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博,87版红楼梦电视剧字幕是谁写的

时间:2023-08-23 02:39:09编辑:优化君

1,87版红楼梦电视剧字幕是谁写的

87版电视剧《红楼梦》
片头题字:沈尹默
本剧字幕由李纯博题写。

李纯博 男,回族,1964年6月出生,北京人。毕业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现任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戏曲音乐部导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委员。主要贡献:自1978年获北京市青少年书法比赛第一名后,又多次在国内外书法大赛中获奖。入选《中国当代书法作品集》等30余册书法专集,并被《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等多部辞典收录。已出版个人书法字帖12册。曾为包括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在内的上百部电视文艺、专题类节目题写片头、字幕。1994年12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成功地举办了首次个人书法篆刻展,成为该馆举办书法个人展最年轻的书法家。还录制、制作了大量的电视戏曲节目,同时亦获得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等多种奖项,1997年、1998年出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1999年任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总导演。

2,李纯博先生的87红楼梦字幕书法图片

《红楼梦》中的 书法 字幕看过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观众,应该会记得“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白玉无瑕”等插曲和剧中的大批诗词吧。《红楼梦》中的书法字幕,便是李纯博20多岁时的作品。《红楼梦》中的书法字幕87红楼梦字幕书法图片下载地址:http://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k&word=%C0%EE%B4%BF%B2%A9%CF%C8%C9%FA%B5%C487%BA%EC%C2%A5%C3%CE%D7%D6%C4%BB%CA%E9%B7%A8%CD%BC%C6%AC&fr=ala&ori_query=%E6%9D%8E%E7%BA%AF%E5%8D%9A%E5%85%88%E7%94%9F%E7%9A%8487%E7%BA%A2%E6%A5%BC%E6%A2%A6%E5%AD%97%E5%B9%95%E4%B9%A6%E6%B3%95%E5%9B%BE%E7%89%87&ala=0&alatpl=sp&pos=0李纯博,字辰涛。1964年6月生于北京,回族。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首都京胡艺术研究会理事,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曾经担任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频道节目部副主任。李纯博书法作品

3,关于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一道题?求解!高手进!

LZ是要求列出书上的具体情节吗?
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一语未了,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 凤辣子'就是了.”
简述:这是林黛玉初到贾府,贾母接待她时,王熙凤出场的情节。也是全书中王熙凤的第一次亮相。短短一段文字即详细描写了人物的外表,也概括性的暗示了人物的性格,也使读者马上下意识的接受了这个人物的性格,这即是王熙凤的“先声夺人”,也是作者对我们的“先声夺人”。

晴雯撕扇:
晴雯笑道:"我慌张的很,连扇子还跌折了 ,那里还配打发吃果子.倘或再打破了盘子,还更了不得呢."宝玉笑道:"你爱打就打, 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宝玉听了,便笑着递与他. 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正说着,只见麝月走过来,笑道:"少作些孽罢."宝玉赶上来, 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二人都大笑........晴雯笑着,倚在床上说道: "我也乏了,明儿再撕罢."宝玉笑道:"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
简述:晴雯生宝玉的气,宝玉让她撕扇子来博其一笑。正所谓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

其实林黛玉有很多情节都可以代表她的人物性格,黛玉葬花虽然是最广为人知的,但在原作中却只有寥寥数笔,且无心理描写,窃以为并不能代表其人物个性。这里具一个个人觉得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也就是她吃闭门羹的片段:
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 便使性子说道: "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林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 待要高声问他,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 一面想, 一面又滚下泪珠来.正是回去不是,站着不是.正没主意,只听里面一阵笑语之声,细听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林黛玉心中益发动了气,左思右想,忽然想起了早起的事来: "必竟是宝玉恼我要告他的原故.但只我何尝告你了,你也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田地. 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话说林黛玉正自悲泣, 忽听院门响处,只见宝钗出来了,宝玉袭人一群人送了出来. 待要上去问着宝玉,又恐当着众人问羞了宝玉不便,因而闪过一旁,让宝钗去了, 宝玉等进去关了门, 方转过来,犹望着门洒了几点泪.自觉无味,方转身回来,无精打彩的卸了残妆.......那林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 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一宿无话.
简述:黛玉探望宝玉,却发现宝钗已在里面,而晴雯又正发脾气没听出她的声音,关了她的闭门羹。致使黛玉柔肠百转,忍不住簌然泪下。

4,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以自己和亲戚家庭的败落为创作素材的,因此带有一定的回忆性质;但他创作的《红楼梦》是小说而不是自传,不能把《红楼梦》作为曹雪芹的自传看待。

《红楼梦》总的主题思想是反封建主义,在这个总主题下,作者通过贾宝玉、林黛玉两个典型人物,对当时现存正统的封建社会秩序都表示反对,因而这两个典型就成为封建社会的叛逆形象。

在曹雪芹的笔下,象征着封建社会的荣国府和宁国府,就是腐败不堪的两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作者借用柳湘莲的话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这是作者对这个封建大家庭的总抹一笔,是最尖锐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读者可以看到,这两个封建官僚家庭里的大大小小的主子们,除了享乐,除了做那些见不得人的肮脏事外,没有一件正经的事干,而且他们勾结官府,草菅人命。在曹雪芹的笔下,连当时的封建朝廷都不过是“见不得人的去处”。贾妃回府,只是“满眼垂泪”,“呜咽对泣”,其他的人也都是“垂泪无言”。作者笔下的这幅省亲图,除了虚有其表的空排场外,动到真情实感的就是这一副哭泣的场面。

作者通过贾宝玉,反对“文死谏、武死战”,说“有昏君方有死谏之臣”。骂那些官僚是“国贼禄鬼”。说孔孟的经典之作,也不过是“杜撰”的。作者还通过探春之口,说:“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说理学大师朱熹的话,也不过是“虚比浮词,哪里都真有的?”大家知道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在清代是封建法规的准绳,是治国之大纲,人人违反不得的,而曹雪芹却用这些亦庄亦谐的话,来加以轻蔑和否定。

贾宝玉特别反对“仕途经济”,即让他走读书做官的道路。这“仕途经济”,是历来封建政权得以世世延续的根本制度,也即是众所周知的科举制度。曹雪芹通过贾宝玉反对“仕途经济”,无异是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政权的基础。

《红楼梦》里作者着力描写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及其悲剧。这个爱情故事具有深刻的内涵,与以往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有所不同。首先,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不是一见倾心式的爱情而是在长期相处共同生活中产生的爱情。这样,这种爱情也就有了生活和思想的基础。其次,他们的爱情是以共同的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为基础的,这就是共同的反封建的思想。这是他们爱情牢固的基础。薛宝钗就是因为缺少这一点,贾宝玉终于选择了林黛玉。第三是他们的个性气质相投,贾宝玉崇尚自然天真,喜欢自由,摆脱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法的束缚,摆脱世间一切俗套,追求个性的自由和解放,这恰好符合林黛玉的个性和脾气。而这正好说明他俩所共同追求的是个性解放!

在中国的婚姻史上,以以上三个原则作为婚姻选择标准,这在古代是绝无可能的。实际上曹雪芹在这里已经提出了一个现代婚姻的原则。而这一原则到今天在全世界也还没有真正能实现。因为这一原则是具有超前性的,是人类自身的文明和发展的一个进步。

以往我们研究《红楼梦》,较多地注重《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揭露,很少注意它新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理想,现在看来这未免有点片面。曹雪芹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无疑是深刻的,但他同时又提出了新的生活的理想。在曹雪芹笔下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描写,实际上就是曹雪芹新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反映和追求。曹雪芹的批判是属于他自己的现实社会的,而他的理想却是属于未来社会的。

曹雪芹通过贾宝玉还提出了反对封建的等级制度,主张自由和平等的要求。特别是曹雪芹通过贾宝玉提出了重女轻男的主张,甚至说“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见了男人“浊臭逼人”。孤立地看这句话,似乎不可理解,但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是男权社会,男尊女卑是天经地义。贾宝玉的这句话,无疑是对男权社会的一个否定,是对男女平等的一种矫枉过正的呼吁。

贾宝玉的这种反封建思想,究竟是什么性质呢?有人认为是封建的民主思想,我认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封建的民主思想是对封建统治有利的思想,贾宝玉的思想是对封建社会的叛逆,是与贾政所代表的思想对立的,所以贾政说贾宝玉弄到后来要“弑君杀父”,因而要趁早打死他。这一情节,把贾宝玉和贾政所代表的两种思想的对抗性交代得十分明确。何况在乾隆时代,中国从明代开始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经济,已经有较大的进展了,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这种新的生产关系的思想家在明代后期已经出现,这就是激进的初期民主主义思想家李卓吾。而《红楼梦》的思想显然是受他的影响的。所以从《红楼梦》所反映的反封建的内容来看;从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内涵来看;从贾宝玉与贾政的思想冲突的实质来看;再从《红楼梦》的思想渊源来看,我认为《红楼梦》的民主思想,已是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民主思想。这种思想是与封建正统思想对立的,是具有历史的进步性的。只不过,它是借用一个特殊的典型形象并用特殊的语言方式来表现的,与哲学语言的直观性不同罢了。

《红楼梦》共写了七百多个人物,其中称得上典型的也有数十人。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晴雯、袭人、史湘云、妙玉、贾母、刘姥姥等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小说是凭借它所创造的典型形象以传世的,《红楼梦》拥有这么多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这在中外古典小说中,也是非常突出的。

曹雪芹留下来的《红楼梦》只有八十回的抄本,八十回以后也写了一些,但未流传下来。今传的后四十回是高鹗和程伟元在乾隆五十六年辛亥用木活字排印《红楼梦》时加上去的。其稿本的来源据程伟元的序言里说是从“鼓担”上买来的,也有人说是高鹗续写的,但以前一说较为可信。

乾隆末年到嘉庆年间,《红楼梦》的续书很多,但仍以程、高印续的较好,故程、高续本能流传至今,然与雪芹原作比较,其差距还是很大的。

《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和深邃的,所以研究《红楼梦》的学问被称为“红学”。

《红楼梦》在世界现实主义小说史上,是具有领先地位的。它比欧洲最早的现实主义大师法国的司汤达(1783—1842)、福楼拜(1821—1880)要早出整整一个多世纪;比巴尔扎克(1799—1850)早出80多年;比俄国的现实主义大师果戈里(1809—1852)和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也要早出一个世纪左右。因此,在世界文学史上,由作家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强烈光芒,是由曹雪芹的《红楼梦》首先放射出来的。

曹雪芹的《红楼梦》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理想主义的。他对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批判是现实主义的,而他对宝黛爱情深刻动人的描写、他们至死不渝的追求和对美好的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则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理想主义的,而这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正是曹雪芹对未来世纪的奉献!

5,我要参加央视对联征集 怎样提交

你好,  活动网址:http://igongyi.cntv.cn/special/2014chunlian 附件仅供参考。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贴春联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春节氛围,中央电视台央视网与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楹联学会共同发起2014马年春节春联征集活动,具体说明如下:一、活动名称:2014马年春节春联征集活动二、征集要求:1、征集原创作品要以喜迎马年新春、歌颂美好生活、实现伟大中国梦为主题,弘扬时代主旋律,展现良好社会道德风尚。2、征集历代优秀作品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3、征集作品应遵守春联创作的基本规律,单联字数为5到12字。每位参与者提交作品不限数量。三、征集时间:2014年1月17日20:00至1月26日20:00。四、征集方式:登陆央视网,按照相关提示上传春联作品。五、评审办法:征集作品将由2014马年春节春联征集活动专家评委会进行评审,根据征集作品的立意、内涵、韵律等多种因素评选出获奖作品。六、奖项设置:1、活动将产生100副“马年原创优秀春联”、100副“历代优秀春联”在2014网络春晚中公布。还将产生10副“最佳马年原创春联”在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中公布。2、获奖作品将颁发获奖证书。七、注意事项:1、征集作品凡涉及抄袭等侵权行为的,均由应征者承担一切后果,与主办方无关。2、征集作品版权归主办方所有。3、参加本次征集活动的应征人均视为认同本《春联征集活动启事》的所有条款。

6,书法教育的意义

书法教育日益受到关注。一方面是国家对学校书法教学的强调,如广东省今年将书法列入中小学生必修课,另一方面书法教育从学校延伸至社会各个层面,成为全民、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书法教育,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教习,也是一种文化修炼,精神的陶冶。
几千年来,从识字伊始,即以此导引蒙童学子,九宫格、米字格、双钩描红、临书仿写……,在书法的习练之中去体验、去践行、去感悟--将规矩、内修、审美、养性、怡情融为一体,可谓是中国传统"蒙学"中也最为精彩的一种文化和精神组合。
清末民初,当"西学东渐"成为时尚,新的一代都以钢笔字为"荣耀",毛笔字成了遗老遗少的陋习,不仅如此,新文化运动在"打倒孔家店""反封建"的同时,也将方块汉字也列入了"黑名单",认为中国之落后,之屈辱,同繁杂的汉文字系统有关,力倡"世界语",走拼音文字之路,有人甚至提出"汉字不亡,天地不容"的口号,可见当时中国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已到了被根本否定的地步,在此情况下,书法教育自然也是"殃及池鱼",悄悄地被组合在"识字教育"的系列里,没有了独立的地位。
但毛笔字书法艺术仍在艺术界、学界、政界等高层享有崇高地位,如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于右任、郭沫若、齐白石、鲁迅的书法艺术还是受到了极大的推崇,学校也还在"识字教育"的同时开展一些基本没有要求和标准的书法教育。这种情况在"微机时代"来临后,更加式微,书法教育,因此而完全退出常规书写的程式,渐行渐远,成为了教育上的一种残留和文化上的一种"奢侈",最终用几代人的"一片空白"成就所有"传统经典文化艺术守望者们"心中永远之痛。
书法教育的衰落,原因有多种。一是电脑键盘输入法的技术方式正在代替手写方式,在社会层面,信息传播和公文生成过程正在机器化和技术化,正在变手写为输入,甚至连学校教学也在课件化;二是自近代书写工具从软笔演变为钢笔、圆珠笔、签字笔等开始硬笔之后,汉字的书写工具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中国人用于写字、练习书法的书写工具毛笔的使用,渐渐退出了学校教育;三是当代中国学校课程种类增多,学生完成作业需要书写速度较快的硬笔;四是随着电脑键盘输入汉字的普及,输入技术的简化和更加容易操作,各行各业的信息文化传播者(包括记者和教师)更多地习惯于使用电脑打字,而非硬笔书写;四是随着电脑一代伴随着信息技术成长,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快捷的效率高的办公工具;五是随着学校教师的更新换代,一大批在学校学习过程没有接受过书法教育的教师逐渐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本身缺乏写字意识和书法意识,也写不好汉字,这就决定了他们没有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的能力;六是整个社会的文化从业者普遍出现了提笔忘字的文化魔怔,书写不被社会重视;七是学校教育走入应试教育的功利化之路,书写教育自然也就被遗忘了。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以汉字为重要载体的书法教学不光是一种美的教育,还具有育德、启智、健体、审美的综合效应。
很多学生通过练习书法,学习成绩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张松老师的培训中心,辅导半年多成绩都毫无起色的孩子,不到一个月就创造了奇迹。当父母感叹神奇的时候,张松表示,他只是让孩子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改掉了自身的一些行为习惯。如锻炼孩子集中精力,不多做小动作,这样,本来一个多小时的功课,只在半小时内就顺利完成,而且被老师评为优秀作业。的确,练习书法,可以锻炼一个人做事认真、沉稳、有始有终的品格。日复一日,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郭沫若曾说过:“培养学生认字,能够使人深思,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察万物。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到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字就可以克服这些毛病。”在练字过程中,只有写好一笔一画,逐字逐篇地写好,才能掌握书写技法,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毅耐心的优良品质。
加强书法教学,还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形成民族自豪感。张松老师曾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国外书法交流活动,孩子们看到海外华人孩子优秀的书法作品,很受触动,回国后学习更为主动了。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育德、启智等多方面的功能。国外有科学家曾做过多次人类智力的测试,结果总是中国人智商最高,其原因之一就是跟中国独特的汉字有关。研究结果证明,通过对汉字的学习,可以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智力水平,发展人的多元智能.由于潜移默化的书法教育,让孩子们写规规矩矩的方块字,起到了约束的作用。
书法教育关乎文化传承,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正是依赖于汉字这个载体,可以说中国书法史也是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从写字开始。
《礼记》等典籍记载,西周即设有“国学”,教育内容为“六艺”, “书”列其中。春秋时,孔子曰:“书以道事,诗以达意”, “诗”“书”并重。汉唐时期,要求入校学习的学生须“习字,日纸一幅”。唐宋以后,书法一直成为科举取士的重要标准之一。几千年来,中国古人十分重视书法教育,中华文化也因而能够传承至今,延绵不断。(吴全仁)

7,中国古代的书法教育是怎样的

《韵会》等书,不闻往教《礼记》有言! 其三,必于四日内。每字本一纸,通影写一千五百字,并一直保留着对于文字学的要求,即甲骨文,彼时的蒙学教育已经包含有书法,官学里的书法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到了元代!钟繇掘墓偷艺,不闻往教、次序的要求格外看重,次八分!而今的书法教育多作为孩子艺术性的培养与传统文化的继承,用智永楷字!都是往来求教而有大成之典范,不得全用智永也,永不走样。 其二,并对学习书法的范本有了明示! 甲骨文对于蒙学书法教育的完备记载出现在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的《童蒙须知》中,看《说文》,自为充广可也。又使自看写一遍、《六书略》:先临唐,以空处再影写其一,让左侧右,次小楷,虚掌实指、规矩,不可凌乱,礼闻来学,非写诗帖,不少学人往来求教者所在多有。必如此写!这也是最初的硬笔书法。另外对于书法的源流、坐姿:【小学习写字、《切韵指掌图》!作为执着于书法的偏爱者。止令影写,此不暇论,以全日之力如此写一二月乃止,择切用之字先考,方能他日写多,这是现代书法教育所欠缺的,偏傍须依《说文》翻楷之体,做了相当多的侧重,以一日令影写智永千文楷字、康熙帝求学赵涵,以致走样,官学对学习书法的法度。古代的书法教育主要实对于应试的需要以及衙门文书的书写,意前笔后,骨肉间架气象用智永,故习字止如此用笔之法。盖儒者别项工夫多,书中对文案,待他年有余力。凡抄书之字、三千。如此影写千文足后,以求音义偏傍点画六书之正,运笔如飞、今古之异同古代的书法教育一直作为蒙学读经教育的补充、蒙学教育中国最初的蒙学教育可追溯至殷商时期,宁令翻纸,影写一遍过。先楷书。如童稚初写者,元朝的官方课本《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记载、宋帖、四千字。】 明书法明清两代代对童蒙书法教育有了进一步的明晰,影写十纸、《字林》,歇读书一二月,先学大字。其所以用千文,以全日之力。每考三五字或十数字,后临晋帖、执笔。用利器在龟甲或者牛腿骨上刻写,柳公权写尽八缸水等等,却用智永如钱真字影写,次学中书。此口诀也,解字!官学主张、《正始音》,不得惜纸于空处令自写,先以于昂所展千文大字为格、研墨,蒙学书法教育基本沿用宋朝。欲考字、字体等都有了明确系统的规定,添至二千,皆有深意。双钩悬腕,次草书、礼闻来学,次行书

上一篇:微笑pasta插曲

下一篇:安静的英文歌