常见一切诸佛;四十七、愿他方菩萨,闻我名号,即得不退转地;四十八、愿他方菩萨,闻我名号,即得无生忍,于诸佛法,永不退转也。)
[十六、下辈生观](此观于下品中,亦分上中下三品)下辈下品上生者,谓或有众生,作诸恶业,虽不谤经,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除却千劫极重恶业;复教合掌称南无阿弥阤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及化菩萨,至行者前,授手迎接。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照其室,即便命终,乘宝莲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二大菩萨放大光明,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得入初地也。下辈下品中生者,谓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阤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之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于六劫,莲华乃敷,二大菩萨以梵音声为说大乘甚深经典,应时即发无上道心也。下辈下品下生者,谓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应堕恶道,受苦无穷。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生极乐世界。满十二大劫,莲华乃开,二大菩萨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即发菩提之心也。(十二部经者,一契经、二重颂、三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希有、八譬喻、九论议、十无问自说、十一方广、十二授记也。梵语南无,华言皈命。初地者,谓十地中初欢喜地也。十力者,知是处非处智力、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种种解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一切至处道智力、知天眼无碍智力、知宿命无碍智力、知永断习气智力也。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三邪媱、四妄语、五两舌、六恶口、七绮语、八贪欲、九嗔恚、十邪见也。十念者,以十称佛号为一念,十念即百称佛号也。大劫,总成住坏空四中劫,为一大劫也。)

3,修持六道佛心咒的功德利益是什么

如果对佛学有兴趣看这个你会有大发现,这才是佛教终极秘密!
1.佛成佛以后,首先直接的给众生开示了“次第一心三藏”,即《华严经》,准备讲明“次第一心三藏”的当下开示“一心三藏”就可以圆满。但是发现事与愿违,许多人不能接受。他们有的执着苦修苦证,有的执着自然外道,有的执着求神通术。。。当时印度就有96种外道。无奈之下佛只有一步步引导,不与这些外道打成一片就意味着没有人会听佛的开示。2.为了破这些外道,佛讲了《阿含经》,十二因缘法等进行接引,用因缘法来破自然外道法等,欲使小乘人得到他们的“果位”。这个果位即小乘人的阿罗汉,辟支佛。属于不了义二乘人的果位。所谓不了义是指这个所证是有漏的菩提。3.佛又针对众生不同的喜好执着,比如有的人喜欢执相修行,有的人喜欢执空修行等,都为他们讲各自的经典进行进一步的引导:藏教菩萨 → 他们的发心很大,执着在事相上来行持,也就是说他们是执相修行,行有为法,比如念佛念咒,拜佛拜忏,只懂得拜有形相的佛,不懂得拜法界佛,天天有为的去行善,这叫有为法,有为法是生灭法,不能成佛。因为佛法不讲善只讲真。但是他们会得到很大的人天福报!但是因只有福德没有功德(功德是必须明心见性开悟)我们修行人学佛目的不是为了得福报,那叫三世冤,第一世受苦,第二世享用自己的福报所得,第三世往下落至三恶道等,因此是白修一场不出轮回。 佛为了接引有缘众生先入佛门再说,总比闻不到法强,因此为这部分执相才愿意修行的众生开示了《无量寿经》《地藏经》等,这是藏教菩萨所修经典。所以我们可以与古代的梁武帝比较一下,梁武帝建了四百八十座庙,度了十几万人出家,到最后还不得好死,达摩祖师直接告他说:“你没有功德”。通教菩萨 → 这了接引藏教菩萨放弃有为修行更上一个层次,也为了把喜欢执空修行的人接引进佛门,佛用《金刚经》《六百部般若》来破执相修行的有为法,《金刚经》就是把有为法判为邪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金刚经》就是来接换《无量寿经》《地藏经》的。《金刚经》讲得很清楚,“若人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怎么了? 行邪法不能见如来。这是佛讲的,所以我们念佛,拜佛,供养舍利,建寺庙有什么用啊?!这些与成佛与你明心见性没有关系,这些是修行而不是修心。所谓那些念佛 拜佛 供养舍利,只能做为佛法形式上的有缘辅助接引众生的工具而已,不是成佛的方法,与成佛无关。想成佛要明理,深入经藏开了智慧才行。所以当今多少人在盲修瞎练一看便知,而且往往大家都去做的事就觉得是对的也跟风去做,不会理智的用智慧去分析,从而占用自己大量的学法时间去跑佛事啊等,还觉得这是自己往生的资粮,这不是与佛做交易吗?用世间人的想法与佛再做交换吗?佛啊你看我今天放生放了多少了,念了几千声佛号啊,还念经咒多少遍啊,我一定能往生了,是不是佛啊?就是这种心理啊。因此造成“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个通教就是指禅宗的修行,执空修行,破一切相归空相,连佛的三十二相他都判为无明相,这叫禅宗的无为法。他执在空相里不出来了,他却不知道空是对有而讲的,空本身也是一种相,是空相。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非有相,非空相,但他能现有相,现空相,随缘自在变现。真心本来面目是非有为,非无为,非不有为,非不无为. 禅宗所认为的这个“无为法”,通过禅定的功夫来修成的,是不是以有为之心 修无为之法?!所以仍然判为是有为法,以有为之心修无为之法,仍然是邪法。《楞严经》第六卷中文殊菩萨就把月光童子还有孙陀罗难陀一些人修的禅宗判为不能成就。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中讲:修此法门“恒沙莫一,亿劫希成”,就是讲修行这个法门能成就的人是恒河沙数的人中难有一个人有这样的根基,这个银河系可能还没有恒河沙数的修行人,即使有这么一个人修行,他还是亿劫希成。可见是甚难成就的法门。别教菩萨 → 因此为了破掉众生在有相与空相两个相上的执着,接引众生继续探求真理,这个时候通过《华严经》,《圆觉经》开示众生从亦空亦有两个门而入,在禅宗见空性的基础上,从空出有,比藏教通教更加圆融。这里的破掉不是世间法里的破,世间法讲破是破掉不要了,佛法里的破是在相见性而不是破相见性。明白这个道理就是破了,并不是要把它破除掉不要。《华严经》,《圆觉经》为代表经典,来接换《金刚经》。所以从开始讲“次第一心三藏”难以被人理解到绕了一大圈,众生撞到南墙又撞到北墙,路都行不通,这才发现原来真的不能执着于一部经,人的境界在提升,就如上台阶一样,需要一个认知过程。这样众生就容易放下情执心,不再抱有先入为主的老观念,解放思想,比较开明了。就像我们要过河,只能乘船,过了河,还要船吗?有的人就是不肯丢下船,扛着船继续行,以至于障碍了自己前行的进程。这时再看《华严经》,《圆觉经》那就比以前效果要好得多了,这才理解佛之前讲的那些经那些法门啊是针对当时自己的根机而讲,是应机施教。并不究竟。当时自己就那样的境界,不能接受更深的指导。圆教菩萨 → 到了法华涅盘时,佛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对弟子们说:【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又讲【唯此一真实,余二则非真】(《请见法华经原文》):唯有这部经是真的,第二部就是假的。也就是认定这部《法华经》才是我佛所要讲的,前面那些经典是引导你们最终流入此《法华经》的,也就是说,《法华经》是前面藏教,通教,别教里任何一部经的接换经,这是方便说,究竟说为:《法华经》为十法界任何一个国土中佛讲的无量经中任何一部的最终接换经。此经破前的小乘因缘经及不了义大乘经。其实佛在成佛后当下就可以讲此《法华经》的,《法华经》即前面所提到的“一心三藏”法理。佛就为了开示众生一心三藏法理,但是当时没有正法氛围,讲了人家也不接受反而会破法毁谤。因而佛讲了这么多经往“次第一心三藏”上引导,因“次第一心三藏”就是为了最后讲清“一心三藏”的辅助跳板!所以,如果你没有学过三藏十二部经能接受这个《法华经》的话,那就不必先前的一大圈子的弯路,可以直取佛法精髓“一心三藏”,直取家园,回归如来藏妙真如性。其实佛在之前41年的传法中,无时不在讲《法华经》只不过那时是旁敲侧击,暗示着讲,给弟子们心里留下一个痕迹。到了法华涅盘时,佛才全面的讲,正式的讲,直接的讲,真话真说,指出弟子们必须受持此《法华经》这样我才与授记成佛,这时佛已不问根性,只讲唯一佛乘。。《法华经》全名称为《大乘妙法莲华经》,佛最后七年就为了讲这部《法华经》。《无量义经》为《法华经》打前阵,《涅盘经》为《法华经》收尾。《楞严经》原名《妙法莲华王》,与《法华经》是同一部经,《法华经》是总讲,正面直接讲,《楞严经》是细讲,是从正反两面讲,把《法华经》要讲的道理全面展开着讲。主经就是《法华经》《楞严经》两部大经。圆教佛法是从非空非有而入,遇有说空,遇空说有,非空非有当下即空即有。圆融圆满圆通十法界万法为当人当下一念当下随缘变现。此法不立修证,不立阶梯,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印光祖师遗训说为:“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等觉菩萨就是像观音菩萨那样的大菩萨的果位!

4,星云法师:如何实践佛法

第一篇 惭愧忏悔 壹·前言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没有过失固然可喜,但是有了过失能够勇改前非,更是难能可贵,所谓不美无过,美其过而能改,就是这个意思。例如破戒,在佛教里并不是不可原谅,只要能够心存惭愧,至诚忏悔,仍有重生的希望。因为破戒是个人行为上的过失,行为上的过失还是可以医治的;怕的是,犯了戒不但不以为错,还自鸣得意,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这就叫做破见。破见,就如病入膏肓的人,无药可救;因为破见是根本思想的变动,根本思想一旦发生偏差,真理佛法就再也不能进入心中,如此势必永远与佛道无缘,所以佛经上说:“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迟。”佛教不怕人犯错,只怕有错不改,如果犯了错而能生起惭愧忏悔的心,就能重新纳受佛法,就有得救的动力。因此,惭愧忏悔是实践佛法的重要一课。 贰·惭愧的意义 与重要性所谓“惭愧”就是一种羞耻之心。根据《俱舍论》卷四说:自省所造的罪恶而感羞耻的心为“惭”,以自己所造的罪面对他人时,引以为耻的心为“愧”。而《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九更积极的解释“惭”就是自己不造罪,“愧”是不教他人造罪。在唯识学的五十一心所中,惭、愧与信、不放逸、轻安、舍、无贪、无嗔、不害、勤,合称为“十大善地法”,也就是相应于一切善心的心所。 由于惭与愧二者能使我们的心地清净,诸行光洁,因此称之为二种白法。又,惭愧的心一生起,能长养一切善行功德,因此列为佛教七圣财之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个有惭愧心的人,不但能时时自我反省检讨,而且处处替他人著想,他的道德人格必然是高尚磊落的,就像一个人披上璎珞,人身也为之庄严起来,因此《佛遗教经》说:惭耻之服,无上庄严。 相对于惭愧者,为无惭无愧。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惭愧,纵使有过也不肯改,甚至无恶不作,终至道德沦丧,失去人格;一个没有人格的人,犹如一棵被剥了皮的树,树无皮,则根茎、枝叶、华果皆不得成,可见惭愧对于人是何等重要! 在《杂阿含经》卷四十七中,佛陀告诉弟子:“有二净法能护世间,所谓惭、愧。假使世间无此二净法者,世间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亲、师长尊卑之序,颠倒浑乱,如畜生趣。以有二种净法,所谓惭愧,是故世间知有父母乃至师长尊卑之序,则不浑乱如畜生趣。” 由佛陀的开示可知,人之所以异于畜生者,是因为人有惭愧心,有了惭愧心,所以能正人伦、明义理、尚道德、守秩序,国家社会才不致于脱序紊乱。惭愧心之于社会人生的重要,于焉可见! 参·忏悔的意义与重要性 “忏悔”就是悔谢罪过以请求谅解的意思。《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五说:忏与悔具有不同的意义,忏是请求原谅;悔是自申罪状。《六祖坛经·忏悔第六》说:“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忏悔二者合起来,其实就是向别人认罪的意思,含有改往修来的意义。 根据经典所说,我们凡夫一日所作,功少过多,甚至举心动念之间,无非是罪、无非是业。这些罪业就像乌云遮日一般,障蔽了我们的佛性,使我们在生死海中流转,轮回不已。 不过,佛经也告诉我们,一个人不怕犯罪,只怕不忏悔;忏悔可以消除罪业。正如衣服脏了,只要用清水一洗,自然洁净如新;一田的秧苗,只要禾苗茁壮,旁边纵有一些杂草,也起不了作用。又如投一把盐巴在一杯水中,水的味道奇咸无比,如果再多添加一些清水,咸味自然转淡;一块石头,把它放在船上,藉著船的浮力,它就不会下沉。忏悔一如法水,可以洗净我们的罪业;忏悔就像船筏,可以运载我们到解脱的涅槃彼岸;忏悔譬如药草,可以医治我们的烦恼百病;忏悔好比明灯,可以照破我们的无明黑暗;忏悔一似城墙,可以摄护我们的身心六根;忏悔有如桥梁,可以引导我们通往成佛之道;忏悔犹如璎珞,可以庄严我们的菩提道果。《菜根谭》里说:“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个改字。”犯了错而知道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消除,因此,有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见忏悔有无比殊胜的功德! 在佛教的万千法门中,无论我们修学那一个法门,都必须以清净无垢的心田去纳受,因此忏悔是必要的修行。原始佛教的教团中,佛陀为了让犯罪的弟子得以忏悔罪行,每半个月定期举行布萨一次,并且制定夏安居的最后一天为“自恣日”,由此可知忏悔在佛教僧团中的重要性。 肆·如何忏悔惭愧与忏悔 虽然同样含有改过迁善的意思,惟前者较偏重于内省,是一种“诚于衷”的功夫;后者则属于“形于外”的行为,因此忏悔有一个先决的要件,就是要“发露”忏悔,所谓“发露”,就是把自己所犯的过错一一表白出来,如果有所隐藏,忏悔就无法得到完全的清净。 一、忏悔的对象与因缘 忏悔既然需要发露、表白,因此,就必须要有一个对象。究竟应该向谁忏悔呢?以下几个对象可以让我们忏悔:1.佛像 2.菩萨像 3.师长 4.大众至于忏悔所须具备的因缘,依《四分律羯磨疏》卷二十二所载,忏悔必须具足五缘,即: 1.迎请十方诸佛菩萨。 2.诵经、持咒。 3.自白罪业。 4.立下誓愿,绝不再犯。 5.明证教理。 另据《圆觉经略疏钞》卷十二所载,小乘之忏悔须具五法,即: 1.偏袒右肩,便于执侍作务的意思。 2.右膝著地,表示奋勉恳切。 3.合掌,表示诚心不乱。 4.表白自己的罪行,毫无隐藏。 5.对佛菩萨、师长、大德行接足礼,表示卑下谦恭,至诚礼敬。 大乘佛教则主张忏悔须具备五事: 1.先严净道场。 2.次以香花铺地。 3.设坛、悬五色幡、烧香、燃灯、敷高座、请二十四尊像。 4.七日长斋、三时沐浴。 5.供僧。 其他,也有不依律的规制,采行礼拜、诵经或礼忏等。 谈到礼忏,我国佛教中的忏法,起源于晋代,渐盛于南北朝,及至宋代,为忏法的全盛时期。其间,各宗各派依据各种经典所作的忏法,不胜枚举。近世通行的忏法有: 1.梁皇宝忏:为我国流传最久的忏法,今人每于灭罪、消灾、济度亡灵时,延僧虔修此忏。 2.慈悲三昧水忏:略称水忏。唐代悟达国师知玄以三昧水洗疮而濯除累世冤业,为此忏法之典故。知玄依宗密所撰《圆觉经道场修证仪》,辑成慈悲水忏法,令众生依此忏法至诚忏罪,以消释宿世冤业。 3.大悲忏:又称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是根据“大悲咒”而作的忏法,为现今普遍流行的忏法。 4.药师忏:又称药师三昧行法。是根据《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而作的忏法;凡消灾延寿的法事,多礼拜此忏。 5.净土忏:又称往生净土忏愿仪。是采用《大无量寿经》及《称赞净土经》等诸大乘经典而立的忏法,此忏法随著净土信仰的流行而广行于民间。 6.地藏忏:又称慈悲地藏忏法,为较晚出的忏法。凡报亲恩或祈父母冥福的法事,多礼拜此忏。 此外,金刚忏、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千佛洪名宝忏等,也都是一般常行的忏法。 二、忏悔的方法与类别 忏悔的方法与性质,依各经所载,有多种分类。 《四分律羯磨疏》卷一载,忏悔有制教忏与化教忏二种。犯戒律的罪,须行制教(戒律之教)的忏悔,仅限于出家之五众、小乘、现行犯等;犯业道的罪,须行化教(经论之教)的忏悔,此则通于所有行者。 制教的忏悔又分为三种: 1.众法忏:对四人以上的僧众行忏悔。 2.对首忏:对师家一人行忏悔。 3.心念忏:宜对本尊行忏悔。 《摩诃止观》卷二载,忏悔分事忏与理忏: 1.事忏:藉礼拜、赞叹、诵经等行为所行的忏悔,又称随事分别忏悔。一般的忏悔都是属于此类。 2.理忏:观实相之理,以达灭罪的忏悔,又称观察实相忏悔。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三载,忏悔有三种: 1.作法忏:依律仪的作法而行忏悔,如礼拜梁皇忏、大悲忏等忏仪。 2.取相忏:观想佛像的相好、功德等,以为除罪的忏悔。如能观想成功,表示心念都在佛的慈悲、功德上,罪业就不容易现前了。 3.无生忏:无生忏就是观实相之理,念罪体无生的忏悔。无生者,法本无生,所谓“心生,则一切法生;心灭,则一切法灭”,又谓“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无时罪亦灭”。罪业在相上虽然有善恶,但是在性上并无善恶,因此在本性上、在佛性里并没有罪业可言。 天台宗行者也立有三种忏悔法门──1.以戒律门忏悔:精持戒律,夙夜不懈的修持,犹如大火,烧去一切情识障。 2.以功德门忏悔:常行功德,供养三宝的修持,犹如春风,拂去一切烦恼障。 3.以无生门忏悔:勘破生死,修习无我的修持,犹如净水,洗去一切知见障。 又,天台宗依智顗大师所著的《法华三昧忏法》而作“六根忏悔”,即忏悔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罪障。又称法华忏法,是天台宗重要的忏仪。 据《观普贤菩萨经》载,在家众的忏悔法有五种: 1.不谤三宝,乃至修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2.孝养父母、恭敬师长。 3.端正身心,以慈悲、道德待人。 4.六斋日不杀生。 5.相信因果。 除了以上各经所载的忏悔方法外,一般佛教徒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以下六种忏悔: 1.说好话忏悔。 2.捐善款忏悔。 3.勤劳服务忏悔。 4.成就他人忏悔。 5.用感恩报德的心忏悔。 6.以礼佛谢罪的心忏悔。 三、忏悔的功德与忏相 忏悔不但可以灭罪,而且可以增福。依经典记载,忏悔可得五种福德: 1.终不远离一切圣人。 2.一切众生乐见乐闻。 3.入大众时,不生怖畏。 4.得好名声。 5.庄严菩提。 忏悔之后,罪业是否究竟清净,可以依忏悔当时的情状自我审查。忏悔之相有三品之别: 1.下品忏悔:全身微热而眼出泪。 2.中品忏悔:全身毛孔发热出汗,从眼出血。 3.上品忏悔:全身的毛孔和眼睛都出血。这是最高的忏悔。 四、忏悔与感应的原理 一般人学佛修行总希望有所感应,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有感应,有的人没有?感应的原理就如同“月现江心”一般。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菩萨就像一轮皎洁的明月,常游在毕竟空里,对大地众生没有分别心,只要众生心中清净无垢染,就像江河的水澄澈无波,月亮自能影现江心。所以没有感应的人,不能责怪天上没有月亮,应该怪自己的心海不清净。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只要我们能时常藉著忏悔的法水来涤净心垢,自然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 伍·结语 经云:“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心是我们的主人翁,成佛作祖端赖它;五趣流转也因它,心的重要,不言而喻。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只知道澡浴净身,却不知道“净心”的重要,任由我们的心在五欲尘劳、人我是非中奔驰攀缘,计较得失,终至永无解脱之日。 我们的心要如何净化呢?惭愧忏悔是净化身心的力量,一念惭愧忏悔的心,能使我们原本缺憾的生活,转化为时时风光,处处自在,丰足无忧。惭愧忏悔是袪恶向善的方法,当前社会乱象纷陈,人人为了一己之私,罔顾多数人的利益,造成社会脱序不安,此时如果人人都有一颗惭愧忏悔的心,自忖对不起国家民族、对不起社会大众、对不起父母师长、对不起亲朋好友 ,由于“对不起”的这份惭愧忏悔的心,必能激发感恩回馈的情操,继而化暴戾为祥和,何愁社会不安定?所以,惭愧忏悔不但是学佛者必修的法门,更是建立祥和社会的救世法宝! 第二篇 发心立愿 壹·前言 我们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先订定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有了方向,做事才能著力。订定目标就是“立志”,在佛教称为“发心立愿”。 贰·何谓发心立愿 发心立愿,是学佛的根本。发心,又称初发意、新发意、新发心、初心、发意等,是指发自内心的意念。《华严经》说,学佛要不忘初心,也就是勉励我们不要忘记学佛最初所发的“上弘下化”的菩提心。 学佛是一种修心养性的功夫,心要如何修呢?修心先要“发心”,经中譬喻我们的心如田、如地,心田要开发才能播种,开发了的心地才能成长万物。所以学佛的第一步先要发心,发心睡觉,觉会睡得好;发心吃饭,饭会吃得饱;发心作事,则无事不办,所以修心的第一步就是发心。 所谓“立愿”,是指想要成就自己所期许的目标的一种决心,也就是一般所称的“立志”。 立愿如同时钟上紧了发条,汽车加足了汽油,能产生前进的动力;又如船只装了罗盘,学生订了功课表,有了前进的目标。所以,发心就是开发心田,立愿就是确立目标。学佛不发心立愿,譬如耕田不播种,船只没有指南针。种田不播种,如何能收成?航海缺乏指南针,如何渡向彼岸?所以学佛首先必须发心立愿。 参·发心立愿的重要 学佛首重发心立愿,发心立愿是表示自己对未来的期许,由此可知佛教对未来价值的重视。 《劝发菩提心文》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 《大智度论》卷七说:“作福无愿,无所标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譬如销金,随师而作,金无定也。”“庄严佛国事大,独行功德难以成就,须藉愿力方能达成。如牛力虽能挽车,亦须御者方有所至。” 此外,《大集经》说:“发愿能摧伏烦恼魔军。”《发菩提心经论·誓愿品》说:“菩萨发心,先建至诚,立决定誓,立誓之人,终不放逸、懈怠、缓慢。”由此可见,入道之由,莫不行愿,因为“果”虽然是由“行”所招感,但是如果没有“愿”力,即使是行,也无法到达所期望的目的,所以发心立愿是成就一切事业的重要助缘与动力。 发心立愿犹如播种,种子的好坏可以决定未来的收成;发心立愿的动机与大小,均可影响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其重要可见一斑。 肆·学佛应发何心,立何愿 《楞严经》说:“因地不正,果遭迂曲。”发心立愿要合于大、正、圆、真,也就是所发的愿,不受世间物欲、名位、权势所诱惑,甚至不管遭遇任何艰难困苦,即使攸关生死,也绝不忘失自己的誓愿,一心只为求证无上菩提,只为救渡众生出离生死洪流,如此发愿,才不会偏离正道。 根据《翻译名义集》卷十二说,学佛应发三种心: 1.发大智心:以智慧广求一切佛法,普令众生皆得法喜之乐。 2.发大悲心:慈愍一切众生轮回生死,受种种苦,誓愿救拔。 3.发大愿心:依四弘誓愿,发无上菩提之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此外,诸如感恩心、惭愧心、向道心、功德心、深信心、尊敬心、广大心、忍耐心等,凡能帮助我们完成“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学佛最高目标的愿心,都是学佛者不可一刻或忘的发心。尤其应该发以下四种心,立四种愿: 一、四心 1.发慈悲心,人我无间:学佛就是向佛学习,佛是慈悲的体现者,学佛如果没有慈悲心,便无法与佛法相应。佛法的根本目的是“拔苦”“与乐”,而“慈”便是“与乐”,“悲”就是“拔苦”,所以学佛如果不能慈悲,则空有学佛之名。佛教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有慈悲心的人必能泯灭人我对待,必能不分亲疏,照顾所有的人,自然能与别人没有隔阂,达到人我无间。 2.发信愿心,常随佛学:常随佛学是普贤菩萨所发的十大愿之一。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佛菩萨的发心立愿,我们要常跟随善知识、老师、大德们学习,有一份发心,必有一番成就。 3.发菩提心,上弘下化:古德说:“菩提心为因,大悲心为本,方便心为究竟。”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大悲心就是下化众生,方便心就是方便行四摄法。一个菩萨行者发心,一定要有菩提心,有了菩提心的种子,再配以大悲心、方便心为助缘,如此融合三心,才算是发大乘心,这是学佛的人都应该发的大心,能够发菩提心,必能进趣菩萨道。 4.发无我心,扩大完成:无我是说我们的心境可以包容一切,将别人看成与自己一样,甚至为了完成大我,可以牺牲小我。能够发无我的心,把自己融入大众,融入团体,那么大众就是我,团体就是我。所以无我之我,反而更大、更高,更能成就一切,完成一切。 二、四愿 1.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学佛,除非甘心做个小乘的自了汉,否则弘法度众就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所谓“弘法为家务、利生是事业”,因此,只要是大乘行者,都应该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心。 2.烦恼无尽誓愿断:学佛,其实就是在与自己的烦恼魔军作战,能够战胜烦恼,自然能显发自己的真如佛性,自然能趣向佛道;反之,如果连自己的烦恼都无法断除,而在生死苦海中轮回不已,更遑论度人。所以学佛首先要健全自己,要誓断一切烦恼。 3.法门无量誓愿学:学佛既然要发度众之心,首先自己要具备各种知识、能力。在古代印度有所谓的“五明”: (1)声明:语言学、声韵、训诂、音乐。 (2)工巧明:科技工艺的知识。 (3)医方明:卫生保健、医药的知识。 (4)因明:逻辑推理、论理学。 (5)内明:专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学,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学。 以上五明,涵盖面虽广,然而在今天多元化的社会,似乎已不敷所需,这不过是在说明菩萨为度一切众生,当学一切法门。 4.佛道无上誓愿成:学佛最终目的是为了成佛,成佛虽然不容易,须经“百劫修相好,千只修福慧”,但是我们要难行能行,尤其不仅自己要誓成佛道,更要发愿度尽一切众生,共成佛道,这才是真正的“佛道无上誓愿成”。 伍·诸佛菩萨的行愿 根据经中所载,过去诸佛莫不由发愿而成。如《无量寿经》卷上所载的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悲华经》卷七所说的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所说的弥勒奉行十善愿、《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药师如来为灭除众生病苦而发的十二大愿等。乃至文殊菩萨十八大愿、普贤菩萨十大愿、观音菩萨十大愿、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等,都是诸佛菩萨的伟大行愿。兹列举四大菩萨行愿于后,以为佛子效法: 一、文殊菩萨行愿 1.愿以恒河沙诸佛世界为佛刹。 2.愿佛土光明遍照。 3.愿于菩提树下成就正觉,若不满愿,誓不起座。 4.愿于诸佛国土为众生演说妙法。 5.愿佛土中无有女人及诸恶道。 6.愿诸众生离烦恼垢,见净梵行。 7.愿佛土众生,生时袈裟随体。 8.愿众生思食即得百味盈满。 9.愿广施贫穷苦恼众生资财法味。 10.愿鬼道众生悉获饱足。 11.愿众生悉得五神通,乘空无碍。 12.愿为众生说法,令离渴爱。 13.愿诸众生思衣即得妙宝衣服。 14.愿于诸佛土,供养财宝资具。 15.愿诸众生远离八难及不善法。 16.愿诸众生无有苦恼及诸不悦意。 17.愿以无量妙宝庄严佛土。 18.愿所有佛刹功德庄严,皆令置我佛刹中。 二、普贤菩萨行愿 1.礼敬诸佛。 2.称赞如来。 3.广修供养。 4.忏悔业障。 5.随喜功德。 6.请转法 轮。 7.请佛住世。 8.常随佛学。 9.恒顺众生。 10.普皆回向。 三、观音菩萨行愿 1.愿我速知一切法。 2.愿我早得智慧眼。 3.愿我速度一切众。 4.愿我早得善方便。 5.愿我速乘般若船。 6.愿我早得越苦海。 7.愿我速得戒定道。 8.愿我早登涅槃山。 9.愿我速会无为舍。 10.愿我早同法性身。 四、地藏菩萨行愿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此外,古来多少高僧大德为“正法能久住,众生得离苦”而发下弘愿。譬如:玄奘大师“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终于完成西域取经的大愿;鉴真大师“为大事也,何惜生命!”终于将佛法弘传于日本。乃至近代慈航法师的“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是后世佛子学习的典范。 陆·今日佛子如何发心立愿 发心立愿,可以坚定信心与毅力,可以增长菩提心,提升信仰,使我们的道德、人格臻于至善。尤其今日社会,如果多一个人发心立愿,志求菩提,就多播下一粒成佛的种子;多一个人学佛成佛,社会就少一分暴戾之气。所以希望人人都能经常发心立愿,发愿为自己留下信仰,为家庭留下贡献,为社会留下慈悲,为生命留下历史,为道场留下功德,为众生留下善缘,为未来留下愿心,为世界留下光明等。 以下为现代佛子撰拟发愿文,祈愿人人发心得度。 一、弘法师的发愿文 一愿佛光普照,众生随缘皆得度。 二愿法水长流,护法檀那悉蒙益。 三愿佛教兴隆,人人学佛福慧增。 四愿每日所作,普皆利益法界众。 五愿学佛所学,常作佛事永不倦。 六愿于诸众生,常起大悲施法益。 七愿心平如地,普载众生无怨亲。 八愿世间大众,明因识果行正道。 九愿贫病众生,身心安乐众病除。 十愿社会安定,无诸世间忧悲苦。 十一愿国家富强,众等悉发菩提心。 十二愿世界和平,佛光净土在人间。 二、佛光会员发愿文(一) 一愿我们礼敬常住三宝,正法永存佛光普照。 二愿我们信仰人间佛教,生活美满家庭幸福。 三愿我们实践生活修行,随时随地心存恭敬。 四愿我们奉行慈悲喜舍,日日行善端正身心。 五愿我们尊重会员大众,来时欢迎去时相送。 六愿我们具有正知正见,发掘自我般若本性。 七愿我们现证法喜安乐,永断烦恼远离无明。 八愿我们发愿普度众生,人间净土佛国现前。 佛光会员发愿文(二) 一愿做个共生的地球人。 二愿做个同体的慈悲人。 三愿做个明理的智慧人。 四愿做个有力的忍耐人。 五愿做个布施的结缘人。 六愿做个清净的修道人。 七愿做个乐观的欢喜人。 八愿做个融和的佛光人。 三、家庭主妇的发愿文 一愿护持佛教,恭敬三宝,永远做佛教的护法。 二愿实践佛法,建立美满家庭,使家人平安幸福。 三愿教育儿女,以身作则,使成大器,做国家栋梁。 四愿帮助先生发展事业,使无后顾之忧。 五愿孝顺公婆,克尽子媳之道,确保家庭和谐。 六愿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做好环保、护生工作,为后代子孙建设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 七愿每日布施欢喜,把快乐分享别人,使社会充满详和之气。 八愿人人知足感恩,勤奋工作,民生富足,而无杀、盗、抢劫、诈欺等恶事滋生。 四、警察的发愿文 一愿克尽职守,勇于承担,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二愿伸张公权,打击犯罪,消除社会暴戾风气。 三愿端正身心,奉公守法,树立警察优良风范。 四愿自身安全,不受侵犯,免使家人担忧受怕。 五愿维护正义,布施无畏,使世间无邪恶恐怖。 五、小学生的发愿文 一愿用功读书,充实知能,将来做大事业,报效国家。 二愿孝顺父母,友爱兄长,做个不令父母担忧的好孩子。 三愿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四愿遵守校规,不做有损校誉的事。 五愿乐观开朗,主动助人,日行一善。 六愿校园风气善良,没有安非他命的毒害侵袭。 七愿世间都是好人,没有绑票、勒索等恐怖事情。 八愿人人都有幸福美满的家,都能在父母的爱护,师长的教育下,快乐而健康的成长。 柒·结语 一般学佛的人,经常劝人要发心、要立愿。其实,发心立愿不是佛教徒的专利,社会上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发心立愿。发心,才能把事情做好;立愿,做事才有目标。发心立愿就像开采能源一样,心里的能源是每个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大财富。《劝发菩提心文》说:“金刚非坚,愿力最坚;虚空非大,心王最大。”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愿力有多坚,力量就有多强。心发则佛道堪成,所以,学佛一定要发心立愿,发心立愿才会有成就。 第三篇 六度四摄 壹·前言 佛法浩瀚无边,但是归纳起来总不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五乘佛法。此五乘佛法是依发心、目的与方法的不同而区别。人天乘是佛陀所施设的方便法门,是世间法,不能了生死。声闻、缘觉乘虽然可以了脱生死,超出三界,但是只为自度,只能“拔一己之苦,得一己之乐”,未能度众利他,佛陀斥为“焦芽败种”,可见仍非究竟。唯有自利利他,自度度人,发四弘誓愿,修六度四摄法门,圆满佛果的菩萨乘,才是佛法的究竟法门。 发心趣求大乘的菩萨,以六度为主要修行方法,《增一阿含经》序说:“菩萨发意趣大乘,如来说此种种别,人尊说六度无极,布施持戒忍精进,禅智慧力如月初,逮度无极观诸法。” 菩萨如果修行六波罗蜜,具足福慧资粮,圆满所修,便得证悟无上正等菩提。如《发菩提心经论》卷上说:“布施是菩提因,摄取一切诸众生故;持戒是菩提因,具足众善,满本愿故;忍辱是菩提因,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故;精进是菩提因,增长善行,于诸众生勤教化故;禅定是菩提因,菩萨善自调伏,能知众生诸心行故;智慧是菩提因,具足能知诸法性相故。取要言之,六波罗蜜是菩提正因,四无量心三十七品诸万行共相助成。若菩萨修集六波罗蜜,随其所行,渐渐得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六度四摄是成就菩提道果的必备条件。 贰·六度的意义与内容 “六波罗蜜”,梵语sad-paramita,sat-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是指到彼岸的意思,也就是达成理想,完成的意思,是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的六种修行方法。 六波罗蜜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其意义、内容如下: 一、布施 布施,梵语“檀那”,此云“布施”,布己所有,施与众生,这是摄受众生的第一步。“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在生活上先给予满足后,才容易引领众生修行入道。布施有三种: 1.财施:内财施与外财施。布施头、目、脑髓生命,叫做内财施;施舍田园舍宅、衣食财宝,称外财施。 2.法施:以佛法化导众生,使其得度,称为法施。“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金刚经》云:“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所得福德,不如受持四句偈等,乃至为他人说。”法施的殊胜难得,可见一斑。 3.无畏施:属于精神力量的布施。给予苦难者以精神上的慰藉,使他远离恐怖畏惧;或者自己持戒忍辱,不侵犯他人,使对方免于畏惧。譬如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使众生远离怖畏,便是施无畏。 布施的可贵,就其功

5,谁能百里挑一刘宓为什么被罚下场

刘宓是因为他被女生选为心动男生的次数够了16次,根据《谁能百里挑一》这个节目的规则——被选为心动男生次数为16次时就要下台,所以他被迫下场。
1、作为《百里挑一》的姊妹篇,同一个班底制作的《谁能百里挑一》将真正意义上实现节目的联动,使《百里挑一》和《谁能百里挑一》互为前传,互为结局。
2、女嘉宾将戴着面具出场,自我介绍后接受现场观众及在线网友投票,超过70票方可进入下一环节,获得和现场16位男嘉宾直接交流的机会。女嘉宾需选择最心仪男生和不心仪男生,男嘉宾将评价对女嘉宾的第一印象,观看短片并提问交流,交流过程中通过翻牌形式投票,最后进入表白环节。

6,"从"字的篆书怎么写

"从"字的篆书写法如下:从的基本解释:从[cóng]1. 依顺 :顺从。2. 采取,按照 :从优。3. 跟随 :愿从其后。4. 跟随的人 :侍从。5. 参与 :从业。6. 由,自 :从古至今。7. 次要的 :主从。8.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 :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9. 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 姓。从[zòng]1. 古同“纵”,竖,直。2. 古同“纵”,放任。字形演变:扩展资料:文言版《说文解字》:从,相听也。从二人。凡从之属皆从从。随行也。从辵从,从亦声。白话版《说文解字》:从,彼此都听对方的。字形采用两个“人”会义。所有与从相关的字,都采用“从”作边旁。相关词汇解释:1、遵从[zūn cóng] 遵照并服从:遵从上级的指示。2、胁从[xié cóng] 被胁迫而随别人做坏事:胁从分子。3、从头[cóng tóu] 从最初(做):从头儿做起。4、从容[cóng róng] 不慌不忙;镇静;沉着:从容就义(毫不畏缩地为正义而牺牲)。5、从业[cóng yè] 从事某种职业或行业;就业:从业机会。

7,篆书分几种类形?

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小篆在秦代已定形,大篆系指小篆之前的篆书。从书法的角度看,篆刻是一种特殊的书法刻字艺术。
(1)大篆主要的是“钟鼎文”。钟鼎文则是铸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故又称作“金文”。钟鼎文的内容多是有关祖典、踢命、征伐、约契等的记录;早期的文字与甲骨文相同,到战国时已逐渐与小篆接近。由于铸造的关系,文字必须先刻在模具上,所以字体都经过修饰,笔画圆润,结构匀整、雄健有力。
(2)小篆也称秦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便着手统一文字,为改变先秦文字繁芜不规范不统一的状况,由丞相李斯及其他人改制而成。小篆作为通行交流使用时间并不长,至汉代便被隶书代替,但小兼一直在文人中作为艺术流传下来,并在历代文人中出现不少名家如唐代李阳冰,清代邓石如等。

精华总结

雨露,是万物生长的灵丹妙药,它能让万物欣欣向荣,给人带来希望和欢乐。起名,是给孩子取名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名字,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文化。一个好的名字,可以让孩子从小拥有一个好的起点。那么,旸字取名呢,有着什么样的寓意及含义?

1、旸是五行金之字,五行属水,寓意孩子聪明机智,有大智慧,富有爱心。

根据五行属性来取名,金能克水,就像是金被水淹没了,所以会出现水变少,阳气不充足的情况。而旸字五行属水,表示有希望的样子,寓意孩子聪明机智,有大智慧,富有爱心,有爱心之义,对人非常友好,人缘非常好。由于在起名时需要注意五行八字,所以名字要避开太多不利因素。例如孩子取名为旸这个名字时,可选择五行属金且与水相冲或水火相济或金水相济等字面寓意相搭。

2、旸字是木之金之字,五行属木,为金之态,寓意孩子金木水火土五行协调,和谐发展。

雨露的滋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都让人感到无比满足。旸,字音shèng,寓意着孩子有一颗包容和感恩之心。这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异曲同工之妙……旸给人带来欢乐、吉祥的同时,也寓意着孩子金木水火土协调发展……

3、旸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字,可形容孩子生机勃勃,乐观向上。

【旸】有光明、温暖、明朗的意思,可用作名字。【阳凯是太阳之意。【阳阳阳】阳代表明亮,阳代表光明及温暖。用阳代表光明的事物,表示孩子生机勃勃,乐观向上。【阳欣可表示欣欣向荣之意。【阳和】可表示温暖的意思。

4、旸字取名,寓意孩子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希望。

旸字寓意孩子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另外旸字取名还有着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吉祥幸福、生活美满、幸福美满等美好祝愿,其寓意吉祥。而且旸在中国汉字里是非常多见的一个字,我们可以将这个字用在名字中来表达。旸字取名代表着孩子未来很美好而充满希望。如果将其用于起名中,则代表着孩子未来会有很多希望。同时也象征着孩子将来会有所成就。

5、旸作为名字有吉祥富贵之意。

旸这个名字,在很早的时候就被赋予了吉祥富贵的寓意,因为它在名字中的意思很多。所以有很高的吉祥富贵之意。这个名字将孩子命名为【旸】具有美好的寓意。

上一篇:康德三大批判

下一篇:lzz,LZD系列防爆电磁流量计产品特点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