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因何而亡

时间:2023-07-30 01:57:23编辑:优化君

1,《延禧攻略》乾隆的亲生母亲是谁?

剧情中弘昼在整理裕太妃的遗物时,一封皇上乳母温淑夫人的信,引发了皇上对自己身世的怀疑,剧中温淑夫人已死,她的身份是乾隆的奶娘。历史上乾隆乳娘就是温淑夫人董氏,所以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历史对她的记载少之又少,能被皇帝封为夫人,证明她在乾隆心里的地位与亲娘无异。弘昼声称从裕太妃遗物中找到温淑夫人的绝笔信,信中写到乾隆并非当今太后钮钴禄氏亲生,而是嘉兴钱氏所生,当年太后杀母夺子,才能坐上现在的太后之位。乾隆不敢相信太后是他的杀母仇人,于是派海兰察查宫中档案底册,海兰察调查结果是乾隆确实由钮钴禄氏所生,不管是玉牒还是实录卷都是一样的答案,乾隆唯一验证方法就是找太后问清楚。温淑夫人的遗书其实是娴妃的一步棋,她现在要与太后斗,首先要离间她与乾隆的母子关系,然后步步为营,慢慢推进,娴妃才是后宫妃嫔中最腹黑的一位。太后能做到今天的位置也不是吃素的,她的手段要比娴妃高明的多,最后娴妃的诡计自然泡汤了。

2,延禧攻略是哪个朝代?是不是皇帝的妈妈?

延禧攻略是清朝的,魏璎珞是乾隆皇帝的妃子,不是皇帝的妈妈。清宫大戏《延禧攻略》,讲的是汉女魏璎珞与乾隆皇帝这一对欢喜冤家的故事。魏璎珞是一个勇敢坚强、机敏灵活的励志女,她从尔虞我诈的后宫环境中突破重围最终成为了皇贵妃,当然这中间还穿插着富察皇后的身影。电视剧都是对历史有所改编的,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魏贵妃远没有剧中表现得这么光鲜亮丽,首先璎珞这名字就没有考究证据,史书上只记载她被称为魏佳氏。魏佳氏是汉人,原属汉军正黄旗,于乾隆四年入宫后,深受乾隆喜爱,所以乾隆将她划入了满洲镶黄旗,此谓为“抬旗”,将汉人籍贯转为满人,可见乾隆对其的宠爱。乾隆赐予其名号是令嫔,后来是令妃、令贵妃,这个“令”是乾隆帝精心挑选的,语出《诗经·大雅》:“如圭如璋,令闻令望。”象征着魏佳氏像玉一般美好、动人。扩展资料相关人物:富察皇后富察皇后就是孝贤纯皇后。孝贤皇后出身于一个累世高官的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正统教育,娴于礼法,深明大义,并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加之天生的端庄文静,可以说是一位标准的名门淑女、大家闺秀。在雍正五年(1727)的一次选秀女中,16岁的富察氏一眼就被雍正帝选中。雍正帝决定将这位名门之女指配给早已秘定为皇储的皇四子弘历为嫡福晋。雍正帝以其独有的犀利眼光似乎已经看出了这位端庄秀美文静的少女,具备成为大清一代贤后的素质。这年的七月十八日,雍正帝在紫禁城西二所(弘历即位后改名为重华宫)为皇四子弘历和富察氏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婚后,这对小夫妻相敬如宾,感情笃挚,十分恩爱。乾隆帝即位后,立她为中宫皇后,于乾隆二年(1737)十二月初四日举行了册立礼。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孝贤纯皇后

3,求知历史上乾隆真正的生母及养母到底是谁 ?

生母和养母都是孝圣宪皇后。孝圣宪皇后(1692年11月5日—1777年3月2日),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十三岁时入侍雍亲王府邸,号格格,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历,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十三年其子弘历(乾隆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卒于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东陵。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孝圣宪皇后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她寿数之高,在清代皇太后中居于首位,在中国历代皇太后中也是极为罕见的。扩展资料:身份怀疑对于清史稿中关于熹妃晋封熹贵妃的记录,不少人存有质疑。从现行史料看,仅在雍正八年和硕端柔公主下嫁时,内务府有关筵宴的请旨中有贵妃钮祜禄氏字样。在清朝,贵妃定员二人,是位在皇后之下第二等的嫔妃,地位殊尊,加上雍正朝嫔以上的嫔妃人数很少,几乎全都是登基时所册封的第一批妃嫔,也就是原王府旧人。在雍正登基后入宫的嫔妃惟有诞下弘曕的刘贵人被晋封为嫔,其他全都是较低阶的贵人、答应、常在。因此像贵妃的册封礼这类在雍正朝应属于后宫的重大典礼不可能毫无纪录留下。而按例,晋封贵妃会制作新的金册,也会有册文内容跟册封礼的纪录,礼部、内务府应该都会留下相关请旨纪录,但至如今都未发现任何关于熹妃钮祜禄氏晋封贵妃的册文与册封礼的纪录,因而熹妃是否真的晋封贵妃一事仍是未知数。较有可能的情况是,熹妃虽未正式册封为贵妃,但在后宫得到了贵妃级别的待遇。在雍正八年时,年贵妃早已逝世、齐妃又因为弘时之故已失宠,因而熹妃实际上在后宫资历与地位也仅次于皇后,加上其所生的弘历更已被雍正秘定为皇太子,身为后宫资历排序第二又是未来帝母,熹妃虽未正式晋封贵妃,但获得贵妃等级的待遇也是合于情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孝圣宪皇后

4,关于秦淮八艳的资料

1.那一年,李香君正当十六岁花季妙龄,“温柔纤小,才陪玳瑁之筵,宛转娇羞,未入芙蓉之帐。”她坐在绣帘挂落的花格窗前,遥望着秦淮河,她在等待她梦中的爱情。当侯方域蓦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时,她一定感觉到了她所期待的姻缘已经来临。这本应是一段才子佳人式的风花雪月,只是可惜选错了时代背景。随着满清铁蹄的入关,明朝大厦快速地坍塌。朱氏亲王仓皇南渡,在一片乌烟瘴气中,在南京匆匆地成立了南明政权。

2.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声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

3.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将她列入了“秦淮八艳”之中。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色艺冠时。

4.董小宛是明末有名的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她的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女子中的一流人物。她的姿色曾引起一群名公巨卿、豪绅商贾的明争暗斗。但这个流落风尘的女子鄙视权贵,巧与周旋,勇于斗争。而明末四才子之一冒辟疆富于才气、风流倜傥,两人一见钟情。冒辟疆容貌俊美,风度潇洒,人称“美少年”,是复社中一位才子。


5.明末清初鼎鼎大名的“秦淮八艳”中,顾横波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她曾堂皇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同时,她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据说先有一位与她私订终身的才子由于她的背盟殉情而死,后来她那仕于明朝晚节不保的丈夫龚鼎孳每谓人曰“我愿欲死,奈小妾不肯何”,俨然一个红颜祸水,不是害人性命就是毁人名节,与多数人印象中“秦淮八艳”的侠骨柔肠,深明大义迥然有异。著名史家孟森先生尝作《横波夫人考》一文,对龚顾之人品大大不以为然,认为夫妇二人皆是势利无耻之徒,利欲熏心之辈。曾被誉为““礼贤爱士,侠内峻嶒”的横波夫人,真就如此不堪吗?


6.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她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沦落为歌妓,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18岁时游吴门,居虎丘,往来于秦淮与苏州之间,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秦淮著名歌妓。卞赛一般见客不善酬对,但如遇佳人知音,则谈吐如云,令人倾倒。


7.寇白门名湄,字白门,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板桥杂记》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正由于白门为人单纯不圆滑,而决定了她在婚恋上的悲剧。

8.马湘兰(1548——1604)可以称为明代的女诗人、女画家。据《秦淮广记》载,她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

更多更详细:
秦淮何处愁——秦淮八艳(图文)
http://www.xici.net/b807671/d56272958.htm

秦淮八艳系列讲座[网上大讲堂_专题_网易新闻中心]
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2A24/mhlend.html

江苏音乐台《都市夜归人》秦淮八艳系列
http://dushiyeguiren.spaces.live.com/Blog/cns!1p0oeDtIRejN7YKRk_nEVRHQ!1469.entry

5,秦淮八艳的详细资料?

明末清初,秦淮河畔一直有着动人的传说,其中以秦淮八艳最为流传,一代佳人,或悲或痴,才女烈女,历史悠悠,留待后人评说。

她们已不再单纯是封建社会下的产物,而是成为了一种旧社会女性文化的象征,她们或许出身并不高贵,但人格犹如污泥中的莲化,心不染尘,她们才华横溢,却属生不逢时,有爱有恨,最终更归于一声叹息

虽然关于她们的故事被反反复复演绎了无数次,留下经典角色的却无一二,在群星辈出的现在,你我心目中可曾有合适的影子将这恒古爱断情伤的故事再次流传。

一、倾国名姬陈圆圆

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将她列入了“秦淮八艳”之中,并说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

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色艺冠时。

崇祯末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威震朝廷,崇祯帝日夜不安。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给帝寻求绝色美女,以舒解皇帝的忧虑之心,遂遗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觅艳。田畹寻得陈圆圆后,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为己有。

不久李自成的队伍逼近京师,崇祯帝急召吴三桂镇山海关。田畹对农民起义军整日忧心惶惶,便设
盛筵为吴三桂饯行,圆圆率歌队进厅堂表演。吴三桂见圆圆后,神驰心荡,高兴得搂着圆圆陪酒。酒过三巡警报突起,田畹恐惶地上前对吴曰:“寇至,将若何?”吴三桂说:“能以圆圆见赠,吾首先保护君家无恙。”未等田畹回答,吴三桂即带圆圆拜辞。

吴三桂在其督理御营的父亲劝说下,将圆圆留在京城府中,以防同行招惹是非让皇帝知道。
李自成打进北京后,吴三桂的父亲投降了起义军,陈圆圆被李之部下所掠。当吴三桂答应投降李自成时,闻圆圆已被李之部将所占,冲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遂投降了清军与农民军开战。这就是吴梅村在《圆圆曲》中所曰:“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李自成战败后,将吴之父及家中38口全部杀死,然后弃京出走。吴三桂抱着杀父夺妻之仇,昼夜追杀农民军到山西。此时吴的部将在京城搜寻到陈圆圆,飞骑传送,自引吴三桂带着陈圆圆由秦入蜀,然后独占云南。

顺治中,吴氏进爵云南王,欲将圆圆立为正妃,圆圆托故辞退,吴三桂别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对吴的爱姬多加陷害冤杀,圆圆遂独居别院。圆圆失宠后对吴渐渐离心,吴曾阴谋杀她,圆圆得悉后,遂乞削发为尼,从此在五华山华国寺长斋绣佛。

后来吴三桂在云南宣布独立,康熙帝出兵云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吴三桂死后,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死后葬于池侧。直至清末,寺中还藏有陈圆圆小影二帧,池畔留有石刻诗。


二、侠肝义胆李香君

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身边时时带着一把绢扇,扇面是洁白的素绢,上面绘着一幅色彩浓艳的桃花图,故称之为“桃花扇”。此扇之图并非出自名家之手,可为何李香君视为至宝呢?原来这扇面上的桃花,并非染料所画,而是以李香君的鲜血写成,上面凝结着她与情郎侯方域缠绵哀艳的爱情故事,也是她此生全部的希冀所在。

李香君是秦淮河畔媚香楼里的红姑娘,这媚香楼建得精巧别致,临水而立,站在楼上凭栏而望,烟水澄碧、画舫织彩的秦淮河尽收眼底。媚香楼的主人是李大娘,她年轻时也是秦淮河边的红妓女,年长后用自己的积蓄建了这座媚香楼,收养了几个干女儿,以诗酒歌舞待客,在南京城里颇有些名气。最给媚香楼撑脸面的就是李香君了。这姑娘自小在李大娘身边长大,诗书琴画歌舞,被李大娘调教得样样精通,性情上也学了李大娘的豪爽侠气,着实逗人喜爱。要说李香君的长相,别有她的特点,她身材娇小玲珑,眉眼儿俏丽生辉,小嘴唇微微上翘,显出几分俏皮,整个一个可人儿的模样,因她娇小而香艳,名字里又带个香字,所以客人们都戏称她是“香扇坠”,还真合她的那种韵味呢.

媚香楼在秦淮河畔属于那种比较高级的妓楼,这种妓楼里的姑娘多是卖艺陪笑不卖身,李香君便是这种典型。因为李大娘仗义豪爽又知风雅,所以媚香楼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受干妈的影响,李香君小小年纪便颇善于辨识好坏忠奸,第一次见到侯方域并一见倾心时,李香君才十六虚岁。

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邱人,祖父侯执蒲是明朝的太常卿,父亲侯恂做过户部尚书,都是刚直不阿的忠臣。侯方域自幼随家乡名士倪元路学习诗书,敏慧多才,长进极快

一个是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一个是娇柔多情、蕙质兰心的青楼玉女,接连几次交往之后,便双双坠入了爱河之中,缠绵难分。


三、风骨赠峻柳如是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声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

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她是嘉兴人,生于明万历五十年,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

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好,与陈情投意合,但陈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柳氏择婿要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谊阶段。最后于崇祯十四年她20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钱氏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柳氏后生有一女。有“红学“者认为,曹雪芹设计的绛云轩是来自柳氏的绛云楼。
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是支持钱谦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氏硬托住了。于是钱便腼颜迎降了。钱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钱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由于受柳氏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后来又因案件株连,吃了两次官司。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柳氏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这些都表现出她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钱谦益降清,本应为后世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郁达夫在《娱霞杂载》中录有柳如是的《春日我闻室》一诗。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可以称为“秦淮八艳”这首。著名学者陈寅恪读过她的诗词后,“亦有瞠目结舌”之感,对柳如是的“清词丽句”十分敬佩。清人认为她的尺牍“艳过六朝,情深班蔡”。柳氏还精通音律,长袖善舞,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1666年钱氏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柳氏死后葬于虞山佛水山庄。是年其女年17岁,已嫁给无锡赵玉森编修之子。

选她是因为眉眼里虽有一丝侠气,但却不失女性的柔媚


四、侠骨芳心顾眉生

顾眉生即顾媚,是南京上元人,据《板桥杂记》载:“顾媚字眉生,又名眉,号横波,晚号善持君,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须,弓变纤小,腰肢轻亚。通文史,善画兰,追步马守真,而姿容胜之,时人推为南曲第一。”可见她不但有着仕女的娉婷娇姿,更具文才艺技。
著名文人余怀与顾眉情谊甚笃;后顾与刘芳约为夫妇,不久她背约嫁给了早已降清的“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定山作妾,刘因此而以身殉情。龚得顾媚甚宠爱,号曰“善特”,后以顾为亚妻,受为一品封典。龚时为清廷礼部尚书,在京师四方名士尊如泰斗,凡有客求龚诗书画时,皆由顾媚代笔,顾声名才气愈盛。顾氏曾多镒利用龚的政治地位,对抗清志士慷慨解囊。
1657年龚携顾媚重游金陵,寓秦淮河畔大油坊巷市隐园。有一天她向正在写诗的龚说,她在文德桥遇到了身著和尚衣服的阎尔梅,龚暗吃一惊,原来净本是沛县举人,清兵南下时他在徐州劝史可法率军北上山东阻击;这几年他到处鼓吹反清复明,为清廷追缉。正在讲着,阎尔梅逃进了市隐园中村堂,此时四周已被清军乌黑在顾媚机智的庇护下,终掩阎脱险。所以大才子袁枚赞之曰 :“礼贤爱士,侠内峻嶒”。
1664年深秋,顾媚在北京铁狮子胡同的龚府内病逝,吊丧的车辆有数百乘;连远在江南的阎尔梅、柳敬亭、余杯亦在安徽庐州为她开吊设祭。龚还在北京长棒寺为其建了妙光阁,并为之著有《白门柳传奇》流传于世。

因为“鬓发如云,桃花满须,弓变纤小,腰肢轻亚”这几句选她


五、长斋绣佛卞玉京

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
她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沦落为歌妓,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
18岁时游吴门,居虎丘,往来于秦淮与苏州之间,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秦淮著名歌妓。卞赛一般见客不善酬对,但如遇佳人知音,则谈吐如云,令人倾倒。卞赛曾与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吴梅村有过一段姻缘。
崇祯十四年春,吴梅村在南京水西门外的胜楚楼上饯送胞兄吴志衍赴任成都知府,在这里他遇见了前来为吴志衍送行的卞赛姐妹,看到卞赛那高贵脱俗而又含有几分忧郁的气质,不由想到江南盛传的两句诗:“酒垆寻卞赛,花底出陈圆”。席间吴又对卞赛的文才进行了探试,令吴不由倾倒,以后二人交往频繁,感情渐深。
后来吴在长干里寓所得到卞的一书简,知道卞想嫁给他,心里很矛盾。因吴听到一消息,崇祯帝的宠妃田氏的哥哥田畹最近来金陵选妃,已看中陈圆圆与卞赛等。吴在权势赫赫的国舅前胆怯了,只在卞赛的寓所吹了几首曲子便凄然离去。
二年后,卞赛嫁给了一诸侯,因不得意,遂将侍女柔柔进奉之,自己乞身下发,在苏州出家当了女道士,依附于70余岁的名医郑保御,郑筑别宫资之。卞赛长斋绣佛,持课诵戒律甚严,为报郑氏之恩,用3年时间为郑氏刺舌血书《法华经》。
此时吴梅村当了清朝的官,心情颓伤。顺治七年的一天,卞赛在钱谦家里看到了吴的《琴河感旧》四首诗,方知吴对她的思念。数月后二人在太仓终于相见,卞赛为吴氏操琴,吴感怀不忆,写了《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赠之,诗中道出了卞在这十年中的情景,点出了清军下江南、玉京“弦索冷无声”,一派凄凉状况。卞赛后来隐居无锡惠山,十余年后病逝,葬于惠山柢陀庵锦树林。


六、才画横溢马香兰

马湘兰(1548—1604)可以称为明代的女诗人、女画家。据《秦淮广记》载,她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
马氏在绘画上造诣很高,当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共72句,记载在曹寅的《栋亭集》里。《历代画史汇传》中评价她的画技是“兰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袭其韵”。在北京故宫的书画精品中也间杂着马氏的兰花册页,发着独异的光彩,她的绘画在国外一直被视为珍品。在文学上马氏亦颇具才华,曾撰有《湘兰子集》诗二卷和《三生传》剧本。马氏多才多艺,还通音律,擅歌舞,并能自编自导戏剧。在教坊中她所教的戏班,能演出“西厢记全本”,随其学技者,备得真传。
马氏生长于南京,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她的居处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她给王稚登的书信收藏在《历代名媛书简》中。在王稚登70大寿时,马氏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祝寿,“宴饮累月,歌舞达旦”,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而逝,年57岁。马氏死后葬在其宅第,今白鹭州洲公园的碧峰寺附近。


、风流女侠寇白门

寇白门名湄,字白门,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


《板桥杂记》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正是由于白门为人单纯不圆滑,而决定了她在婚恋上的悲剧。


崇祯十五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在差役的护佣下来到了钞库街寇家,几次交往后,白门对他留下了良好印象,斯文有礼,温柔亲切,所以在朱氏提出婚娶时便一口同意。是年秋夜,17岁的寇白门浓妆重彩地登上了花轿。明代金陵的乐籍女子,脱籍从良或婚娶都必须在夜间进行,这是当时的风俗。朱国弼为了显***风和隆重,特派5千名手执红灯的士兵从武定桥开始,沿途肃立到内桥朱府,盛况空前,成为明代南京最大的一次迎亲场面。


朱国弼实际上是一个圆滑狡黠的官僚,他迎娶寇白门是一时的需要,数月后他那儇薄寡情便渐暴露,遂将寇氏丢一边,依旧走马于章台柳巷之间。


1645年清军南下。朱国弼投降了清朝,不久尽室入京师,又被清廷***。朱氏欲将连寇白门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白门对朱云:“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朱思忖后遂答允,寇白门短衣匹马带着婢女斗儿归返金陵。寇氏在旧院姊妹帮助下筹集了2万银子将朱国弼赎释。


这时朱氏想重圆好梦,但被寇氏拒绝,她说:“当年你用银子赎我脱籍,如今我也用银子将你赎回”当可了结。


寇氏归金陵一,人称之女侠,她“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耳热,或歌或哭,亦自叹美人之迟幕,嗟红豆之飘零”。后又从扬州某孝廉,不得意复还金陵,最后流落乐籍病死。当时文坛祭酒的东林领袖钱谦益作《寇白门》诗追悼曰:“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泪一沾衣。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


八、艳艳风尘董小婉


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她的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出身于苏州一户以经营刺绣为生的商家,在其十三岁那年,不幸父亲暴病身亡。又过两年,已至明末,天下***,乱象迫近苏州,其母白氏打算收拾家什逃难,却发现并无银两可随,气急攻心,病倒在床,生活重担一下落到了年方十五的董白身上,这种感受,如同已养成孤高自傲性格的她,不肯低头向人借贷。情急之下,于南京秦淮河畔画舫中卖艺为生,改名小宛,以此来维持生计,同支持母亲的医药费。

在其从艺过程当,正因其性格孤傲,又极富才气,很快在秦淮河畔出了名。却也因此得到了文人雅客赏时的同时,遭到世俗小人的无视。一度负气离开南京,终因生活所迫又在半塘妓院重操旧业,但始终为卖艺不卖身。后结识乡试一度名落孙山、当时称“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二人相识一段时日后,董小宛仰慕其品性谈吐,遂以身相识,因冒辟疆已有正室,故只作小妾。但董小宛并未因地位的偏离而悲凉,而是比丫环更周到地侍候着长辈。在以知书达理、精通琴棋书画而闻名于乡里的同时,对丈夫,小宛更是关照得无微不至。更是烧得一手好菜,其名并列于“历代十大名厨”之列。现今扬州名点:灌香董糖、卷酥董糖,即为她所作。

但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在过了数年安乐日子后,战乱再起,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兵南下,各地战火烽起,举家辗转逃难后,家产也尽量流失。战乱过后,全身的日子已过得十分艰难。俗话说得好,祸不单行,此时的冒辟疆却病倒了。小宛时刻不离身、无微不至地照顾大病中的丈夫,在冒辟疆病逾后,小宛却已骨病如柴,仿佛也曾大病了一场。就是在这种饥贫交加,食不果腹的生活环境下,使得小宛体质已极度亏虚,终因此而于顺治八年正月,在冒家做了九年贤妾良妇的董小宛终于闭上了疲惫的眼睛,在冒家的一片哀哭声中,她走得是那样安详。

6,浙江一家族藏有最早的免死金牌,上面有什么东西呢?

咱们平常在看一些古装剧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某位王公贵族,为非作歹,欺男霸女,目无法纪。当有人要站收拾他的时候,他便大喝一声:我有御赐的免死金牌,你们不能把我怎样。这免死金牌到底是什么?真的能免去死罪吗?免死金牌,也叫“丹书铁契”或“丹书铁券”。圆筒瓦形,丹砂填字,最早是两部分,一部分给受封的人,另一部分由皇家保存,合二为一,方可使用。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假冒伪造,和兵符是一个道理。唐代以后,铁券已由圆筒瓦形变成覆瓦形,只有一个,上面的文字也由丹砂填字变成了金质的字体。据史料记载,汉高祖刘邦为巩固其统治,收拢朝臣,专门制作“丹书铁券”颁发给为其建功立业的大臣,以示嘉奖,当时的铁券还不能免罪免死,只不过是一种封侯加爵的凭证。作为一种皇权的象征,最早的铁券都是一样的,到明代的时候,建立了一套制度,依照功臣重臣爵位高低进行铁券的颁布,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不能越级颁发。丹书铁券,丹书铁券,究竟这上面书的是什么呢?铁券上的内容一般由四部分组成,一是赏赐铁券的时间,受赏人的姓名、爵位、封地,二是记载受赏人建了什么功勋,三是皇帝给受赏者的特权,比如免死。最后是记载皇帝的誓言,按当时的法律,持有铁券的受赏者及其家人子孙后代,可以享受什么特权。目前能见到的、最有名的丹书铁劵,是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吴越王钱缪的铁券,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丹书铁券,是唐昭宗为奖励钱缪平定董昌叛乱有功而颁发的,上书三百余字,详细记录了钱缪的功勋以及享受的特权,特别是写了八个字:卿恕九死,子孙三死。这八个字什么意思呢?就是唐昭宗对钱缪保证,我可以免除你九次死罪,免除你的儿孙三次死罪。令人吃惊的是,免除死罪的次数,竟然能高达九次,而且不止对受赏人免罪,还对其子孙后代免罪。由此可见,这丹书铁券真的能免人死罪。而且,至少是从唐代开始有此功效。钱缪在得到“丹书铁券”后,钱氏族人便一直将其收藏于家中。虽然面写着能免除九次死罪,但作为朝廷重臣的钱缪,一次也没有用到。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在当时的社会,皇权高度集中,若是真用到这免死金牌时,这金牌能不能管用,还得是皇上说了算。作为前朝皇帝颁发的丹书铁券,此后的历代帝王,无不好奇,均想一睹其风采。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听说钱氏藏有丹书铁劵,专门派人请来,仔细查看。清朝乾隆皇帝,也曾下旨调阅。并命人将上面的文字摘录至《四库全书》。作为封建时期的产物,丹书铁券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不见了踪影。新中国成立之后,钱氏后人将家传宝物,上交国家,现在仍然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7,免死金牌上面刻有九个字,除了免死还有什么用?

在古代影视剧当中,我们经常看到某位钦差大臣拿着皇帝御赐的尚方宝剑先斩后奏有生杀大权,同样有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会被皇帝赏赐免死金牌,有的叫丹书铁券,有了它就相当于有一道护身符,犯的所有罪都可以免除罪行,而且免死金牌还能一人多用、子孙同用。免死金牌朱元璋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士兵,经过十余年的打拼,一路成长为一支劲旅的首领,鄱阳湖大战战胜陈友谅之后,朱元璋称起了吴王,随后又消灭了东吴的张士诚,朱元璋一举统一了广大长江流域,成为无人可与之匹敌的霸主。北伐元军之前,朱元璋于1368年在应天称帝,定国号为明,年号为洪武,建立了大名王朝后,也对给他立功的功臣进行了分封,还有一些位高权重的大臣被赐予免死金牌,值得一说的是,这些赐予免死金牌的大臣最后还是被朱元璋给处死了,当然他不能直接找个理由就随便处理了,于是就有了连坐的罪了,毕竟各个功臣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比如朱元璋的左丞相李善长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当然他也有免死金牌。朱元璋李善长一家是朱元璋第一个亲家,他的儿子李祺娶了公主,可见朱元璋对其厚爱。李善长就是明朝时期的第一功臣,他曾协助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朝的江山,他的功劳无数、战功无数,可以说他为大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因胡惟庸谋反案,朱元璋为此大开杀戒,李善长也被牵扯了进去,可是李善长却凭借免死金牌以及和朱元璋的这层关系保住了性命,但是也不要放心太早。多年之后,早已经远离朝堂的李善长再次被牵扯到胡惟庸案件中,有个御史将这件事条理清晰地上奏给朱元璋,朱元璋下令让人将李善长全家七十余口人全部处死,年迈的李善长老泪纵横地拿着剩下的一块免死金牌,向朱元璋喊道:皇上我这里有您赐的免死金牌,朱元璋淡漠地看了他一眼说了句话:上面还有九个字你忘了吗?原来免死金牌上面还刻着九个字“所谓免死,除谋反大逆”,李善长这下子心灰意冷了,知道朱元璋是决意要杀他,再多说也无益,最终李善长及亲戚全部被处死,呜呼哀哉!李善长朱元璋虽是放牛娃出身,但他的帝王之术不得不让人佩服,这样一看,天子赐的免死金牌不仅不能免死,还是对自己的一种警醒,若是聪明的就应该开始小心谨慎一点,避免功高震主或者犯差错被抓。

8,柳如是怎么死的

最多的一种说法就是----悬梁自尽


她丈夫钱谦益死后,四十七岁的柳如是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为了家产之事,那些人与她纠缠不休。丈夫去了,她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就在当年,她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追随钱谦益于九泉之下。


关于明末吴越名妓、爱国侠女柳如是的死因,一直是个未解之谜,至今尚无定论。
柳如是祖籍浙江嘉兴,原姓杨名爱,小字影怜,号蘼芜君,后改姓柳,名隐,又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我闻女士。康熙三年(1664年)五月二十四日,其夫、八十三岁高龄的钱谦益溘然长逝;随后几天,柳如是即悬梁自尽。那末,这位名妓自缢身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后人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为钱殉节说。这是柳死后就形成的一种传统说法。有人认为,从两人的结合和婚后情况看,可以证得。常熟钱谦益学识宏深、誉满海内,柳如是对他慕名己久。崇祯十三年(1640年)十月,她女扮男装来到常熟,船泊六弦河畔,只身来到含辉阁半野堂钱宅,钱以为是俗士,不予接见。她于无奈中留诗一首:“声名真似汉扶风,妙理玄规更不同。一室茶香开澹黯,千行墨妙破冥蒙。竹西瓶拂因缘在,江左风流物论雄。今日沾沾诚御李,东山葱岭莫辞从”。随即怅惘而去。钱谦益读后,觉得投诗之人非寻常之辈,急去追赶,不得见。同年十一月,钱经人介绍而结识柳如是,并即就次韵奉合:“文君放诞想流风。脸际眉间讶许同。枉息梦刀思燕婉,还将抟土问鸿蒙。沾花丈室何曾染,折柳章台也自难。但似王昌消息好,履箱擎手便相从。”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唱和,彼此加强了了解,增进了友谊,感情甚好。次年春天,两人终于结为夫妻,在松江回常熟的船上成婚。虽然当时柳如是24岁,正值青春妙龄,而钱已是年满花甲的白发老翁。但两人婚后感情还算相投,常在一起旁征博引,订讹考异,间以谐谑,倒也琴瑟和谐。钱谦益十分敬重柳如是的为人,为此,不惜破家毁誉,作出巨大牺牲。钱柳结合时,嫡妻陈夫人尚在,钱谦益却公然对柳“礼同正嫡”,并且忍痛卖掉珍藏多年的宋版《汉书》,“挥霍万金”,专为柳如是建造一幢绛云楼。这种违札的举动,招致当地缙绅哗然攻讨;这对有过侧室小妇经历、曾经任人蹂躏的柳如是来说,当然是感激万分的。所以,当顺治五年(1648年)钱谦益因资助黄毓旗图谋反清一案,被逮捕入都问罪时,曾经拒绝以新婚宠妇身分随夫入京的柳如是,这次却甘愿作为犯人家属“抱病蹶然起,冒死从”,经多方打点,“曲为斡旋”,竟使钱得以无罪生还。为此,钱感激涕零,竟不顾嫡妻陈氏尚在,写下了“从行赴难有贤妻”的诗句。钱谦益曾为“东林党”领袖,在社会上知名度极高。钱死后,柳如是为其殉节是可以理解的,也在情理之中。
被逼自尽说。钱谦益死后,家族中迅即爆发了一场争夺家产的斗争,即所谓“钱氏家难”。在钱氏家族看来,以柳如是乃钱谦益妾的身分掌握家政大权是莫大的耻辱,他们早已积怨在胸,一旦钱之故去,顿感柳已失去依靠,即爆发一场家变。于是,族人钱曾、钱谦光等人在恶霸豪绅钱朝鼎的指使下,趁家主新丧,大吵大闹,敲诈勒索,逼迫柳如是交出房产钱财,甚至夺田600 亩,僮仆十数人;六月二十八日又奉权贵、族霸之命,大声呼喝,立索柳氏银3000两,“有则生,无则死。毋短毫厘,毋迟瞬息,毋代赀饰”。这些人忽而登幕,忽而入室,忽而渐卧,摩拳擦掌,秽语肆詈,并扬言要把如是唯一的女儿以及人赘的女婿赵管打出家门。柳如是来钱家20余年,一直大权在握,从不曾受人之气。如今,丈夫的尸骨未寒,便遭到无耻小人的当面凌辱,如何忍受得了,在进退无门,忍无可忍的情势下,她仍镇定自若地对朝暮坐逼的族人说:“稍静片刻,容我开帐”。然后,她独自登楼,紧闭房门,悬梁自尽。在诀别人世之前,她写下遗嘱,打发长子钱孙爱、女儿和女婿等上衙告状伸雪。因此,《中国历代才女小传》等书认为:柳如是实际上是被族人追逼而自杀的。抗争恶势说。学者楚南等认为,柳如是以自杀的壮举显示了她对封建制度的大胆抗击,表明了这位弱女子大胆抗争恶势力的勇气。因为:(1 )事实上,钱柳之间的爱情生活并非十分美满,他们之间自难期待有多少“闺房之娱”可言,柳如是婚后曾作《春日我闻室作》七律一首:“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珍重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阑。”诗中流露出的浓郁、怅惆失意之情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钱谦益人生中的几大污点,柳如是是极为不满的,顺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自缢死,五月,福王朱由崧由马士英携至南京,称监国,旋即皇帝位;钱谦益因谄事马士英,被起用为札部尚书。次年,即弘光元年五月,清兵渡江,弘光出奔,钱谦益及总督京营戎政赵之龙、大学士王铎等迎降。这是钱人生道路上的两大污点。
对此,柳如是常心怀不满,多有讥讽之言,并曾数劝钱谦益自尽,均未果。当钱暮年不得意而说“要死”时,柳讥曰:“当初不死,现在已经晚了”。故此,柳如是未必一定会为钱谦益殉节。(2 )柳如是的一生历尽辛酸曲折,她始终在追求获得人的尊严,在这方面她是宁为玉碎,不愿瓦全的。她一生有过两次自杀的举动,都是在拚死向恶势力抗争。一次是清兵围困南京城,钱与一班朝臣竟丧失民族气节,先后投降。柳如是得悉后非常气愤,等钱回家后,就准备了刀绳要他尽节:“你殉国,我殉夫”,可钱贪生怕死,不从。
于是,柳欲奋身跳进荷花池,却被钱死死拖住。另一次是清兵攻下常熟城后,柳再次劝钱效法屈原自沉于水,钱面有难色,不想死,见状,柳“奋身欲沉池水中”,又被钱死死拖住。可见,柳之自杀身死是早有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备的。(3 )柳如是是一位爱国侠女,自崇祯十七年元月郑成功来常熟师事钱谦益,柳即以师母身分与其谈论时局国事,彼此建立了友谊,为以后的抗清复明事业奠定了基础。在常熟等地,她还积极参加了具体的斗争。她甚至在临死的遗言中说道:“死后棺木不能入土,因国土被人占去了,要在土室中悬空置铁索,再放棺木于铁索上……”,其爱国之心可鉴。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把柳如是一生的行踪经历以及钱柳夫妇对于复明运动的斗争,撰成了80余万字的《柳如是别传》,把她当作一位历史人物来歌颂,高度赞扬了柳如是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柳如是是以自己的自杀表示了对清王朝、对封建恶势力的有力抗争,而族人的索逼钱财,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而已。
尽管柳如是自杀的真正动机是什么还是个未解之谜,但她以一个弱女子的身分而作出的大胆反抗,至今仍是感人至深的。

9,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类似丹柯的人物?请写出具体的姓名及相关名言

你是说荆轲吧…专诸(?-前515年),又作鱄诸,春秋时代吴国棠邑人,为当时著名的刺客。

行刺起因[编辑]
伍子胥因父兄被楚王枉杀,逃到吴国朝见吴王僚,游说他伐楚的好处,被吴王僚的堂兄公子光(阖闾)以其报私仇阻拦。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是想杀吴王僚,心想:“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于是推荐专诸给公子光。
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夷眛。吴王寿梦有四个嫡子,传位给嫡长子诸樊。诸樊有三个弟弟:依次为余祭、夷眛、季札子。诸樊知道季札子贤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最后传给季札子。结果夷眛死后,季札子却逃避不肯做国君,吴国人就拥立寿梦的庶长子僚为国君。公子光认为,如果不传给季札,他应该是继承人,因此暗中伺机夺位。
行刺准备[编辑]
公子光得到专诸后,把他待为上客,并敬其母。专诸问吴王僚的嗜好,知道他爱“鱼炙”,就到太湖边学习烧烤鱼的技术,烧出的鱼独具风味。
前516年楚平王逝世,第二年春天,吴王僚见楚初丧国君,派其弟弟公子盖余及烛庸率兵围楚国的六、灊二邑;另派延陵季子到晋国观察其他诸侯的动向。楚国发兵断了盖余、属庸的退路,使吴兵无法回师。于是公子光对专诸说:“此时机不可失也,若不去做怎能得到?且我是王位的真正继承人,本当掌国,季子虽回来,也不会废掉我的。”专诸说:“王僚可杀。现如今他母老子弱,且两弟帅兵伐楚,被楚断了后路。当下吴国外被楚困,而内无栋梁之臣,他们又有能拿我们怎样?”公子光忙起身叩头说:“我的命运,就系在您身上啊!”
母死助专诸
专诸感于公子厚待而决心以死相报,却牵挂母亲。临行前回家探母,母亲告诉专诸,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做名垂青史之事,不要因为顾念家庭小事而遗憾终生。 她对专诸说自己口渴,要专诸去取清水来喝。专诸去取清水,回来后发现母亲已经吊死在后堂了。他的母亲以死免除了专诸后顾之忧,也促使专诸一定成事。
行刺吴王僚[]
前515年4月丙子日,公子光准备了酒席宴请吴王僚,在地下室埋伏甲士。吴王僚想吃烤鱼,同时也严加戒备。派军队由王宫一直到公子光的家,门户、台阶两旁都是吴王僚的亲信,左右立著,手持长铍。酒过数旬后,公子光伪称脚有毛病,到地下室休息。专诸依计将匕首放进烤好的鱼的腹中并送上去。将鱼送到吴王僚前,专诸突然撕开鱼肚,拿出匕首刺向吴王僚,穿透三层铁甲,吴王僚当场死亡,他的侍卫也同时杀死了专诸。趁吴王僚的人混乱,公子光立刻派甲士杀尽吴王僚的人,自立为王,就是吴王阖闾。
身后荣耀
阖闾既立,封专诸的儿子专毅为上卿。并根据专诸希望葬在泰伯皇坟旁的遗愿,从优安葬专诸。据王鏊《姑苏志》载,专诸墓在盘门内伍大夫(子胥)庙之侧,今已无迹可寻。


豫让(生卒年不详),春秋时代晋国人,毕阳之孙,为当时著名刺客。
豫让本来仕事于范氏及中行氏,但一直不太出名。后来转去智伯门下任职,智伯很看重和宠爱他。后来晋阳之战起,智伯讨伐赵襄子,赵襄子联合韩康子与魏桓子(后来的韩国与魏国)灭掉智伯,将智伯的土地瓜分。赵襄子与智伯之间本来就有极深的仇怨,更将智伯的头颅当饮酒之首爵。
豫让逃到山中,说道:“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便改姓换名,冒充成为要服刑的人,混进赵襄子宫廷里涂饰厕所,身上带着匕首,想要借机刺杀赵襄子。一日,赵襄子正在如厕,突然心一惊,抓住涂饰厕所的刑人审问,发现他是豫让,知道他要为智伯报仇,赵襄子身边的侍卫要杀死他。但赵襄子却说:“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最后释放了豫让。
不久,豫让又在身上涂漆,让皮肤长满疮,又吞木炭使自己声音变得沙哑,令自己的样子令人无法辨认,就算他的妻子也不能识别他,豫让便在市上作乞丐。他的朋友认出他是豫让,为他哭道:“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说:“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过了一段时间,赵襄子出宫,豫让立即在赵襄子必要经过的桥下埋伏。赵襄子来到桥边,马突然大惊,赵襄子说:“此必豫让也。”派人搜查,果然找出豫让。赵襄子问豫让:“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答道:“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赵襄子叹息哭泣著说:“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将豫让围住。
豫让说:“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

精华总结

雨露,是万物生长的灵丹妙药,它能让万物欣欣向荣,给人带来希望和欢乐。起名,是给孩子取名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名字,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文化。一个好的名字,可以让孩子从小拥有一个好的起点。那么,旸字取名呢,有着什么样的寓意及含义?

1、旸是五行金之字,五行属水,寓意孩子聪明机智,有大智慧,富有爱心。

根据五行属性来取名,金能克水,就像是金被水淹没了,所以会出现水变少,阳气不充足的情况。而旸字五行属水,表示有希望的样子,寓意孩子聪明机智,有大智慧,富有爱心,有爱心之义,对人非常友好,人缘非常好。由于在起名时需要注意五行八字,所以名字要避开太多不利因素。例如孩子取名为旸这个名字时,可选择五行属金且与水相冲或水火相济或金水相济等字面寓意相搭。

2、旸字是木之金之字,五行属木,为金之态,寓意孩子金木水火土五行协调,和谐发展。

雨露的滋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都让人感到无比满足。旸,字音shèng,寓意着孩子有一颗包容和感恩之心。这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异曲同工之妙……旸给人带来欢乐、吉祥的同时,也寓意着孩子金木水火土协调发展……

3、旸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字,可形容孩子生机勃勃,乐观向上。

【旸】有光明、温暖、明朗的意思,可用作名字。【阳凯是太阳之意。【阳阳阳】阳代表明亮,阳代表光明及温暖。用阳代表光明的事物,表示孩子生机勃勃,乐观向上。【阳欣可表示欣欣向荣之意。【阳和】可表示温暖的意思。

4、旸字取名,寓意孩子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希望。

旸字寓意孩子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另外旸字取名还有着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吉祥幸福、生活美满、幸福美满等美好祝愿,其寓意吉祥。而且旸在中国汉字里是非常多见的一个字,我们可以将这个字用在名字中来表达。旸字取名代表着孩子未来很美好而充满希望。如果将其用于起名中,则代表着孩子未来会有很多希望。同时也象征着孩子将来会有所成就。

5、旸作为名字有吉祥富贵之意。

旸这个名字,在很早的时候就被赋予了吉祥富贵的寓意,因为它在名字中的意思很多。所以有很高的吉祥富贵之意。这个名字将孩子命名为【旸】具有美好的寓意。

上一篇:杠杆原理示意图

下一篇:公主嫁到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